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唐草纹是敦煌壁画艺术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纹饰,同样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在敦煌装饰图案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辨析唐草纹的起源,深入了解唐草纹的演变与发展。其次,通过搜集并学习敦煌石窟中的唐草纹,了解唐草纹在壁画中装饰的特点,总结唐草纹在其中的形式美。唐草纹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不仅表现出来旺盛的生命力,在与不同花草纹样结合起来又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唐草纹;敦煌壁画艺术;装饰纹样;宗教文化;应用
引言
装饰艺术在视觉艺术中不仅在形式和手法上极其丰富,更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艺术。装饰几乎涉及到绝大多数艺术门类,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态,体现着人类审美思维的规律性特征。本文我选择在装饰图案中广泛应用有极具代表性的唐草纹来研究,多以波状曲线的“S”状排列形式出现,灵活性和实用性极高,还可以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适当改变。唐草纹在敦煌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运用广泛,在壁画中起到连接局部元素和统一画面整体效果的作用,使图案连接成一个更为完整的绝世巨作,增加其艺术观赏性。唐草纹的应用使敦煌壁画更加庄严美丽,也更加统一了各石窟的装饰风格。
1唐草纹的起源与发展
1.1唐草纹的起源
唐草纹作为传承已久的传统图案之一,一般也被称为卷草纹,“唐草纹”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其在唐代广泛流行而产生的。唐草纹的造型是以忍冬和荷花等花草为原型,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处理成“S”形的波浪曲线状排列,结合其他花草、鸟兽穿插其间,形成完整的图案。卷草纹最早出现在汉代,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在碑刻边饰上流行绘以卷草纹,以忍冬纹为素材的卷草纹更是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北朝壁画中大量出现。唐朝时,卷草纹更多是以牡丹的枝叶为原型,纹样的线条被处理得卷曲多变,总体的脉络显得流畅而舒展寓意着生机勃勃,充分的展现了富丽华美的唐代装饰艺术,并一直为后世传承。
1.2唐草纹的发展
唐朝以后,唐草纹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石榴、兰花、菊花等花草的素材。在明代中期十分受大众喜爱的是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来又有根据荷花元素演变出来的串枝花图案在织锦上大量使用,唐草纹在明清时期的风格特点更加具备繁缛和纤弱的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越来越高,设计更加依靠一定的文化内涵。
2唐草纹的艺术特色
2.1唐草纹的造型艺术
忍冬即金银花,也就是唐草纹的最初和最主要的原型。在敦煌壁画艺术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符号就是忍冬纹,是同印度佛教文化一起传入我国的重要装饰纹样,也是在石窟壁画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饰图案之一。唐草纹常常是以叶状植物纹样的形态出现在壁画的装饰中,以波浪状曲线连续并分割填充的形式,大多是一片叶瓣和三片叶排列在两边,再加饰代表性的植物花草。这条波状曲线会根据壁画的整体需要和布局情况,方圆皆可,多变且灵活,作为边饰装饰着整幅壁画,不仅富有单纯、朴实的美感还是变化与统一的最高体现。
2.2唐草纹的色彩
在敦煌石窟中大多采用色相鲜明、纯度高、保存时间长和不容易变色的矿物质颜料,所以我们现在都能在石窟内欣赏到形象非常生动和色彩较为艳丽的图案。唐草纹在壁画中多以淡绿色、湖蓝色等色为底,再以褐色、浅图红色等色填充唐草纹的叶子。唐草纹疏密有致,色调艳丽,青绿红的晕染,表现出丰满莹润的美感。在色彩上,采用明度不一的颜色,层层叠加甚者用三个颜色依次相叠,互相映衬,不仅可以保持图案色彩的明艳和纯净,还使其色彩层次丰富起来。
2.3唐草纹的意义
唐草纹图是以流畅舒展的波状曲线排列构成的图案,其造型曲卷且圆润,还富有节奏感。素材取自忍冬纹,后又增加了石榴、牡丹、兰花和菊花等元素。唐草纹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记载了中国装饰艺术旺盛的生命力,还寓意着生机勃勃。不同的花卉植物组合排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唐草纹造型优雅,历经各朝各代,形态虽各不相同却都极具特色,不仅具有较高的传承性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敦煌壁画中的唐草纹样
3.1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形式
东汉时期忍冬纹由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随后便在外来文化交融的南北朝时期广泛流传,其中艺术效果最为突出的就是敦煌壁画中的忍冬纹。敦煌壁画中的唐草纹多以忍冬纹作为图案的基本单位,构成以单叶为主的波状曲线、以双叶为主的分枝和以四叶为主的边饰等形态。在丰富多样变化的叶子中填饰忍冬纹,叶子的形状如花一般,还有的是莲花作填充,纹样的变化极其丰富和优美。边饰也是唐草纹在敦煌壁画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装饰形式,它在壁画中起着划分界限的作用,其特点是反复的规律性。而敦煌壁画中的边饰多以唐草纹为主,一般在壁面的分层位置、拱门以及华盖等其他边缘等的地方都会饰有唐草纹,其纹样构成不仅十分有序,还充满了变化。在敦煌石窟建筑的顶部多绘以藻纹,故称为藻井。在藻纹图案外围多饰以二方连续的唐草纹,构图严谨规整,装饰性极高。莫高窟第272窟藻井,整体色彩效果没有过分明艳,其中以红色为底,加饰石绿平涂的忍冬纹,红色与绿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忍冬叶的形象十分突出。深褐色的平涂不仅中和了红色与绿色的色彩错觉,还大大增强了纹样的秩序感和节奏感,使绿色的忍冬纹和土红色的底在视觉上搭配的更加舒适美观。早期的石窟是中心柱式的,在刚进窟门的顶端都会有一个“人字坡”,坡顶都会满绘图案。其图案多是以唐草纹为主的左右对称的长方形的适合纹样,莲花等花卉是纹样的中心,唐草纹向两边蔓延,其造型十分俊逸,色彩交错使用,具有极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组合的层次也十分丰富。唐草纹不仅在以上提到的范围上应用,还经常在石窟中的佛柱和背光等地方的装饰上运用,在民间也是十分受大众的喜爱。于是,在织物的装饰上也经常使用唐草纹样。例如在敦煌出土文物中著名的东魏时期的一佛二菩萨说法图的刺绣残片中,唐草纹和联珠纹形状的龟背纹也在套叠着绣在刺绣的横幅花边上,刺绣上还有四种颜色绣成的四段弧线,构成的圆环首尾相接,在圆环里填饰着以四叶为主的唐草纹,中间又有适当隔开的龟背纹样,大大丰富了图案的层次。其中还有桃形的唐草纹样绣在《说发图》中供养人的长衫上,足见唐草纹的广泛运用,更加体现了开放时代下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与贯通。
3.2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的盛行
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盛行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纹样的美观装饰性,更在于唐草纹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宗教传播的载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开放,也给唐草纹提供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精神上的开放能够使外来文化得到重视,还可以增强中外文化的交流。由于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佛教教义和理论也受越来越多的人们信奉,其次唐草纹的整体形态也满足了佛教文化的圆满、循环、轮回等各种象征意义,成为了佛教思想的一种载体,故而受到大众的理解和接受。唐草纹吸纳了不同朝代的时代特征,在社会、经济、政治尤其是精神审美文化上更是以唐草纹为时代符号,不仅深受大众喜爱,还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同。唐草纹凭借着自身的图案特点,表达出了大众崇尚圆满和富足的思想状态。
4结语
真实而又简练的唐草纹不仅充分展现了植物的固有姿态,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产生了更多充满美好的祈愿。在整体统一的图案中又存在着无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形式美的规律。唐草纹的波状曲线富有律动感,寓意着生命力的美感。在敦煌石窟中,唐草纹的装饰会根据不同的部位展示初不同的装饰功能和特色,还表达了不同朝代的时代特征。在充分吸收壁画其他图案特色的基础上,灵活改变,使壁画图案充满活力和新能量,使其更能体现当时人们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丁韬.图案与装饰设计[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2]霍秀峰.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M].敦煌研究,1997
[3]朱利峰.卷草纹源流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
[4]关友慧.敦煌装饰图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墨兰.浅谈敦煌壁画的装饰艺术[J].科教文汇,2006
[8]屠明英.浅谈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极其历史地位[J].才智,2013
[9]刘颖娜.唐代敦煌壁画的风格及佛学理念演变[J].兰台世界,2015
[10]候奔奔.唐代敦煌壁画的佛教意蕴[J].民族艺术,2013
作者:蔡捷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