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新型农业肥料,它具有提高土壤肥力,辅助农作物吸收养分,减少病虫害、增强植物抗性等优势,是绿色农业生产的辅助性肥料。基于此,本文以实验探究方法,分析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发挥辅助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水稻生长;影响情况
微生物菌剂是绿色农业种植的新型生物化肥,它既保留了传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又具有土壤污染程度低、保护性强等特征,满足了当代绿色农业开发与种植的要求。由此关于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种植方面的应用,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性价值。
1实验目的分析
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探索现代农业中种植、开发环节的辅助资源应用条件。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原理及材料本次实验在水稻种植外部条件相同,种植方法、种植技术、水稻种类,均一致性操作的状况下,探究水稻施肥种类,这一可变性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应用到材料包括水稻种植基地、水稻种子、以及水稻种植相关材料[1]。
2.2实验方法选取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基地,地理坐标东经123.22°~124.22°、北纬39.45°~40.15°,平均气温8.55℃,日照时长2494h,年降水量4182mm,该地区四季分明,雨热状态良好。实验操作共分为三部分。(1)第一部分操作。将实验田平均分为4部分,标号1~4号。每一部分水稻种植品种、供水等情况相同,1号区域种植期间不施肥;2号种植区域使用常规有机肥;3号种植区域,使用与2号等量的微生物菌剂;4号种植区域,使用3号区域2倍微生物菌剂。观察第一次实验操作后,水稻种植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的植株生长情况。收割后,测量水稻每平方米的穗数、粒数、结实率。(2)第二部分操作.①分别从1~4号田水稻样本中,随机抽取水稻样本,称重、剪碎,并分别放置在4个容量瓶内,加少量碳酸钙和石英砂、2mL96%乙醇,研磨成浆后,加入10mL乙醇。待植物组织研磨变白后,静置5min,过滤。用96%乙醇溶液定容至25mL,摇晃均匀后,测定溶液消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比。②采用蒽酮比色法,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2]。③采用考马斯蓝量考量法,测定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④取1~4号水稻样品,剪碎,加入3mL10%TCA,少量石英砂研磨成浆,在4500r/min离心15min,吸取3mL清液加入3mL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在沸水上加热20min,冷却后离心,测定清液消光度。(3)第三部分操作。分别从1~4号试验田中,取等量土壤样品,用3-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用苯酚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运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土壤酸性磷酸活性[3]。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3.1.1第一部分实验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1号试验田中,水稻植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速率平均值为1.22mm、1.32mm、0.92mm,根须长度平均值为6cm。水稻每平方米的结实率60.17%。2号试验田中,水稻植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速率平均值为1.22mm、1.39mm、0.98mm,根须长度平均值为8cm。水稻每平方米的结实率77.13%。3号试验田中,水稻植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速率平均值为1.22mm、1.42mm、0.99mm,根须长度平均值为12cm。水稻每平方米的结实率80.26%。4号实验田中,水稻植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速率平均值为1.31mm、1.47mm、1.11mm,根须长度平均值为14cm。水稻每平方米的结实率91.45%。
3.1.2第二部分实验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1号区域,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为70.19%,水稻可溶性糖含量为60.87%,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58.28%,水稻清液消光度平均值为50.15%。2号区域,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为79.17%,水稻可溶性糖含量为70.21%,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66.19%,水稻清液消光度平均值为59.15%。3号区域,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为89.25%,水稻可溶性糖含量为75.64%,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80.61%,水稻清液消光度平均值为67.47%。4号区域,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为94.27%,水稻可溶性糖含量为95.19%,水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85.41%,水稻清液消光度平均值为78.64%。
3.1.3第三部分实验结果实验测定1~4号土壤中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酸性磷酸活性情况如表3。从表中数据可知:3号和4号土地中,土壤酶活性、土壤酸性磷酸活性,与1号和2号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且土壤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活性均有较大程度的变化。3号试验田土壤、土壤酸性磷酸活性分别为74.18%、81.05%;4号试验田土壤、土壤酸性磷酸活性分别为92.22%、96.57%。
3.2实验分析
3.2.1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形态特征、产量的影响从以上微生物菌剂在水稻实验田中应用的实验可知:水稻种植后,若农作物生长期间不增施外部辅助营养,农作物的形态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且农作物的接穗量仅有60.17%,农作物种植期收益性相对较低。水稻生长时,给予常规有机化肥后,农作物生长速率有明显提升,但水稻形态的生长中,根须成长、秸秆的生长变化相对缓慢,水稻每平方米的结实率仅有77.13%;而运用同等量的微生物菌剂或2倍量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水稻营养灌溉后,水稻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速率平均值,与前两者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且根须的长度也明显增加。植株通过根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比例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因而,水稻的结实率也提高。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长期间应用,可通过微生物因子调节,促进水稻植株,根系组织的构建,增加植株根须从土壤中吸取营养的转换速率,降低水稻生长期间的资源转换,水稻形态特征生长趋势较强,产量明显增加。
3.2.2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微生物菌剂在现代农业种植中应用,对农作物的生理性状会产生一定正面影响。本次研究对比发现:未增加外部营养的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与添加外部营养的区域相比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增加不同含量的微生物菌剂后,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含量更是对比明显,实验中3号和4号区域中,水稻叶绿色含量分别为89.25%和94.27%,与未辅助养料的植物叶绿色素含量上,有着较明显的对比。而叶绿素,作为植物生长营养摄入、氮磷钾转换的主要渠道,其含量的高低也会直接对水稻果实中可溶性糖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合成比产生相应影响。与常规的复合肥料相比,微生物菌剂,主要依靠微生物菌自动分解转化,增加植物成长中的营养成分,过程中的外部损耗比例较低,水稻果实成长中,生长的化学物质的残留量也会明显降低。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长期间应用,可通过微生物菌自主分解,增加叶绿色光合作用的循环速率,提高水稻中营养成分的沉淀,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加强水稻植株生长活力。
3.2.3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补充植物生长营养所需的主要转化手段,也是确保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及时性补充和转化的重要条件。运用微生物菌剂,作为水稻生长中的营养补充外部资源,可通过微生物细菌繁衍、转化、新生的过程,保障土壤酶活性时间,弥补了土壤本身营养含量沉积、转换速率缓慢的问题,增加了土壤的抗病虫侵害能力。同时,传统的水稻生长应用复合肥以化学成分合成为主,多样性化学原料的多次重复得加,极易对土壤自我保护层造成损坏,并大量损耗土壤中的氮磷钾,后期营养补充能力缓慢。微生物菌剂,作为水稻生长中的营养供给成分,可借助微生物细菌组织,加强土壤内营养成分循环,但不对土壤的保护层造成破坏,由此,水稻种植果实饱满,土壤酶活性时间长。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长中的应用,可延长土壤酶活性时间,减少外部营养补充,对土壤表层的破坏,实现农作物种植绿色、循环性发展。
4结论
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探究,是绿色农业综合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归纳,它为我国农业种植与发展提供了方向引导。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结果,分别从水稻形态特征、产量,水稻生理性状,以及水稻土壤酶活性方面,探究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因此,浅析关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将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高效率种植,绿色生产提供能提供研发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张召忠.农用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8):57-58.
[2]王振.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3]陈保宇.海藻精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应用前景分析[D].桂林:广西大学,2017.
作者:石灯文 单位:忻城县安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