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业建设中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林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重视造林技术并且加强营造林的建设工作,以此保障林业经济以及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就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林业生产;应用
1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应用中的关键内容
1.1防治病虫害
对于林场来说,林木的病虫害是林木中的重大风险。通常情况下,林场中出现病虫害时,易迅速蔓延,甚至波及到各个品种的树木。要想保护好造林场内树木,就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树木,应该运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案,预防病虫害问题的产生。此外,在种植树苗时,需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树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病虫害的风险,降低病虫害的预防成本。
1.2林木管理
在对林场进行管理时,需要合理密植。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对树木进行排列及种植,一旦发现死苗及病苗,应及时进行挖除及补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营造林技术。在种植树苗时,要采集、收集树苗的成长数据,在确保人工种植的基础上,落实营造林的及时保护,将林场的树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推动林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还应该给予林场应有的技术支持及政策支持,有关林业部门还需要及时与营林管护人员进行沟通,传播最为科学的树木种植及养护技术,以提高造林场的整体种植效果。
2营造林技术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营造林实施方案,无法做到对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及分析,从而使得绿化造林的成活率低,绿化效果不理想。造林工程作为一种绿化活动,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现象。该项工程的开展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比如,需要依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选择相应的树种。在种植前,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造林计划,选择较好的树苗等级,确保营造林的整体成活率。此外,还需要确保树苗运输方式的合理性,避免在对树苗运输及保存期间出现幼苗损伤的现象,以提升种植成活率。
3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不同迹地的应用
3.1造林方面应用
造林工作主要包含林地的清理、整地、定植以及追肥等各项工作。在清理林地时,应按照造林树种类型的不同,选择对应的清理方式。如造林树种为阳性,需选择炼山的清理方式,先劈倒林地内的全部杂草灌木,将其晒干,然后在没有风的早上或清晨进行炼山。如造林树种为阴性,需选择不炼山的清理方法,劈倒造林地中的全部灌木,并且使伐根低于10cm,这样利于造林之后的苗木生长。整地也需要按照不同的造林树种,选择对应的整地方式,马尾松裸根苗造林需要选择一锄法暗坑造林,而杉木裸根苗以及其他树种的营养杯苗需要使用挖明坑整地的造林方式。造林的密度会由于造林的培育周期以及树种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短轮伐期的针叶树种造林密度为200株/667m2,而长轮伐期的阔叶树种造林密度为167株/667m2或112株/667m2。定植技术也会由于苗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裸根苗需要修剪好苗木根系,使用黄泥浆蘸根后再种植。苗木定植时,需确保苗木苗正、深栽并且根舒。营养杯苗需要尽可能确保营养杯泥不散,并且不破坏根系。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抚育在造林之前的3年每年2次,阳性树种的抚育需要使用全铲草的方法,并将草根全部翻起,需将第1次铲草时间安排在6~7月,第2次铲草时间安排在9~10月;阴性树种需要使用穴铲,并将直径在80cm内的杂草铲除干净,对于穴之外的杂草,需要用劈刀劈倒,确保草根低于10cm,阴性树种铲草的时间和阳性树种铲草的时间不一致。追肥是树木生长的需要,通常情况下,追肥需要在造林前3年完成,追肥量需求较大,每年约500g/株,非速生丰产树种每年约250g/株,追肥时间安排在第1次抚育后马上进行,追肥沟在树两边滴水线下挖20cm×20cm×20cm,追肥后覆土。
3.2营造林技术在火烧迹地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在火烧迹地使用营造林技术,在进行营造林之前需要做好地区的清理工作,清理完成后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整片迹地的规划工作,按照地区的环境以及生长条件,选择对应的植株进行种植。为了促进林木的生长以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选择混交树种进行种植。选择混交树种时,需按照火烧迹地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区域内的树木种类以及树木比例,以有效确保区域生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建设营造林之前,需要严格把控树穴的大小,种植混交树种时,应选择80cm×80cm×20cm的树穴开展补植工作,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要做好阔叶树种的保留工作。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桉树及樟树等具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的树种,以有效提升树种的成活率。除此之外,在开展植株种植过程中,需要保障植株间的均匀性以及合理性,确保所有的树木都能够吸收充足的光照及养分,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
3.3营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的应用
将营造林技术应用于采伐迹地中,应注重树苗的选育。因树种有着不同的类型,其伐桩萌芽的更新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不同采伐迹地的合理研究及分析工作,明确不同树种以及不同伐桩之间的密度,保证植株的成活率。与此同时,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一旦伐桩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需要合理补种,确保营造林建设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应该将采伐迹地原来的树种当成主要的参照物,尽可能选择枫香阔叶树苗以及樟树等有着较强的抗病虫能力的树种,补植密度控制在900株/hm2的范围内。如选择杉木,因其更新能力比较弱,补植密度应控制在1000株/hm2。
4结语
总之,营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林业营造林技术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营造林运营体制,不断提升营造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凌燕.基于SharpMap的江苏省营造林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林业大学,2014.
[2]郭帆.营造林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研发[D].西安科技大学,2012.
[3]徐龙.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作者:杨冬贵 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大唤起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