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现状及意义范文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现状及意义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现状及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现状及意义

1文献综述

1.1文献情况

1.1.1审计署于2008年颁行的《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该《准则》列举了现行审计工作中的审计技术方法共包括以下内容: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6种审计技术方法,并对上述六种方法进行了初步定义。

1.1.2陈正兴于2001年编撰,由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审计》。

1.1.3审计署2012年编撰,由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审计准则释义》。

1.1.4以“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相关主题词在知网进行检查

获得审计署昆明特派办李蕴洁在于2009年《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3期发表的《浅析资源环境审计查证方法》、江办省通州市审计局金剑、徐清二人于2010年在《中国内部审计》第5期发表的《试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王艳青、马向梅、张俊显、张玉梅四人于2011年在《合作经济与科技》总第405期发表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创新》、南通市审计局徐清于2009年在《现代审计与经济》第4期发表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谈》等4篇文章。

1.2文献归纳及理论研究现状评价

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整理,其主要观点包括如下内容:

1.2.1当前的审计理论涉及的审计技术方法

总体仍然是《国家审计准则》所规定的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6种审计技术方法。比照2008年国家审计准则与2012年《国家审计准则释义》关于审计方法表述的变化可以发现,一是在术语上,前后两个准则的评语虽然有所变化,但并非质的变化;二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法内涵上,二者并没有本质差别;三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其方法均是分析和独立的,既没有关联关系,也不成为体系。因此,当前的国家审计技术方法运用及其理论仍然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在理论研究上,上述文献中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提到除上述6种方法以外的其他审计技术方法。这里所指的审计技术方法,特指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信息媒体相交互的方法,是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信息媒体获得审计证据的最基本的技术操作方法,而不包括以上述6种基本审计技术方法为基础衍生在上一个层面的对审计基本方法的审计方法运用技术。

1.2.2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研究是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空白区域。

从检索到的全部文献情况看,有学术性论文,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均不是正面、全面阐述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理论性文章,其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局限性非常明显。除此以外,也有实务工作当中的经验性文章,因此,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不仅是资源环境审计当中的空白区域,也是一般性审计技术方法研究的理论研究空白区域。

1.2.3极个别文献提到了上述6种审计方法以外的其他一些审计方法的术语。

如《试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一文提到“检查”、“观察”两种审计方法术语,但未对两个术语作任何形式的具体说明。

1.2.4现有文献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有一定的细化和适应性运用的研究成果。

如《浅析资源环境审计查证方法》一文在“资源环境审计实施及其运用”中列举了六种审计方法,包括重新执行法、内部控制导向法、效益结果倒推法、对照检查法、解剖麻雀法等。此6种方法是对现有审计技术方法加以实施运用的审计工作组织方法,是对现有基本审计技术方法的具体运用方式,所以它不是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信息媒体相连接并对信息进行直接加工和形成审计证据的技术形态的方法。《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谈》一文列举了6种分析方法,也未超出现行审计技术方法的总体框架,而仅是对审计分析方法进行了细分等。从总体上看,除上述文献当中提出的“检查”、“观察”两个术语外,现有的文献对审计方法的创新发展没有更多贡献。

1.3传统审计技术方法与资源环境审计的客观实践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当前资源环境审计所使用的审计技术方法实际上仅仅是运用了传统审计的一般技术方法。但是,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并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客观需要,并且形成了巨大的时代落差。表现在:

1.3.1当前的审计技术方法主要适用于传统合法性审计目标。证明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是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3.2传统审计技术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实施的以绩效审计为主要类型的世界审计潮流的客观需要。

在绩效审计当中,审计人员需要证明的并不仅仅是会计数据、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问题;现代审计对绩效审计所涉及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需要是当前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必须给予回答的最紧迫需要,而在传统审计技术方法中并未对上述需求给予必要的解答。

1.3.3现有审计技术方法中的“勘验”审计方法先天不适应审计工作的客观需要。

从内涵上看“,勘验”一词的内涵主要不是测量,而资源环境审计对绩效审计证据的要求主要体现为观察记录和量化数据的测量,所以与“勘验”的内涵存在很大差异。从外延上看,“勘验”的主要适用范围是法律领域。而“勘验”作为审计技术方法的术语,无论是内涵或者外延上,该术语本身不适宜于概括审计工作对现场数据的查验测量,所以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完全有必要对对象工作现场的有关取证工作进行更加准确的概括和术语重塑。

1.3.4资源环境审计的覆盖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绩效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合法性为主要审计目标,绩效审计的主要审计目标包含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则包括责任性、合法性、效益性、政策性以及利益性等方面的目标,因此,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上述审计目标。不同的审计目标所需要的审计证据类型不同,由于审计证据类型不同,审计证据形成过程也必然不同,不仅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无法满足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是以绩效审计目标为主体的审计技术方法,仍然不能够满足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客观需要。

1.3.5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视角超过了传统的审计方法的视角。

传统审计方法仅仅主要局限于从对象信息介质上取得审计证据必须信息的过程,而自取得审计信息之后的大量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等对审计证据本身的综合加工过程全部没有纳入审计方法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不利于对审计实践过程中的客观概括总结,也使大量的审计实践过程游离在审计的技术方法以及审计程序之外,不利于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总结和发展。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把从实施审计行为直到出具审计报告的全过程纳入审计方法研究的总体,极大超出了传统审计方法的适用过程。

2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的重大意义

在对资源环境实施审计监督的过程当中,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是影响审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1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是构建资源环境审计的基石

资源环境审计是资源环境保护和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措施,资源环境审计目标的实现,事关资源环境审计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带来的局限性,审计机关所实施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以及审计实践都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一是审计机关的职能职责以及机构设置中没有相应的机构设置,造成资源环境审计的功能无法实施;二是资源环境审计不是审计工作的重点难以得到特别的重视;三是所实施的资源环境项目审计重点局限性较大,往往仅是众多资源环境审计目标当中的一个较小的侧面。从总体看,当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处于缺乏有力抓手的状态,其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资源环境审计缺乏足够的理论的支撑,尤其是缺乏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导致了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因此,大力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及理论体系的研究,就是要以审计技术方法研究为起点,带动资源环境审计实践,从而为资源环境审计的积极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是完善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

在新的形势下,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依赖于审计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依赖于审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要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充分发挥审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审计自身的不断完善,其中包括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发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理论是审计方法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和条件的时代背景下,资源环境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与理论探索的水平和成败都直接关系关系到审计机关对资源环境建设与维护的参与度和效能水平,因此,对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审计方法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3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是促进人和自然谐调发展的核心要素

资源环境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资源环境审计是促进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和自然谐调发展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个关键问题是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观察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当人类能够对资源环境的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观察并依赖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时,人类就有条件和机会对资源和环境的的发展作出有力的干扰和修正。因此,作为探索、观察和评价资源环境发展变化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对人类观察和评价资源利用和环境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而成为促进人和自然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胥晓凤田茂祥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