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析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及控制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水产养殖环境是水产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的污染,水产养殖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本文从水产养殖环境外源性和自身污染进行分析,简述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和修复的方法与技术,并分析针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旨在为水产养殖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渔业总产量41.3%,可见水产养殖的面积和区域越来越广。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环境决定着水产养殖的成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产量和人们食品的安全。近年来,水产养殖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一是对经济利益过度追求的结果,二是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因此,该文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外源性污染
水产养殖环境是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水生动物生活、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水中,一是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二是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所受到的外源性污染物主要含有氮气、鳞、油脂、碳水化合物等,进入河水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溶解,致使水体本身缺氧而造成大量的水产生物死亡,给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重工业所排放的重金属,以及农业农药和除草剂的污染也是导致水产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水产养殖自身污染
(一)投入品中的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污染主要包括3个方面:水产苗种、肥料和饲料、渔用药物。第一,水产苗种因先天身体状况差、适应能力弱,易受到病毒的侵蚀,不仅自身面临着死亡,而且会将这种传染性较强的病菌“释放”水域中,造成整个水域的污染。第二,除了水产植物外,几乎所有的水产养殖品要从外界摄入营养,大量肥料和饲料的喂养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动物粪便等,造成水域污染。第三,集约化水产养殖要求加强对区域环境的控制,为了增加水产品的产量,渔夫会放入抗生素、阳化气、吸附剂等,从而造成水产养殖自然环境的污染。
(二)新陈代谢的污染大量鱼饵、饲料的摄入,一方面使水产品生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水产品粪便排放量。相关数据统计,在摄入鱼饵过程中有20%~30%转化为粪便,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对广大渔民来说,加快水产品的生长周期,才能获得更多收益,因此鱼饵、饲料的摄入越多,所造成的污染越严重。
(三)中底部沉淀污染水体中沉淀物主要有生物遗体、溶解物质、纸屑等。一方面,污染物在“投放”到水体时已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这些沉淀物经过再悬浮、溶解、释放的过程,又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三、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和修复技术
(一)原位净化与修复技术原位净化与修复技术主要有三方面,即物理、生物和化学技术。其中,物理和化学技术都是通过高新技术,增加水体中氧气含量;而生物技术主要是依靠水产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实现水体的净化。目前,我国多数采用的是生物技术,对广大渔民来说容易操作。
(二)异位净化与修复技术异位净化与修复技术主要是指人工湿地循环水处理技术。湿地具有淡化氮气、鳞等物质元素的作用,而且投资较少、运行方便,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废水污染修复中,国际上已有对水产养殖环境异位净化与修复的报道。
四、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首先,渔民对水产养殖凭借自身的经验,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对水产养殖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弱;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养殖环境的宣传和监管工作,促进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业污水和废水的处理,避免污染物流入到水产养殖区域。
(二)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倡导水产养殖向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做到科学养殖。首先,在水产品苗种投放前对水域面积、环境、水产品承载能力等进行计算和分析,使水产养殖中自身的污染物得以净化;其次,要合理调整水产品的养殖结构,采取多种苗种混养,促进水域的生态平衡。
(三)加强养殖过程管理随着现代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水产养殖全过程的监管。首先,加强对水体养殖环境的测算与管理,从外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产品养殖环境;其次,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技术对水产品实施全过程监控,观察水产品的生长情况;再次,加大无污染复合渔肥的研发,不仅可以净化水体环境,也起到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目的。此外,促进水产养殖业区域循环养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规范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这些都是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表现。
五、结语
我国是水产品养殖大国,连续20多年水产总值居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值达4000万t,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3%,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然而,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使水产养殖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应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加大水产养殖环境的治理、监管和保护工作。
作者:张羽穆 单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