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范文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1引言

因为长久以来我国都没有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而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退耕还林农户在生计上出现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加大了对退耕还林农户的补助,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国家还提出了给农户一定生态补偿。

2可持续生计方法

可持续生计方法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考。可持续生计应当以人为本,对发展目标进行明确,注重重点,对范围进行确定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在合理的分析基础上,决定是否对该项目进行发展[1]。随着人们对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加深,许多结构都借助可持续生计方法对相关项目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其中Roberts等人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方法是一种集成分析框架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进行造成贫困的多方位原因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2]。

3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退耕还林的实际经验可知,进行退耕还林在短期内,农户收入可能会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退耕还林后,国家会给农户一定的补助,另一方面农户会获取一定的非农收入[3]。当国家的补助结束后,农户的收入将会有所下降,因为一定时间内,许多农户都很难找到代替种植收入的工作。导致种植收入减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能够依靠林业获取收入的农户毕竟是少数,而且即使获得了收入,收入也较为微薄。第二,退耕还林种植的树林主要是生态林,这从收入途径上进一步阻碍了农民从树林获取收入的可能。第三,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树苗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农户很难从林业中获取相应的收益,除了在补助前期可以满足需求外,过了补助期,农户的生计就会变得十分困难。通过对退耕还林的农户的收入进行统计可知,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总收入将会有所下降,这种下降主要体现在种植业的收入上。但如果将国家的补助换算成种植收入,那么农户的收入下降并不明显。

4退耕还林对资产产生的影响分析

4.1云南地区人力资本薄弱云南省红河县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收益不断的变化,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降低农业劳动力数量对提高收益有着巨大作用,同时人力资本的累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也将会变得更加重要。云南省红河县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县内有96%的山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这也导致了红河县内的劳动力的水平普遍偏低,同时该地区在培训和教育上都较为落后,这严重的制约了人力资本的积累[4]。

4.2物质资本积累匮乏

4.2.1公共设施云南省红河县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例如,落后的农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一方面制约了土地的生产力,对农业的收入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因为云南省红河县中96%的都是山地,交通环境对农户外地工作形成了制约,导致农户外出难度大,增加了农户在非农业上获取收入的难度。

4.2.2农户物质资本通过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农户物质资本主要包括生产性物资资料、房产、家用电器等。越贫困的家庭房屋资本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农户物资资本很难得到积累,农户的多数收入都用于日常生活,很少在有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严重的制约了农业发展,长久以往则形成“低收入———低投入———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4.3恶劣的自然资源制约农户获取可持续收入土地是农户获取稳定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不同土地表现出生产力水平差别较大,退耕还林意味着多数农户的经济来源需要转变到林业上。而受地理环境限制,退耕还林中的树木多数以生态林为主,生态林同棕榈给云南省红河县的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退耕还林后,种植林将会逐渐成为云南省红河县维持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自然资本,尤其是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的生计状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调查结果看,耕地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例越大,退耕地生产力高且剩余耕地产出低的农户有很大可能性会进行返耕,同时林草早期长生的经济效益越低,出现返耕的可能性就越大。

4.4社会成本不足制约了农户可持续收入的提高云南省红河县主要以棕榈作为农业产物,短期内很难对该地区的农业产业进行调整,因此无法支撑农户获取稳定的收入。云南省红河县的农户如果放弃对棕榈的种植,农业的收入将会有所下降,非农业收入将会上升,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收入结构体系并不稳定。这是因为,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来看,非农业收入与农业收入相比稳定性更差,毕竟就业存在一定风险。

缺少就业机会也是制约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制约了农户通过非农业获取可持续收入的可能。相关资料表明,云南省红河县中的许多农民虽然想外出打工,但都苦于没有收益。受经济原因限制,云南省红河县本地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当地的多数农户过剩的劳动力都会转向沿海城市和大城市中。这种跨地域的劳动转移完全处于自发,而农户的劳动素质普遍偏低,在工作选取上较为盲目。在寻找工作中虽然获取了就业机会,但也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而把握不住,最终失去工作机会。同自主组织的劳动力转移相比,由政府统一组织的具有规模的劳动力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也可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水平。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受多种原因限制劳动输出力不足,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有限。农民工外出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为“自己寻找”和“亲朋介绍”,政府组织所占比例较少。同退耕前相比,农户的缺少就业机会、信息不畅、组织不力等情况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导致农户在获取非农收入上仍然遭受到了较大的阻力。因此,退林返耕的情况还可能发生。

5结语

从短期来看,退耕还林对农户的持续生计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退耕还林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户的收入都会有所下降。因此,需要通过国家补助对农户进行补偿。林业和养殖业很难在短期内代替农业收入,耕地还林后农户外出打工人数明显增加,但退耕还林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显著,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退耕还林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为农户可持续生计产生积极影响的。

作者:张丽英 单位:云南省红河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