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团队建设范文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团队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团队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团队建设

《河南农业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建设

(一)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应用及多媒体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精通本专业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图形制作、会展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应用软件的编程、开发、调试、技术服务,以及精通软件销售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工作室的建立能够完成这一要求。“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来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运行机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在工作室中,教师与学生地位相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融为一体,通过研究性和合作性学习,进行科技项目的创新与设计。通过工作室中一个项目的完整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拼搏、相互合作交流等品质,真正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

(二)基于工作室的创新型团队建设的可行性工作室的运行涉及到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多个群体,学生学与做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工作室内进行,教师既是课程的讲授者,又是项目的策划者,如果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教学组织、评估体系,将无法保证创新型团队的形成和发展。遵循的原则有三点。一是统一目标。创新型团队需要有一个共同明确的建设目标,每个成员也必须认可这个目标并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兴趣和动力。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团队的目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平面设计、网站管理、网络维护、软件编程等,每个团队所制定的目标都应在成员的能力范围内。团队成员还应该有合理的分工(例如,完成网站建设的项目,就需要有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网站建设等方面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二是知识结构互补。创新型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专业水平,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整体的运作效果。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承接项目,一个项目的制作过程往往涉及面广任务重,因此,靠一个成员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发挥优势,科学分工,协同作战才能完成。三是稳定发展。保持团队的稳定性是实现既定目标最有力的保障。团队应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和规则,规定入队成员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团队工作的时间。固定的团队成员有利于相互间的配合,有利于高质量成果的产生。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参与工作室项目,共享学习资源,共同研究体验和收获。成员的更新是创新型团队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破坏了团队的稳定性,一方面又给团队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成员的更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低年级成员的脱离,二是高年级成员的毕业。对于毕业的团队成员应时时关心和支持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担当技术顾问的同时,给团队成员提供行业信息和实践机会。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明确创新型团队的培养目标。目标是行动的导向,是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整个行动过程的指南,目标是否明确、规范、具体、可操作,直接影响后期行为的完成和评价。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基于工作室的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团队,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取得的成果为标志,不仅能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领域、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二,形成团队组织和团队文化。一个大项目和难项目的完成离不开和谐团队的分工合作。首先,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其次,团队成员要内部和谐,团队成员应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科研项目中充分发挥出团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再次,团队成员还要具有积极进取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技术成果不是瞬间即成的事情,而是个漫长奋斗的过程;最后,知识结构要合理化,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不利于学术创新。因此,应通过旁听相关课程、听专家讲座、自发传授经验等方式,完善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第三,建立保障和激励体制。激励就是动力,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制度、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团队成员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产生高质量的项目成果。对于参与重大项目制作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激励制度,例如,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增加学生积分,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参考;减少学生的课程学分;免考部分课程等等,同时也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计划基金”、“优秀创新团队”、“优秀创新个人”等奖项,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让学生摆脱其他繁重的课业负担,进行全身心的投入。第四,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优秀团队的发展不仅需要团队自身的创新文化氛围,还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团队文化与高校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工作室应该营造一种坦诚、开放、平等、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成员的工作热忱,激发成员的创作动力,满足成员的归属感。

二、基于工作室的创新型团队的主要作用

(一)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能力“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工作室”制下,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整个制作过程,直接体验到专业知识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质量。通过项目,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并用”,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人是教师,教师承担项目的指导工作,确定团队的研究领域,明确团队成员的合理分工,主持项目的立项和研究等。这些要求教师既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要有精湛的学术成就。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才能带领好团队,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扩大学生就业就业机会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是工作室制。近年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几率较低,高校应给在校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储备和实习实训。一个成功的创业案例离不开好的项目,也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团队。创新型工作室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团队成员在工作室中既能学会与人沟通,在困难面前寻求帮助,又能学会乐于助人,理解和尊重他人。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创作,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这些为学生日后的创业就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开展社团科研活动,提问科技创新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涵盖面广、涉及的专业门类多,因此很难让一个队员在有限的专业领域内完成一个项目的制作。只有通过社团活动,在自由、和谐、民主、宽泛的学术氛围中,相互交流、比较参考、批判创新、寻找真理,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素质,增强团队成员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产生高质量的项目成果。据统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团队获奖占了约80%的比例。当前,单位举办的学科竞赛中,设立的团队比赛项目越来越多,这也表明了团队合作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三、总结

依托工作室进行创新型团队建设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自由空间,是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环境,便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也有助于人才模式的创新和学院的长久发展。

作者:史兴燕赵小丽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