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范文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

摘要:

实现产业集群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提出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通过产业链培植和对产业链条进行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体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的演进发展,在产业链与集群网络互动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以及特色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一、引言

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农业能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农业领域发展特色农业,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强调依靠发展特色农业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中,产业集群导向的发展战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方面表现突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日益得到重视。然而在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实践中,依靠地理位置相邻,生产和加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聚并与地方政府、农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辅助机构长期互动自发形成产业集群,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时期。如果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构建和培育产业链条,对已初步形成的产业链条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汇集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网络并在链网互动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实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二、特色农业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一)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辨析产业链作为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投入的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了纵向的产业链条[1]。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特征,农业产业链是指立足市场,在土地、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下,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围绕某种核心农产品的生产或以此为原料进行的加工生产以及运输、销售等环节所形成的链式结构。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专注于生产环节或片段的同时,不断强化与提供生产加工原材料的种植户以及农业加工制成品销售企业的互动联系,形成围绕农业加工制成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链条式结构关系。同农业产业链相比,农业产业集群这种农业产业空间组织具有更为明显的网络化结构特征,它是一系列地理位置相邻且相互联系紧密的农产品企业与地方政府、相关辅助性组织机构、广大农业种植户共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若能够立足区域特色,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将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特色农业集群内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辅助性组织和中介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在一定地理空间集聚形成集群网络结构。

(二)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作为农业产业的两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农业产业链不是单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生产中形成的简单链接,而是相关环节以投入产出为纽带联接而成的复杂系统。从产业链空间组织结构来看,产业链纵向环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核心企业的驱动下,实现产品和价值流动,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承前启后的联系。在产业链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聚集大量同类企业或辅助性机构,形成横向环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对于产业链,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其纵向上下游环节的衔接关系与价值分布,在最终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业链纵向各环节都参与产品价值的创造或实现,各环节具有连续追加价值的产业活动构成了价值链。价值在产业链上变化转移并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3]。产业链上农产品种植、加工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所实现的价值各不相同。在产业链上各环节中,根据其价值创造的多少可以区分出产业链的驱动力量。对于一般产业链而言,根据驱动力量的不同,可将产业链区分为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以及销售驱动型产业链,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中生产企业是产业链条的驱动者,销售驱动型产业链中从事产品营销的企业发挥产业链驱动者作用。对于农业产业链,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是产业链条驱动者;销售型产业链中,从事初级农产品销售的企业(如大型超市)扮演产业链条的驱动者角色。就特色农业产业链而言,基本上属于生产驱动型产业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众多与特色农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4]。作为农业生产组织中的模式创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中,出于对某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需求,以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加工企业和大量的关联企业在某一地域集聚,进一步带动从事种子培育、农药化肥生产、机械工具生产、技术咨询、物流运输以及其他的辅助性组织机构的集聚,这些企业和辅助机构的集聚又促使农业聚集的进一步增强,经过集聚的自我强化效应,最终形成加工企业和关联企业、种植户、地方政府、辅助性组织或机构等主体联系密切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在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交织过程中构建了集群内部网络。可以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既是由各行为主体构成的经济网络,又是由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培植和整合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发展既能实现农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又能对地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业领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来实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依托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产业链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还是通过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业。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部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本文认为,特色农业发展应该立足发展现实,在培育整合产业链基础上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演化,通过产业链与集群网络协同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优化升级。

(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产业集群化战略已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战略。国内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以及河北昌黎葡萄酒产业集群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增收以及传统农业升级转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我国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集而不群,多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仅仅是大量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一定地域的聚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较差,企业之间缺乏长期合作所需的信任关系,在生产合作中存在短期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形成有效地利益分享机制和维持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加工企业与特色农产品种植户之间的关系也更多表现为出售——购买农产品的买卖关系,双方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种植户与企业之间的销售契约不稳定,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压价”、“毁约”现象进一步降低双方长期合作生产的可能性;企业聚集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与辅助性组织机构也没有发挥有效促进和服务集群发展的作用。无论是自发的地理空间的企业聚集,还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对产业集聚成群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准,往往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在集群发展中完全忽略市场的作用,完全由政府主导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另一种极端则是听任市场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对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不提供政策扶持和施加影响。在企业集聚区域,加工企业及相关企业、种植户、地方政府、辅助性组织机构等集群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系的缺乏,难以在各主体间建立紧密的经济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制约了特色农业的集群化发展过程。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残缺和不完整、相关链条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是我国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又一制约要素。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企业与特色农产品种植户以及与销售环节之间形成的产业链条通常较短,缺乏向上游种子培育、加工机械等环节以及下游物流运输、产品售卖等环节的拓展延伸;同时,产业链往往较单一,在产业链条横向上拓展不够,难以充分发挥每个链条环节的潜力。产业链纵向延伸不足与横向拓展不够,导致农业产业链难以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阻碍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利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带动不同环节企业集聚以及与地方政府、种植户、辅助性组织或机构互动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进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产业链整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演进从组织结构来看,产业链是基于纵向生产关系形成的链式结构,产业集群则以内部主体构建的网络结构为显著特征。尽管二者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对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来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网络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协同机制,对集群网络演进、实现向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当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该从构建特色农业链出发,明确识别产业链的主导者。由于产业链是价值链的物质承载体,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分布,通常而言占据价值最大份额的环节就是产业链条资源整合的主导者。从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特征来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构成中占据最大份额,因此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驱动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的主导。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下,对产业链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包括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强化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互动联系;以及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导或带动下,衍生发展附属(旁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主链条与附属产业链并存和协同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为集群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是动态化发展过程,产业链条上的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关系不断强化,同时,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也促使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辅助性机构和科研机构介入并逐渐形成关系交错的产业集聚网络,网络中各构成主体经过较长时期的关系互动,在形成基于产品生产的经济网络的同时,长期的接触在个主体间构建了无形社会关系网络,特色农业发展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网络演进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培植整合并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又会对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产生反馈作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特色产业链在地理空间上的衍生拓展。产业链与集群网络形成的链网互动持续强化和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链整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从国外发达国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来看,集群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战略,在产业发展实践中也取得突出的成就。结合产业链培植整合与集群网络演进发展的机理以及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我国未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在产业链培育整合以及产业集群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产业链各环节是在一定的投入与产出关联关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影响力系数最大[5]。因此,在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应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特征,根据企业发展潜力、发展导向等一系列综合指标,识别出能够在产业链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龙头加工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依托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引领和强化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延伸产业链以及强化与农户、中介组织、政府机构等集群主体的协调互动,最终特色农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演进。2.对产业链实施深度资源整合,促进区域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发挥龙头加工企业主导作用,实施产业链资源的深度整合。在产业链纵向上加强处于分离状态的产业链条片段之间的联系,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条间的联动,在分工协作机制下,逆向拉动产业链上游的育种、种植环节,正向推动产业链条向销售环节的有效衔接,不断延伸主产业链条;在主产业链条基础上,培植新的产业链条,扩展和完善产业链结构,强化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在培育和整合产业链过程中,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在链网互动过程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培植和整合产业链,在完善产业链条结构基础上,产业链条上种植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其他提供配套服务或技术支撑的企业或组织机构从单一的纵向联系向多向交错的网络状结构演变,而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又会推动产业链条的整合重构,在链网互动过程中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4.充分重视和积极发挥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链培植整合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作用特色农业产业链在培植和整合过程中,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在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资源整合中的能够发挥积极助推作用。同时,作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之一,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初期,需要政府对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进行统筹规划;在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外部企业集聚。政府部门在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中,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

参考文献:

[1]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5-42.

[2]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芮明杰,等.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48-51.

[5]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7.

[6]黎元生.闽台农业分工深化与产业链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黄海平,龚新蜀,等.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4):64-69.

[8]肖小虹.农业产业链成长要素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44-47.

[9]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9):14-22.

[10]芮明杰,李想.网络状产业链构造与运行:基于模块化分工和知识创新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黄可人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