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寿光市通过实施政府投资、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财政税收政策,在不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因此笔者从寿光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寿光市;财政政策;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寿光市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符合寿光市市情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而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1目前寿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寿光市是以粮食、蔬菜、水果、棉花、畜牧生产为主的大县,“三农”工作始终是寿光市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寿光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农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称号。
1.1围绕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完善种子种苗产业体系寿光市出台了关于扶持蔬菜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蔬菜种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新品种选育、科研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了蔬菜产业集团等本土育繁推企业发展。投入5020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38亩的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和150亩配套示范试验区,同时,寿光市连续四年承办了“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品种展”,每年集中展示蔬菜新品种3100多个,进一步推动蔬菜种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2围绕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着力完善标准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搭建新型产业经营体系。2017年以来,寿光市围绕供给侧改革和“品质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两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两改”区6.3万亩,新建大棚11000多个,举办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310余场次。另一方面,开展品牌创建,强化营销体系建设,累计认证“三品”农产品55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个。
1.3围绕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着力完善产地环境改良体系为更好地推进产地环境改良,“十二五”期间,市财政累计投入4000万元,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土壤改良面积28万亩,实施区土壤质量明显改善。自2016年开始,市财政又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绿色植保工程”三大工程,大力推广微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技术、专业防治根结线虫的高效低毒农药及绿色植保控害技术,每年推广生物有机肥5万亩以上,根结线虫病推广面积1.5万亩。
1.4围绕让农业发展更加放心,着力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了市农安办统筹调度,镇街属地管理,村联防联治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镇街和村两级综合考核,由市财政对村级监管员经费予以补贴。实施蔬菜强制性例行检测和定性定位检测制度,每年市、镇两级抽检蔬菜产品4万个以上,对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跟踪执法,有效杜绝了不合格蔬菜的产生。
2寿光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2.1财政农业支持总量仍显不足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促进农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寿光市财政支农总支出在绝对规模上是不断上升的。但是,作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较多,人均财政支农的资金量还是相对较少,财政支农力度还有待加强。
2.2现代农业观念尚未普及长期以来,农业作为最古老的产业,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现代农业作为新生事物,突破了农业的传统观念,真正进入农村的历史较短,基本上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参考,很难在短时间内替代传统农业。
2.3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欠合理当前寿光市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结构欠合理,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投入比例相对较低,部门事业费所占的比重偏高。
3寿光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切实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一是大力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三农”投入政策,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切实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同时,要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优先用于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二是完善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对大棚两改、小麦良种、农机购置、蔬菜废弃物处理的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农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仅靠现有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政策引导机制,综合运用补助、农业基金、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创新和拓展农业融资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对农业进行投资,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3.2确定财政支农重点,优化财政支农结构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要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还可以通过设立基金、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现阶段,科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对农业应用技术的支持,比如良种培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提升技术等,提高农业技术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3.3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要把预算做细做实、做紧做深,把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完善农业项目的审批制度,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家分析,确保项目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开展常规和不定期的支农资金、惠农补贴检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大巍.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7(2):37-38.
[2]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课题组,李军国.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7(1):2-20.
[3]郭太禄,张青.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山东农业转型升级[J].中国市场,2013(28).
作者:周丽 单位:寿光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