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范文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分析

1.1水资源量根据《长治市水资源评价》成果,长治县多年平均(1956—2000年)水资源总量为3486万m3,其中河川径流量1788万m3,地下水资源量3252万m3(其中岩溶水246万m3),重复量1554万m3。长治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253万m3,其中盆地孔隙水为1673万m3,岩溶水为204万m3,山丘区孔隙裂隙水为822万m3。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分类情况见表1。

1.2供水工程截至2011年长治县供水工程共计2097处,其中:地表水源工程163处,其中中型水库1处,小型水库6处,塘坝69处,引水工程31处,提水工程56处;地下水源工程1934处,其中浅层井1825眼,中深层井25眼,岩溶井84眼。

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11年长治县总取水量为4687.89万m3,按水源分,地表水取水量为159.96万m3,地下水取水量为4527.93万m3(含矿井取水1351.25万m3);按取水用途分,生活取水量630万m3,生产取水量3975.89万m3,生态取水量82万m3,详见表2。

1.4用水水平分析2011年长治县人均取水量136.47m3,比长治市人均取水量173.86m3低37.39m3;万元GDP用水量为32.04m3/万元,比长治市万元GDP用水量51.79m3/万元低19.75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24m3/万元,比长治市万元增加值用水量23.68m3/万元低8.44m3/万元;农村生活人均取水量46.24L(/人•d),与长治市农村人均取水量42.43L(/人•d)相比略高;灌溉取水量2677.05m3/hm2,比长治市灌溉用水量3613.20m3/hm2低936.15m3/hm2。长治县主要取水指标详见表3。

1.5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长治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1788万m3,现状2011年实际利用量159.96万m3,开发利用程度为8.95%,为地表水资源低度利用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指地下水开采量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百分比(系数)。长治县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2253万m3。现状2011年地下水开采量为3176.68万m3(不含矿井取水1351.25万m3),为严重超采区。

2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治县狠抓水资源基础工作,加强供水工程管理,对水质水量进行分期监测、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治县水资源相对匮乏。长治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86.2mm,与全国平均值628mm相比较,明显偏小;多年平均(1956—2000年)水资源总量为3486万m3,仅占长治市水资源总量的2.3%,远低于其他各县。(2)长治县用水结构不合理。2011年生活用水量630万m3,均为地下水;生产用水量3975.89万m3,其中地表水122.96万m3,地下水3852.93万m3;生态用水量82万m3,其中地表水37万m3,地下水45万m3。据此分析农业、工业用水以地下水为主,用水结构不合理,应逐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扩大取用地表水,发挥陶清河水库除险加固防渗后最大供水能力,节约地下水,涵养水源。(3)采煤对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长治县煤炭资源丰富,兼并重组后有煤矿29座,采煤造成地面沉降、裂缝、塌陷,浅层地下水部分地段疏干,破坏了地下水的赋存条件,造成上、下层水串通混合,靠近采矿区人畜吃水受到严重影响。(4)水污染问题。工矿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使下游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等5行业的废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80%以上。许多企业由于经济状况较差,资金短缺,企业环保设施老化,不能正常运行;乡镇工业发展迅速,不少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差,生产技术起点低,经营粗放,大部分乡镇企业没有建设场内污水处理系统,废污水排放后,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5)水资源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尚需完善。目前,全县水资源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适应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长治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长治县水资源量相对匮乏,用水结构不合理,采煤破坏地下水,水污染问题严重以及水资源监测系统不完善。因此,长治县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可合理调配用水结构,增加地表水资源调配工程;建立健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监督机制;积极保护地下水,减少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加强污水治理工作;完善水资源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作者:周林康刘虎单位:太原碧蓝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