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与途径范文

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与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与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与途径

1生态林业的特点

生态林业是在技术上不强调能量和物质的高投入,而是依靠先进技术,尽可能实现系统自给,生物自给,以获取高的净产出,这些技术包括:适地适树原则的贯彻;合理结构的林种和林分的确立;边缘效应的正确使用;在生态位和他感作用方面,相互适应种的合理配置;良种的选育;正确的水、肥管理和及时的抚育措施等等。这些生物工程技术及其高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使生态林业达到更高的水平。

2建设途径

2.1建设原则

1)生物种群之间搭配、选择与组合优化的原则。在进行种间不同类型的组合时应充分考虑其物种间的互利、合理搭配,注意调节和控制植物间的水分、养分、光照、空间的竞争,要排除生物化学上相克的作物或树种组合在同一生态位中。

2)物质循环利用的原则。要根据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原则,使物质循环往复,充分利用,使生态系统内每一组分形成的废物成为下一个组分的原料,尽可能做到没有资源和废物之分。

3)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原则。要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安排生物种群;适地适树,合理布局,使树种多样化,生产结构多元化,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异质化,提高生产力,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产值,坚持土、水、林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科学造林,从而形成多林种、多树种组合、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生态系统。

2.2建设途径

1)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依据各地区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形成区域最佳工程格局。

2)全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认为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要满足需求,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发展。根据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态林业的特殊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战略,改变“重采轻育”政策。对林业来说,就是要使森林资源在采伐利用时,能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遵循这个原则,要尽快地实行森林资源商品化管理,尽快制定一套营林扶持政策,包括林业税利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等,促进生态林业体系尽早建成。

3)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森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础,开发林业首先应当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当前应在保证营林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消灭宜林荒山的进度。为此,要总体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坚持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广筹资金多造林,这是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加快消灭宜林荒山的重要保证。同时,在植树造林时,要注意做到林种、树种结构合理,多林种、多功能相结合;在造林的形式上要有多样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可以同时采用;采取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增加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当前林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不仅要重视植树造林,更要加强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为此,当前要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对森林采伐消耗实行全额管理,坚持实行凭证采伐和凭证运输制度,确保不突破采伐限额;b.加强对木材流通管理,对重点产材县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和进山收购制度,坚持木材运输检查制度;c.要加强“三防”工作,加强林地的保护管理,坚持制止乱砍滥伐、随意侵占、破坏林地的行为。

4)重视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林业产业产品结构,是缓解林业结构性产品供求失衡,保证林产品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措施,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基地。林业建设不仅要在森林资源总量建设上下功夫,而且要有一个合理的林种结构安排,林种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基础。在商品林基地建设中,要重点抓好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发展速生丰产林,能尽快生产出较多的木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策略。第二,实行立体开发,加速多种经营步伐,充分利用林木、林地为主体的自然资源,按照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整体开发,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行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经结合。第三,重点发展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工业、现代家具工业和木制品业。

3结论

按照我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框架,根据各地区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相应的生态林业工程体系,必将对改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蒙荣珍单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