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机使用现状与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福建农机杂志》2014年第二期
1建西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建西镇的农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发达,农业机械化起步晚等原因,同全县先进乡镇机械化水平相比较,无论是农民素质、土地条件,还是基础设施、农机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农业机械种类构成不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镇小型的农机具多,大中型的少。受闽北山区丘陵地形的影响,建西镇农田高低不一,加上缺乏大规模的土地经营者,所以农业机械主要以小型化为主,大中型机械少。耕、收机械居多,全程机械化程度不足。机耕面积达65%以上,但农副产品加工率只有19%,并且只以粮食初加工为主。茶叶与其它经济作物机械化以及林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
2)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维修服务、技术培训与农机推广发展未同步。农机推广发展较快,但维修和售后服务及机手培训严重不足。生产厂家提供的维修网点和技术人员太少,不能及时快速提供维修服务,当地的农机维修点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新手,对一些大型机具,特别是新推广的收割机、插秧机等新型机械,懂维修的技术人员很缺乏。
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元峰、科头、南山等村机械化水平偏低,原因是这些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机耕道、农机抗旱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而资金投入不足是由于投资回报率太低,农民及农村集体经济不热心。适合农机作业的农田基本建设太少,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的农机化发展。
4)农机管理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工作热情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建西镇从1996年以后农机站就未进过新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建西镇农机站在岗的3个工作人员都是36岁以上的,其中1人于2014年就要退休。加上当前乡镇农机站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农机干部的专业操作技能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农机干部知识结构简单、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无法跟上当前的农业机械快速发展的步伐。
5)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农机具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农用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农用车及拖拉机违章载人现象屡禁不止,农机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2建西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
1)提高认识,增加农机投入。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力推广新型机具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组织加大对农机化投入,完善以政府财政扶持为引导,广大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其它社会组织投入为辅助的农机投入机制,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机化水平。
2)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农机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对乡镇一级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适时补充新鲜血液,从源头上保证农机队伍的完整性;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使农机工作有法可依、工作有序、整合有规,创建必要的权益保障机制;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当前农机站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以服务性质为主,但站里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以及年度的绩效工资却要农机站自行解决,经费捉襟见肘,建议上级部门对农机工作经费予以倾斜。
3)定期开展农机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定期举办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机大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网点等有关人员。培训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和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范、经营管理知识,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化主推技术知识,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知识等。组织老农机手深入到田间地头,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机手掌握各类机具的构造、工作原理、故障排除以及调试、维修和使用要领。
4)加强农机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安全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应以农机安全生产为中心,立足基层,多措并举,坚持常抓不懈,重抓源头管理,不留死角,做到“工作进村入户、服务到机到人”,努力夯实农机安全管理的基础,预防农机事故于未然。积极配合县农机总站做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检审工作,在重点村、重点部位集中开展治理“黑车非驾”和违章载人等内容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机手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作者:高善喜单位:顺昌县建西镇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