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河南农业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主线,编写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主线,按照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编写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工学结合课程标准框架由课程描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任务安排、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5个部分组成,每个项目都由岗位技能要求、教学流程设计、考核方式设计等内容组成。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以此作为标准,设计学习情境,保证课程目标实现,保证学生毕业时掌握相关职业能力。
(一)课程定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食品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前续课程有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实施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卫生管理、产品认证等工作能力,养成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职业道德,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目标1、课程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动态;(2)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3)掌握常用食品安全及质量管理方法在食品案例中的运用,对食品生产过程的活动能从食品安全及质量管理角度做出正确判断。2、课程技能目标。(1)能进行试验设计,优化某产品工艺条件及配方;(2)能起草某产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草案);(3)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要求;(4)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要求;(5)能针对某案例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编制HACCP计划初稿;(6)能针对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内审案例,判断合格项或不合格项。3、课程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素质以及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具备食品安全的风险意识、质量管理的基本意识;(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任务安排1、课程内容。本课程共60学时,课程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基础知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管理体系的审核、食品质量安全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5个项目,21个任务,课程内容见表1。2、学习任务安排。学习任务安排包括了学习目标、主要内容、任务设计、实训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素材和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以项目2任务4为例(见表2)。
(四)课程考核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体,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采用“3C”考核评价模式,即基础理论测试、实践技能测试和综合职业素质测试三部分。1、基础理论测试。基础理论测试采用闭卷测试形式,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本专业统一集中考试。2、实践技能测试。实践技能测试采用对每个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占总成绩的30%。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只通过结果评价学生的弊端,并按照课程各项目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各项目不同的加权系数,以利于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评价主体上采取多个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共同参与评价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见表3)。3、综合职业素质测试。综合职业素质测试为综合实训情况的评价,占总成绩的30%。主要测试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见表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通过课程组教师和企业专家调研、分析、设计、实施、反馈、修订已基本开发完成,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促使“工学结合”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彦平汤高奇田洁蒋萌蒙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