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抗球虫药的应用及防控探析范文

抗球虫药的应用及防控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抗球虫药的应用及防控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抗球虫药的应用及防控探析

《广东饲料杂志》2016年第10期

摘要:

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的常见疾病,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成功控制球虫感染及球虫病是提高养鸡生产经济效益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了鸡球虫病的病原及防控药物,对防止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给出合理用药方案。旨在为养鸡实践中有效防控球虫病发生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鸡球虫病;药物防控;耐药性

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最常见疫病,常年发生,几乎无季节和品种品系差异,是造成养鸡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球虫病除可直接引起鸡只死亡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外,对肉鸡生产更大的危害在于因亚临床型球虫病所致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而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以我国目前肉鸡年养殖量计,如成功控制球虫感染及其它肠道感染所致的肠道功能异常,可提高饲料报酬0.1的水平,则仅仅所节约的饲料消耗就可达近100亿元。因此,成功控制球虫感染及球虫病,是提高养鸡生产经济效益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

1球虫病病原

引起临床或亚临床型鸡球虫病的球虫在寄生虫学上属于艾美耳科、艾美耳属,有7种之多。这些不同种球虫在卵囊形态、生活史、致病力、流行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流行广泛且对养鸡生产有常年危害的主要是柔嫩艾美耳球虫(盲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形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4种。后三者都寄生于小肠,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可引起卵黄蒂前后的小肠出血性肠炎,导致急性死亡。由于这些种球虫繁殖力和致病力的差异,他们在鸡场环境中达到致病所需卵囊数的时间并不一致,且各种球虫间无交叉免疫原性,故在无适当预防措施或预防措施无效(如因球虫抗药性或疫苗失活)情况下,同群鸡极有可能发生多次由不同种球虫所引起的球虫病,尤其是饲养生长期较长的由本土鸡种杂交育成的“优质鸡”,这是我国鸡球虫病流行病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2球虫病的药物防控

鸡球虫病的控制重在预防。由于现有各种抗球虫药物多作用于球虫生活史发育的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此时病变和临床表现及其经济损失已经产生,使用治疗药物对已经发生病变和临床表现的鸡只并无太多实际意义,只是对那些已经感染、但球虫尚未发育至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的鸡只才有治疗作用。所以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强调“以饲料厂为中心”的药物预防体系,即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自肉鸡1日龄起开始使用至上市前的规定休药期为止,对蛋、种鸡则使用到上笼前。自1938年研制成功磺胺喹噁啉并于1947年开始用于鸡球虫病的预防治疗以来,先后研制开发了近40种抗球虫药物并投入使用,其中多数属于饲料用抗球虫药物添加剂,尤其是1960年代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物的发现和工业化生产,因其对梭菌性肠炎(如坏死性肠炎)的显著预防作用,显著提高和加强了球虫和其他肠道感染的防控效果。1960年代后集约化养鸡生产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抗球虫药物的成功研制和广泛使用。

2.1抗球虫药物的种类

抗球虫药根据其作用强度和抑杀方式可以分为抑球虫药和杀球虫药。前者只能抑制球虫的生活史发育过程,而后者则可直接杀灭球虫。如磺胺类、氨丙啉等只能抑制球虫的发育,因此停药后尤其是休药期阶段有较大的复发风险。饲料中使用药物预防应尽可能使用杀球虫药。目前仍在使用的抗球虫药依其化学结构、特征以及生产方式可以划分为化学合成类和离子载体抗生素类二大类。前者主要包括磺胺类(磺胺喹噁啉、磺胺氯吡嗪等)、硫胺素拮抗剂类(氨丙啉)、均三嗪类(地克珠利、妥曲珠利)、喹啉类(葵氧喹甲酯、丁氧喹甲酯、苄氧喹甲酯)、均苯脲类(尼卡巴嗪)、植物碱类(常山酮)、胂化合物(洛克沙胂)、胍类(氯苯胍)、酰胺类(二硝托胺、硝苯酰胺等)、吡啶类(氯羟吡啶)、增效剂类(乙氧酰胺苯甲酯、二甲氧苄氧嘧啶等)等;后者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那拉菌素)、拉沙霉素、马杜霉素、森杜霉素、海南霉素等。增效剂类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其他抗球虫药物配伍,以增强抗球虫效果或弥补其抗球虫活性上的固有缺陷。其中主要使用的是乙氧酰胺苯甲酯,如与尼卡巴嗪配伍,其商品名称为“球净”;与氨丙啉配伍用,可弥补氨丙啉本身对小肠球虫效果微弱的缺陷,并加强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药效,故商品名称“加强氨保乐”。

2.2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

这些药物的作用峰期,即对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效果,及其抗虫谱(即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的球虫种类)有明显差异。上述药物中除均三嗪类可作用于球虫所有发育阶段外,其它大多数化学合成类药物都作用于球虫的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而离子载体抗生素类药物则对第一、二代裂殖生殖阶段都有效果,因此从理论上说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物具有更好的抗球虫效果和促生长效果。同类药物具有相同或几乎接近的抗球虫作用机理,因而也具有交叉抗药性。这是临床上轮换用药或穿梭用药须使用不同化学性质药物的理论基础。这些抗球虫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或者说具有很好的“选择毒性”,即只对球虫具有杀伤或杀灭作用。但任何一种药物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尤其是在使用方法不当或错误使用时。如尼卡巴嗪具有显著的热应激效应,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可引起肉鸡的热应激死亡,也可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褪色、种蛋孵化率降低等;莫能霉素则可能与蛋氨酸相互作用,引起羽毛生长减少;拉沙菌素则可刺激水分消耗和排泄,导致垫料过湿;盐霉素使用剂量超过推荐剂量时也可能引起鸡的死亡。因此使用抗球虫药时必须充分考虑或注意这些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多数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对哺乳动物毒性相对较大,在饲料生产时要采取措施比如充分“清洗”生产线防止这类事故发生。此外,某些抗球虫药物如常山酮对水禽具有明显毒性,尤要引起注意!

2.3药物的潜在抗菌作用

梭菌性肠炎是与球虫感染密切相关的一类肠道健康问题。球虫感染破坏鸡肠道上皮细胞,释放蛋氨酸、半胱氨酸等刺激产气荚膜梭菌生长和毒素产生的物质,升高肠道内容物pH值,导致肠道菌群显著改变,使产气荚膜梭菌的相对比例显著升高,进而诱导梭菌性肠炎(如临床或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菌群失调综合征、非特异性肠炎等)发生,表现为饲料便、拉稀、溏便、乳糜便等,显著降低饲料报酬和增重率。大多数抗球虫药物尤其是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具有潜在抗梭菌作用,在抑制球虫感染的同时也能明显控制梭菌的繁殖和治病作用。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物则通过抑制球虫生活史过程而间接控制梭菌生长达到预防梭菌性肠炎的目的。接种球虫病减毒活卵囊疫苗后梭菌性肠炎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就在于此。

3如何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各种抗球虫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可能使球虫产生抗药性,这是对药物效果的最大限制。我国自1990年代开始检测到田间球虫分离株的抗药性以来,对所有各种抗球虫药物的抗药性都已经存在。各种不同药物由于结构、吸收特性和作用机理的差异,球虫对其产生抗药性的速度也有显著差异。如球虫对嘧啶类和吡啶类药物产生抗性的速度非常快,但对离子载体类药物则相对较慢。在所有各种抗球虫药中,可能对尼卡巴嗪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最慢。抗药性是一种在药物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获得性遗传性状,一旦产生将会保持许多年,除非这种选择压力和遗传漂移力消失。在停用某种抗球虫药物多年后,某一地区的田间分离虫株可以恢复对这种药物的敏感性,但究竟是遗传学恢复还是外来虫株的引入尚难以明确。球虫抗药性是目前球虫病控制上最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由于球虫病减毒活卵囊疫苗的研制成功,且由于人们对抗球虫药物残留的日益高度关注,药物公司对新型抗球虫药物的开发热情基本丧失,故而自1988年森杜霉素研制成功后至今并无新的抗球虫药物问世。虽然人们仍有极大兴趣关注于植物活性物质的抗球虫效果,但至今尚无能完全取代或效果完全媲美传统抗球虫药物的产品广为市场所认可,这些所谓药物或添加剂在使用前应该进行试验评价,确证其效果后再在饲料中使用。

3.1合理采用轮换用药或穿梭用药方案

穿梭用药是指在鸡的不同生长阶段使用化学性质明确不同的抗球虫药物,比如使用不同化学性质的合成类药物与离子载体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轮换,如在雏鸡料、中鸡料和大鸡料中分别使用尼卡巴嗪、二硝托胺和马杜霉素;轮换用药则是指在不同季节根据气候环境和地区特点等合理选用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物。这二种方案有效保持或延长抗球虫药物的敏感性或有效性,改善鸡的生长性能。这二者从效果上看很难说哪个更优,但从饲料厂生产来看,轮换用药更为方便一些。

3.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根据不同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科学配伍,需要有精细的试验评价过程和适当的剂量配比组合,绝度不是简单地将2种或几种药物混合在一起。根据作用机理和适当剂量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效应或相加效应,降低单个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小药物选择压力,从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比较典型的联合用药方案是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与离子载体抗生素类伍用,如在美国获得批准的甲基盐霉素与尼卡巴嗪伍用的制剂(商品名:猛安)、我国现阶段广泛使用的马杜霉素+尼卡巴嗪等,还用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等。如果球虫已经对联合用药成分中的某种已经产生抗药性,则这种用药方法的预防效果会受到显著影响,且可能比较快地对另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广州市汇鑫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生产的艾美净就是典型的根据科学实验研制的、具有精确配伍比例的复方抗球虫药物,已在市场销售连用20年。

3.3严格区分预防和治疗用药

防止球虫抗药性产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严格区分饲料用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国际上明确用于治疗目的、现今仍在使用的抗球虫药物主要是磺胺类(如磺胺氯吡嗪)、妥曲珠利(拜耳公司生产的2.5%混悬液商品名为“百球清”)和氨丙啉(常用氨丙啉的复方制剂,如与乙氧酰胺苯甲酯的复方,或与磺胺喹噁啉的复方)。呋喃类治疗药物现已禁止使用。任意将饲用抗球虫药物改变成治疗剂型并用于治疗目的,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潜在加剧球虫抗药性的商业行为,并不利于球虫病的科学控制。这些用药方案并不能完全从根本上阻断抗药性的产生,因为只要使用药物,选择压力就必然存在。所以要真正恢复球虫的药物敏感性,将药物与球虫病减毒活卵囊疫苗轮换使用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尤其是对梭菌性肠炎的控制甚为理想。要做到准确选用药物,并保证药物的良好效果,在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球虫抗药性的情况下,应该与球虫研究的专门单位合作进行抗球虫药的敏感性筛选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制定合理的轮换或穿梭用药方案。这几乎是目前无其他方法可以替代的、能准确保证药物预防效果的既成方法。

作者:余永鹏 单位:广州市汇鑫动物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