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林牧渔范文

农林牧渔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农林牧渔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农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近年来农牧渔业的发展情况为例来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文中选取重庆市2003--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构成进行灰色系统分析并预测自2015-2024年这10年的农牧渔业各项产值,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年产值在这10年当中将持续平缓增长。

关键词:农牧渔业;灰色系统;关联分析;GM(1,N)模型;GM(1,1)模型;预测

1引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业等一些产业方面的事宜相当重视。1982年,我国成立了农牧渔业部,这表明农牧渔业开始良性发展并且需要一个特定部门来进行管理。随后在1987年又创立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此来鼓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旨在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农林牧渔业产值占GDP总额比重达到了9.45%,在GDP总额中占将近1/10。以上的资料及数据都说明了农林牧渔业这些年来的良性发展及取得了一个较好成果。农牧渔业发展的统计数据,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的一个方面,它蕴含着我国农牧渔业运行规律的某些客观形式。利用重庆市农牧渔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借助灰色系统软件进行灰色系统分析,得出我国农牧渔业发展演化规律,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本文选取了重庆市2003--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构成来进行一系列分析,得出预测值并以此来分析未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得到未来10年的发展呈增长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多年农林牧渔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未来会在某一个时期达到一个平稳状态,那个时候就应该综合所有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预测,重新制定发展方案。文中将会用灰色系统中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及GM(1,N)模型来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最后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得出发展趋势。

2研究方法

灰色系统关联度数学模型是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两个系统或系统内的各因素随时间变化时,其变化方向和速度的关联程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主要影响因子,可以用关联度的排序来分析,关联度大的表明该因素是影响系统发展主要影响因子,关联度小的说明系统发展不受或少受此因素的影响。

3实证分析及结论数据

摘自《重庆统计年鉴2015》。本文选取重庆市2003--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年产值,进行灰色系统分析。先进行邓氏关联度分析,得出五个产业哪一个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相关度最大;再利用GM(1,N)模型进行模拟,对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原始差分GM(1,1)模型、均值GM(1,1)模型、均值差分GM(1,1)模型及离散GM(1,1)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其精度,采取精度最高,即最优的模型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

继续阅读

某省少数民族人口情况研究

按少数名族人口数量的分布排序,依次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黔南、毕节、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和遵义。其中: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市州,有273万少数民族;铜仁市有217万少数民族人口;黔南州有180万少数民族人口;毕节市有172万少数民族人口;黔西南州有111万少数民族人口;安顺市有83万少数民族人口;六盘水市有74万少数民族人口;贵阳市有73万少数民族人口;遵义市有72万少数民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有独立设置的民族本科院校3所、民族专科院校1所、民族高等职业技术院校3所、民族中等职业学校22所、民族普通中学119所、民族小学146所、民族幼儿园13所,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共计309所。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共344.8万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39.7%。2005年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教育占70.94%,比全省73.92%低了2.88个百分点,2010年,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教育占78.8%,比全省81.74%低了2.84%。2010年,全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5%。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由5.5%提高到10.6%,增长了5.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1.68%,但整体来看,提高较缓慢。

少数民族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多从行业构成来看,2000年贵州少数民族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所占比重为88.7%;2010年贵州少数民族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贵州少数民族人员从事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大,证实了贵州少数民族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低于全省水平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贵州少数民族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所占比重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城镇化不高的状况下不利于农业过剩人口的转移,从而造成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大和生活水平下降。

在贵州省“一普”至“五普”中,少数民族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六普”首次出现少数民族人口的减少。这是由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1982至1989年之间,许多人更改或恢复民族成份,导致了部分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但是,我国于1989年11月印发了《关于暂停更改民族成分工作的通知》,并在1990年5月由国家民委、国务院“四普”领导小组和公安部联合颁发了《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①,使“六普”时少数民族人口有所减少。

近些年来,虽然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和贵州全省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这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应该注重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提高各级学校的入学率,从而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少数民族中大部分人口从事农林牧渔业,这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作者:刘辉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继续阅读

现代农业产业建设问题探析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企业(包括农户)、消费者和政府,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通过实施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所形成的横向功能产业体系和纵向产业链协调发展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1]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都先后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发展任务。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河北省农业区域特色明显,不同县市资源禀赋各异,邢台是河北省典型的农业大市,对邢台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加快构建河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一、农业基础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投入状况可以从农村固定资产原值、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生产用房屋及建筑物资产、役畜及产品畜、大中型铁木农具、农林牧渔业机械、农业与工业固定资产之比等方面考察。

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慢。2006年邢台市农村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了8.66%,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9%,二者之间增速差距近2%。2007年二者差距拉大到7.5%左右,2008年二者差距有所下降,还不到4%,但是2009年却快速地拉大到14%。

与此同时,虽然役畜及产品畜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代表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但是大中型铁木农具和农林牧渔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增长速度较慢,大中型铁木农具的增速由2006年的2.07%增长到2007年的9.14%,2008年下降为7.05%,2009年又增加到8.54%。2006年农林牧渔业机械增速为4.02%,2007年和2008年一直维持在5%,2009年增加到11.75%。由此可见,与其他农村投资相比,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速较慢,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

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农业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二者的比率为0.3478,2006年缩小到0.3290,2007年为0.2816,2008年变为0.2674,2009年为0.2046,二者的差距一直处于拉大的趋势。

总之,与工业相比,农业投资额及比重都还比较低,用于农业的资金投入非常稀少,根本无法适应邢台市满足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农业的基础设施无法得到改善,机械化水平低下,市场组织少,农业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邢台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除此之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矛盾尖锐,大多数农业企业都为中小企业,严重影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继续阅读

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实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奋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围绕“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特色农业、绿色农业、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定位,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扩规模、提品质、壮市场、强龙头、优服务、育品牌,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装备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将市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服务体系配套完善、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效益明显提升的国家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围绕粮食、蔬菜、畜禽、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实际,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0万吨,年均增幅达到2%;蔬菜总产达到320万吨以上;肉类产量达到11.03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9.5万吨、奶类产量达到13.2万吨;果品产量达到21万吨。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转变。发展100亩以上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样板100个以上;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千亩蔬菜标准园30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小区)达到200个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千亩标准果园达到1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或农业生产统一服务率)达到55%以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年产值亿元以上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5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7倍;省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达到15个以上。

——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60万亩,占耕地比重达到7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农户计算机拥有量达到每百户70台;农村宽带接入率达到60%;“12316”等农业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继续阅读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研讨

1数据的来源

为了更直观的表现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本文主要把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成熟应用三个阶段的项目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和国内一般五个成果水平的项目数和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上科技成果的总数作为研究目标。本文在分析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及构成时采用的是国家科技成果网的科技成果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国家科技成果网的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全国各省市、各行业经省、市、部委认定的科技成果近60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但截至2013年10月12日,该数据库尚未更新2012年的科技成果数据,因此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的数据分析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数的变动趋势、行业构成、阶段构成、先进水平构成等。本文在收集阶段、农林牧渔业、各先进水平的数据时的关键字如下,中国、各省的项目总数的统计:国科网分类—农林牧渔,项目年份—2000-2011的每一年;福建省各个阶段2000-2011年的项目数的统计:国科网分类—农林牧渔,项目年份—2000-2011年,省份—福建省,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处于各个水平的统计:国科网分类—农林牧渔,项目年份—2000—2011年,省份—福建省,成果水平—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一般;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各个阶段、各个水平的项目数的统计:国科网分类—农林牧渔,项目年份—2000—2011年,省份—福建省,成果水平—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一般,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但是,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有少数项目并没有分类,所以本研究用其他表示这部分数量。

2数据分析

2.1福建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在变化趋势上,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总数的波动比较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0—2007年,福建省的科技成果总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7年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总数达到390项,大约是2000年农业科技成果此项目数的4倍。可能是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1年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总数整体呈指数下降趋势。2009年,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数下滑到149项。由于2010年前后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因此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与2010年前的数据并没有可比性。然而,2011年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数只有44项,比2010年下降了一倍,可知下降的趋势依然存在。从与其他省份的比较上讲,福建省的科技成果相较于其他农林牧渔总值较高的省份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落后于山东、江苏、河北等农业大省。2011年,全国农林牧渔总值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湖北省、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排名第13。为了保证统一的数据统计口径,本研究采用2009年的农业科技成果总数。从图2可以看出,2009年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数有149项,在11个省份中排名第6,但与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的差距较大。其中,山东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总数是福建省的2倍多,达到337项。

2.2福建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行业构成从行业构成上讲,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在行业间分布不均衡,农业的科技成果数居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成果数较少。如图3所示,2000年—2011年,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总数为2351,其中,农业类的科技成果项目数最多,达1359项,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项目数分别是430项、165项、417项,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类的比例分别是57%、18%、8%、17%。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数在行业里的比例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决定的,但这不符合当前福建省农业结构的特点,特别是与畜牧业和渔业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

2.3福建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阶段构成国家科技成果网的科技成果数据库将农林牧渔业科技成果的阶段划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等三个阶段,而其他指未经过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数。福建省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大于处于中期阶段和初期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数,但福建省未经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数为数不少。2000年—2011年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未经鉴定的有1137项,约占成果总数的45%;鉴定过的成果中,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项目有777项,约占成果总数的33%;处于中期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数有315项,占成果总数的13%;处于初期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数有142项,仅占成果总数的6%。

2.4福建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先进程度构成国家科技成果网的科技成果数据库根据成果的先进性水平,将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划分为: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而未经过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数用“其他”表示。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中存在很多未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而已经鉴定了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的先进性以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居多。福建省80%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处于国内水平的共1099项;其中654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26项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19项处于国内一般水平。仅有64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项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继续阅读

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论文

1数据分析过程

1.1主成分的选择利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数据做标准化处理,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见表2。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少数几个主成分就可以代表原来多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由表2可见,取第一,第二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即可达到92%,且重庆库区的区县有很大一部分农业产业,所以选取代表农林牧渔产业总值的第二主成分也作为分析的目标,第一、第二主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3。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与财政收入(x1)、地区生产总值(x2)、工业生产总值(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5)、人均GDP(x6)、人均第三产业总值(x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8)有很大的正相关,与农林渔牧产值(x4)呈负相关,而第二主成分与农林渔牧产值(x4)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达到0.97,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弱或呈负相关。对于第一主成分z1,除了x4(农林渔牧产值)以外,其他的指标的系数都在0.35左右,而这几个指标包括了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7个指标,这7个指标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代表性指标,包括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水平、政府财政收入和人们消费能力和财富水平等。所以第一主成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第二主成分与x4的系数高达0.84,远远高于其他指标的系数,而与x7(人均第三产业总值)的系数也为0.36,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农林渔牧则代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综合情况,农林牧渔业广义包括了除第一产业的传统种植行业以及饲养业、林业之外,也包含了农用机械、农业服务、新型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结合,所以,第二主成分代表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及其新型第三产业。根据以上两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以及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如表4。在表4中,第一主成分得分最高的是渝北区,达到了5.49左右,第二是江北区,有4.02分,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然后是南岸区、涪陵、万州等区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都比较高,得分最低的是巫溪县,只有-2.55分;第二主成分中得分最高的是江津区,其得分达到了2.21分,第二的是万州区,表明这两座城市的农林牧渔业较发达。

1.2聚类分析对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选择欧式距离,采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对重庆库区的17个区县进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农林牧渔业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水平聚类分析,得到最短距离聚类谱系图(如图1、2)图1是第一主成分的聚类图,由它把库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江北区和渝北区,第二类是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和南岸区,第三类是长寿区和江津区,第四类是丰都县,石柱县等其他区县。根据第一主成分的得分,满足得分的依据,江北和渝北的第一主成分得分都远高于其他区县,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处于第二层次的长寿、万州等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较渝北和江北稍弱,但还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得分较低的城市。根据第二主成分的得分对第二主成分进行聚类,如图2。根据图2对第二主成分的聚类可以把重庆库区区县的第二主成分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得分最低的江北区,第二类是得分最高的江津区,第三类是得分较低但远远高于江北的巫山县、石柱县、巫溪县、武隆县和南岸区,第四类是处于之间的长寿区、云阳县、渝北区、万州区等。

2结果分析

2.1第一主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了76%,位于主城区的渝北区和江北区排名第一和第二,分为第一类,且分数都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第一主成分的第二类是巴南区、涪陵区、万州区和南岸区,这几个区在第一主成分得分方面均位于前几位,低于渝北和江北,但也远远高于其他区县,除了万州外,都是重庆1h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受到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经济发展迅速。第三类是长寿区和江津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较上述城市较弱,长寿和江津都是传统的工业城市,特别是江津,工业较发达,有著名的珞璜工业园和德感工业园,其机械、汽摩产业、农用机械、造纸等均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最后一类是得分较低的其他区县,这些城市基本都位于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是传统的经济较薄弱的城市,工业基础差,现代化程度较低,交通不便利。

2.2第二主成分分析第一类是得分最低的江北区,由于其处于主城区核心,农林牧渔类产业面积较少,且农村人口少,城市化水平很高,其分为第一类。第二类是得分最高的江津区,江津区的农林牧渔产业发展水平很高,最近新建的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国性的农业园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产品附加值较高,产业集中规模化发展,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领先的农业园区,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三类是处于中间水平的长寿区、云阳县、渝北区、万州区、涪陵区等,处于渝东北翼的万州、云阳、奉节、忠县等是全国柑橘的重要产地,占据了农林牧渔类产值的大部分,而且受万州经济的影响辐射,这几个城市的农业现代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第四类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巫山县、石柱县、巫溪县、武隆县和南岸区,南岸区是处于重庆主城核心,农业面积小,发展较弱,其余的巫山、石柱、巫溪和武隆农业人口较多,但受其经济综合水平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程度很低,并没有形成产业化,水平较低。

3结论及建议

对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和聚类的结果来看,渝东北的重庆库区腹心的城市经济水平都偏低,除了万州外,其余的区县都与1h经济圈的城市呈现巨大的差异,处于1h经济圈的区县的农林牧渔产业也明显高于渝东北库区腹心,江津更是处于第一位;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全县在经济、农业方面的差异甚至大于全国平均的差异程度,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继续阅读

产业融合下的农业发展路径

摘要: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沧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加深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度。选取2014~2018年沧州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5个细分行业的产值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作为分析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细分行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农业的整体发展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强,其中,种植业和牧业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强;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强。沧州市农业应在产业内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相应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强与第二产业的融合;结合生态旅游、物流、餐饮、金融等加强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融合;农业

自2015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保证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河北省委2018年一号文件也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这就要求农业的发展方式要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保障农产品质量。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和《沧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均指出推动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2018年8月沧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了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绿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探寻沧州市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既符合国家、河北省政府、沧州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又可以为沧州市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沧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9年3月,沧州市已经形成了黄骅冬枣、泊头鸭梨、沧县金丝小枣等地域品牌,并依托大成万达沧州分公司、河北万稚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犇腾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畜牧业发展聚集区,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以肉鸡、生猪、蛋鸡、肉鸭和奶牛五大畜禽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畜牧主导产业县。2018年沧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813.5亿元,居全省第1位;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6.57%,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沧州市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微调,降低了棉花、油料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的播种面积,适当增加了园林水果尤其是红枣和梨的种植面积[1]。整体来看,沧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依托农业地域品牌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能等先进生产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沧州市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依然不明晰。如何基于产业融合,找到一条适合沧州市农业绿色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

2数据来源

根据沧州市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确定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作为沧州市农业的5个细分行业,选取了2014~2018年间这5个行业的产值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作为分析数据。数据来源于沧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的2014~2018年沧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5]。表12014~2018年沧州市农业各细分行业产值及三大产业增加值(亿元)

3研究方法

继续阅读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科技投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目前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举足轻重的因素。湖南省作为中部省份之一,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但是两型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需要从教育、文化、经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样的两型要求,在此我们只从两型经济及两型产业的视角来进行关注。发展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农业的支持,而如果没有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两型农业就无从谈起,进而建设两型社会就不可能取得圆满成功。但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这样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高水平农业科技的作为其强大的动力。而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却一直不是一个农业强省,尤其是农业高层次、高水平科研科技成果目前比较稀缺,这种稀缺的背后本质上凸显的是湖南省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匮乏。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湖南省省农业科技人员投入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图为湖南省进行农业强省、科技强省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二、模型构建

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建立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之上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最早是由经济学家Sims首先于1980年创立。而且,经过几十年来其他学者的不断改进,关于VAR模型的研究建模已经从最初的二维模型拓展到现在的越来越复杂的多元维度模型,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已经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如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即通过数据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掌握其规律,此时就可以利用VAR模型来进行研究。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来建立模型,其思想是把模型中的外生变量视为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然后基于此来构造模型。其整体上是多方程模型。一般模型形式如其中,Yt为m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n维外生变量向量,m1…mP及n1…nr是待估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阶与r阶滞后期,εt是随机扰动项,其相互之间在同期可以相关,但是不能有自相关,而且不能与模型的右边变量相关。整个VAR模型是否平稳要根据整个系统的平稳性条件,即计算其特征根多项式的值。通过计算特征根倒数的模,如果特征根倒数的模大于或等于1,则说明该VAR模型是不稳定的,需要重新建模;反之小于1,则表示VAR模型平稳,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由于本文只分析二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且无其他外生变量的影响,因此基于VAR所建立的模型可进一步简化。

三、数据的来源及其描述

在选取变量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连续性等因素,最终选取1985-2009年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NLMY)作为衡量产出的被解释变量。而关于科技投入大致有两种表征方式:一种是科技资金的投入,包括科研资金投入及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总和;另一种是科技人员的投入,包括科研人员的投入及技术推广人员之和。本文依据湖南省的具体情况,采用第二种表征方式,选取1985-2009年的湖南省农林牧渔业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总人数(NJ)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湖南省农业科技投入的指标,样本数据共25个。其中,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数据来源于1986-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湖南统计年鉴》。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数据的不当影响,本文以1985=100为基期,采用农林牧渔业总指数对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名义值进行调整,用名义值除以农林牧渔业总指数,得到实际的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然后对实际的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农业技术人员总人数取自然对数,处理后的变量名分别表示为lnNLMY及lnNJ。这样处理既可以减小数据的剧烈波动,又能够消除异方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变换也不会改变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稳定关系。

四、模型及实证结果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先检验变量是否平稳,如果变量不平稳,就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采用由Dickey和Fuller基于DF检验法进行修正而形成ADF检验。本文通过ADF检验方法,利用软件Eviews7.2对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NLMY)和农林牧渔业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总人数(NJ)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一所示。检验结果表明,lnNLMY和lnNJ的t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因此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的t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可以视为是平稳的,即lnNLMY和lnNJ都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检验lnNLMY和lnNJ之间的协整关系。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