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人才、土地、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单纯以城镇化为抓手,而是统筹协调城镇化与新农村之间的人才、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城镇与农村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互相协调的机制,确保城镇化与新农村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机制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着互相协调的作用机制,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靠着这一互相协调的作用机制来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与打破平衡的状态将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广东省茂名市的案例研究表明,城乡共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相协调机制的目标,近郊城镇和大型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共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机制的可行途径,政府主要通过调动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共同发展。
1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与农村经济的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伴随着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诸如:城镇人才的过度集中与农村人才的严重流失;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张与农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1.1城镇人才的过度集中与农村人才的严重流失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功,大量的乡村人才已经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致使城市中人才过度集中,反观农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农业收入低、基础设施建设差,大量乡村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城市抽血农村人才的做法会导致农村人才资源枯竭,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缺少知识指导和技术支撑,导致新农村建设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2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张与农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小城镇数量快速增加。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土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被城镇占用、吞并,造成了大量农村耕地的消亡。由于户籍制度导致城乡社会长期以来二元分化,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大量农民舍弃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以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住在城市临近郊区的农民更希望通过城市向近郊发展的机遇来通过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换得今后生活的保障。城镇化的进程中,自然而然的在城乡结合部产生了大量的城中村、小产权房。因为产权关系不明确和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失地农民很多合理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大量农村土地变更为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又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曾经作为农民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出现了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的问题,从而导致农村耕地资源快速减少,农业与农村土地不断缩小。再加上一直以来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样就是的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更加严重。
1.3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土地不断向农村扩张,一些农村的环境问题诸如:雾霾增加,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资源盲目开发等日渐严重。我们从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中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自然规律的的城镇化发展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国的城镇化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传统的能源、资源短缺已难以吸引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投资,土地资源随着城镇化的减少使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压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新的需要,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以再像以前一样单一依靠土地一种资源来满足。
2广东茂名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
近年来,茂名市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通过全面实施“三个做大”发展战略,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交通建设全面推进,优化投资环境,城市扩容提质成效显著,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茂名市通过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农村聚落发展转化为城镇聚落、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流动,以及人们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化等,促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1完善社会制度,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针对进入城镇的外来人口,虽然实现了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成为统计口径的城镇人口,但并未获得等同于当地城镇人口的各项社会福利和身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滞后和身份的不确定,既难以有效扩大城镇消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加剧了城镇的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各种问题。因此,茂名市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使外来人口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户籍管理等待遇市民化。通过外来人口待遇的市民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和覆盖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将矛盾冲突化解在基层层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维护中国最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平与发展,农村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茂名市通过打造美丽乡村来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补充,是维护乡村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
2.2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城镇化过快增长,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使农村劳动力不足,务农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高于城镇,农村整体发展活力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悬殊,城乡差距明显。茂名市通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宜居城乡的建设。茂名市通过加大投入改善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使农村中各项事业相互协调发展。特别推进城乡网络建设,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通快递。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整洁美丽乡村,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3提升农民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
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实现“五化”同步。一是以规模化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茂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业,剩下“三留守”在家料理承包地。在此趋势下,推动农地流转,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来进行集约化耕作经营是理想选择,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鼓励的方向。二是以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拉长农业产业链,按市场化、一体化、企业化方式来经营农业产业,挖掘农产品生产环节以外的附加值。三是以标准化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食品质量安全的必要保证,农产品标准认证是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要推动农民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各类农产品认证。四是以合作化抵御自然与市场风险。农民参加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增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少市场冲击,增强竞争力。五是以职业化方式培育现代农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吸引年轻人务农,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职业农民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人才保障。
2.4合理利用资源,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人口的城镇化,茂名市更要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茂名市采取合理规划,统筹推进,打造美丽乡村:一、妥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做法。二、加强禽畜污染治理。我国很多农村是靠发展类似“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模式的循环经济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值得借鉴。三、严防农村工业污染,尤其防控小厂、小作坊偷排、乱排工业“三废”。四、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和产品。五、强化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环保意识。
2.5通过网络渠道,带动城乡协调发展
茂名市通过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快递下乡”。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由政府主导建立网络销售农产品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开发或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农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利用物联网实现对农产品的溯源,让消费者对我省农产品的质量放心,积累信誉度。完善有利于中小网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发展面向中小网商的融资贷款业务,带动茂名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3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机制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最终促成城乡一体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机制是保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从而保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人才、土地、技术等资源均衡分布,保证公共设施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动态平衡。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部分,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化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必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使不发生农民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加快,针对的区位优势开创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之路,对加快实现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杰义,谷晗.郑文哲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
[2]孙月芳,毕晓华.张京轩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26(6).
[3]张燕.朱华友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J].2010,1.
作者:李海健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