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成效范文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成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成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成效

摘要: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政策交替期,面临着首轮补助到期、延长期退耕成果巩固以及新一轮大规模推进等多方面挑战。通过对辽宁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找出适合本土发展的产业模式,推动全省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通过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加强领导,政策倾斜,突出产品特色,打造地方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抓好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加速林业产业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成效;分析

1引言

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成果巩固阶段,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补助进入延长期,同时形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建立专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意在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切实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2013年,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接续到期,退耕还林政策出现空档期,同时受粮食直补、城镇化建设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有研究表明,退耕地比较收益已明显低于耕地,退耕农户户均土地收益与耕地种植户相比较,每年每户造成农业机会损失6141.63元[1]。退耕还林政策交替期,补偿到期农户退耕地收入不足以支持农户发展替代生计和粮食安全。促进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可持续的关键并非在于单纯地追求降低农户对土地的收入依赖,而应重点提高农户土地利用或农林生产效率,发展劳动集约型土地生产[2]。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许多研究表明[3~5]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政策,加大后续产业的发展力度,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切实巩固退耕成果的有效途径。截至2014年,辽宁省前一轮退耕还林建设113.6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4.7万hm2。截至2018年末,我省补助到期的退耕地面积达19.8万hm2,占全省总退耕地还林面积的80%,2019年辽宁省将全面进入巩固成果挑战期。为了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健康稳步发展,本研究对辽宁省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省调研,全面梳理,旨在推广适合本土发展的产业模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退耕农户收入,使退耕还林工程向着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方向发展。

2后续产业发展成效

2.1退耕地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成效辽宁省前一轮退耕地还林建设面积370万亩,其中已有经济收益面积109.87万亩,单位平均收益1269.77元/亩;暂无经济收益面积260.13万亩,预期单位收益1235.8元/亩。按林种划分,以防护林为主,单位年均收益相对较低;干果林、水果林面积相对较少,但单位年均收益较高,详见表1。

2.2荒山荒地造林后续产业发展成效辽宁省前一轮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共计1333.5万亩,其中已有经济收益面积172.87万亩,单位平均收益766.42元/亩;暂无经济收益面积1160.63万亩,预期单位收益1985.2元/亩。按林种划分,以防护林为主,单位年均收益相对较低;干果林、水果林面积相对较少,但单位年均收益较高,详见表2。

2.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后续产业发展成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中,已有经济收益面积82.95万亩,单位平均收益1693.44元/亩;暂无经济收益面积164.82万亩,预期单位收益1367.23元/亩。以经济林为主,单位年均收益较高;其次是用材林,单位年均收益相对较低;退耕还林地优化改造面积较小。养殖禽畜29.95万头(只),详见表3。

2.4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带动发展产业成效辽宁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中,培植龙头企业67家,年产值约10.5亿元。其中1~10亿元产值龙头企业4家,0.5~1亿元产值龙头企业8家。发展农家乐441家,2012年收入1.137亿元。利用退耕还林成果在2012年举办特色农村旅游节19次,累计收入1.13亿元。

3后续林业产业发展主要经验

3.1地区典型林业产业既兴林又富民,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朝阳产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建设同样秉着“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蓬勃开展,迅猛推进。现对几个典型地区的主要经验加以总结。铁岭市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十分重视,在榛子产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指导、对榛子开展产业化经营、注重科技兴榛、打造品牌,目前全市榛子面积达109万亩。建平县大规模开展林下药材种植,总结出了“六动”的建设办法,一是政府强力推动、二是龙头企业拉动、三是大户辐射带动、四是科技服务促动、五是舆论宣传发动、六是经济效益驱动。建昌县主要是发展优质核桃,发展态势非常好。具体措施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整合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政策、明确奖罚。铁岭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品牌推进,2011年全县榛子面积达到34.5万亩。铁岭县获得了“中国榛子第一县”、“中国平榛原产地标识”等称号。昌图县群兴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目前的400余户,同时带动了3000户,已成为铁岭市AAA级示范合作社。

3.2经验总结经验总结为以下7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构。铁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榛子产业,专门成立副县级榛子产业办公室,同时和中国林科院一起成立了正县级的榛子研究院。二是突出特色,规模经营。铁岭的榛子,建昌的核桃,西丰的鹿茸,丹东的板栗,朝阳的大枣和杏仁等。只有在凸显区域优势的同时,突出特色,实施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明确目标,制定规划。统一各方思想、统一整合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合力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四是打造品牌,“一县一业”。清原、本溪、凤城、铁岭、建昌等10个县(市)政府确立了板栗、红松、榛子、优质核桃、山野菜、林中药材等作为举全县之力建设的产业。五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后续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没有财政的投入,就没有后续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六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货市场的资源配置作业,充分发挥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林业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经纪人作用,才能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七是科技支持,典型带动。要从林产大县变为林产强县,就要注重科技的支撑作业,确保产品品质不断优化升级,把产业做强。

4结论与讨论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抓好后续林业产业发展各级政府、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后续林业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支持。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二是把后续产业建设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政绩和任期目标考核。三是整合各项资金。除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资金以外,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均可以考虑整合。四是要激励、引导合作社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格局。

4.2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实施“一县一业”发展要根据本地资源特点和市场优势,突出特色,集中力量,打造品牌。规模经营,集约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确目标,制定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理念,着力实施“一县一业”发展战略。只有突出特色,做大规模,才能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只有培育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4.3突出重点,政策激励,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各级政府扶持政策和资金要向重点产业倾斜,择优扶强,促进各地方特色产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4.4进一步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目前辽宁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同时关联度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应趁着振兴东北、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东风,加速招商引资步伐,增加和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要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利用好与林业产业相关的会展、物流、林产品交易中心,发展林业产业。

4.5进一步突出抓好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加速林业产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引导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是解决退耕农民分散经营闯市场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办法,引导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经济合作组织。

4.6进一步突出抓好林产品宣传推介、林产品信息全省特色林产品很多,但宣传推介得不够、影响力不够、关注度不够、市场占有份额不高、竞争力不强。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大宣传,二是各级政府尤其是林业部门要研究有效载体,加大推介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展销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及国内各地的展销活动,加大对全省林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

参考文献:

[1]谢晨,张坤,彭伟,等.退耕还林工程交替期的政策趋势及需求———2014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主要结果分析[J].林业经济,2015(6):16~22.

[2]任林静,黎洁.退耕还林政策交替期补偿到期农户复耕意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1):132~140.

[3]谢玲.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7,10(下):17~18.

[4]黄庆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南方农业,2017,11(18):53~54.

[5]毛秀梅.论创新管理模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J].农技服务,2017,34(6):185.

作者:王玲 单位:辽宁省防护林建设与治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