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畜牧业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山西省原平市畜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同时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环保、农业、畜牧等部门的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情况
为全面贯彻农业部和省市各级部门要求,原平市制定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4—2020年)》,环保、农业、畜牧等部门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发展园区养殖,引导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标准化改造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进畜禽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支持规模养殖园区或联村(单村)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强化病死动物收集、暂存、装运、无害化处理的环节监管。2014年以来,原平市畜牧兽医局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基层畜牧兽医安全生产要求》等文件,要求所属各单位和生产经营户依法落实畜禽粪污治理和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全面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程序,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落实养殖场主体责任,加强巡查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场区建设,对新建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规划指导,建立病死动物和粪污无害化设施;对原有场进行监督管理,规范改进布局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政府环保、农业、畜牧等部门协同配合,规范禽畜粪污治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畜禽养殖场按照要求分别建设粪便堆放场、尿液和污水储存池、沼气池,粪便和尿液、污水经存储及发酵处理后由运输车辆拉至田间地头施肥使用。几年来,共治理畜禽养殖场58户。目前,全市备案的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建成化尸窖和深埋坑。养殖密集区域建成容积150立方米的化尸窖14个,达到主要乡镇全面覆盖的要求。
二、问题分析
1.养殖场户对畜禽粪污正确处理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广泛进行政策宣传,实地开展监督检查,但养殖场户数量众多,宣传监督工作不够及时全面,使得有些养殖场户对环境治理认识不到位。
2.畜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数量不足。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大,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供不应求,需要进一步加大粪污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
3.生态养殖新技术、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宣传培训,但养殖场户对新技术的掌握还有不足之处,生产水平还有所欠缺,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新技术,培育新能力。
三、综合治理的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和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各相关部门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要求的宣传力度,使生产经营户了解相关要求,把畜禽生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2.严格执行养殖行政许可(备案)条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畜禽规模化养殖用地审批手续,建设时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制度;建好后确保畜禽粪便、废水、废气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各职能部门应依法把好准入关,对相关的违法行为应予以依法指导纠正或查处。
3.加大对畜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畜禽养殖一方面保证城乡居民肉食的供应,另一方面是保证农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技术扶持,对规模化畜禽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和环保建设工程要给予重点扶持。激发养殖户对污染物治理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利用畜禽粪便和病死畜禽为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综合利用实现“养殖—生态—环保—效益”齐发展。
4.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则,综合利用,实现畜禽养殖生态化。实现传统养殖向环保型生产转变,推广“畜禽污染物—沼气—作物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推广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和生物发酵床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益生菌、中药饲喂技术替代抗生素使用。严格执行停药期,控制畜禽生产中兽药残留量,促进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
作者:栗永楼 单位:山西省原平市农业委员会、原平市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