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及实施重点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水产养殖行业由于缺乏后续处理,因此可能造成污染问题,提高鱼虾的患病几率,养殖风险难以遏制,对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不利。而水产生态养殖则采用了不同生物之间的互补原理,以自然界循环系统为核心,在养殖区间内采用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让多样生物共同生长,并保持整个养殖场地生态圈的平衡,不仅可以保障养殖生态良好,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水产养殖方法已经不能顺应社会需求,新型的生态养殖技术也更加成熟。
1、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实施要点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养殖模式,包括水质三级净化、微生物净化,其实施要点为:
1.1水质三级净化
三级净化顾名思义分为三个净化系统,通过层层净化提高养殖水质。一级净化主要是以河道作为主体,可以在河道两侧种植一些植被,如水花生、芦苇等,并放样一些水生物,如花白鲢、河蚌等,这样即可形成一个更加天然的水质净化系统;二级净化主要是自然坑塘,种植一些沉水、浮水水生植物,同时也要放样一些花白鲢、河蚌等生物;三级净化需要建设1.3hm2的池塘,在二级、三级净化池间建设潜流坝,并设置一定的浮水、沉水植被以及放养一些青虾、河蚌等。三级净化技术的应用,将养殖后的废水直接排入到净化当中进行逐级净化、循环。该模式能够养殖鲤鱼(2000kg/亩)、草鱼(1500kg/亩)、团头鲂(1500kg/亩)。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在水体中设置检测仪,并安装在水源地和养殖池塘,监测水体中所包含的TN、TP、叶绿素等含量。
1.2微生物水质净化
系统需要构建面积为2hm2的水源池塘,并采用固化微生物技术净化水质。主要是采用载体附着微生物来提高水中营养物质、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节氮循环细菌分布,可以控制水体中的氮磷物质。生物刷主要是采用弹性材料制作,长度设置为2m即可,横纵分布规格分别为1m、2m,分布面积占据池塘面积的2/5,在池塘当中加入定量的微生物制剂,净化过的水体直接存储到水塔中,再进入到池塘中。将养殖废水直接传输到生态排水沟渠中,再进入到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水体净化完成回到池塘中。在富养化的水体上建设浮床,种植一些耐湿性强、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的此时浮床会吸收或附着水体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将吸附在浮床上的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理,这样即可保持水体的营养均衡。
2、“鱼-稻”生态养殖技术与实施要点
“鱼-稻”生态系统是实现水产业、种植业的一种结合,稻田面积和鱼池面积的比例搭配为1:3。每个系统由4个面积为2000m2、以“田”形排列的鱼塘构成。将其中的1个池塘作为稻田,其余三个池塘全部用于养殖鱼虾。每个池塘所投喂的饲料为400kg商品饲料、80kg碳氨、80kg磷肥。以零废水排放标准运作,需要每天上午(8-11点)将池中5%的水体排放到稻田中进行降解处理,并采用潜水泵把稻田水抽回到鱼塘当中,从而保持鱼塘水体的稳定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池当中的氮含量和磷含量,改善水体质量,用药量也会有所降低,可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在实际应用当中,各项指标控制要点为:(1)水稻净化地可以大量减少水池当中N、P,第二天的去除率大约为50%,第十天即可达到80%。(2)相比对照池,循环糖水的溶解氧性能和水体通透性有明显提高。循环塘氮、磷分别下降了20.1%、17.6%。特别是对鱼虾有害的压缩酸盐、氨氮下降更为明显,分别为33.5%、50.9%。此外,池塘COD下降也十分明显,仅仅是对照池塘的5%。(3)循环池塘总用水量是对照池塘的4/5,可以节约1/5的水量,并且基本无废水排放。
3、池塘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实施要点
水生植物对净化水体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水生植物的根系更加发达,因此可以吸收水体的各种营养位置。水生植物根据发达,并与水体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构建一层过滤层,在水流经过后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水中杂质、污染物,并经过离子交换、吸附、沉淀,让水中垃圾更加集中,并在根系分泌出的胶性上成团沉降在水下,让水体变得更加清澈。同时,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直接提高水体的养分,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水中释放氧气,将沉降物氧化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水下形成多个厌氧、好氧区域,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场地。厌氧环境可以消除水体当中的硝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植被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但也不能种植过多水生植物,否则会影响水体光照以及水面与氧气接触面积,水生物和水面比例为1:5或2:7即可,从而保证整体水生态的科学性。综上所述,生产生态养殖技术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摒弃传统的鱼蟹混养等方法,以生态循环作为核心,构建水产养殖的生态循环系统,确保池塘水体时刻处于良好状态,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王志勇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合德镇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