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第二轮退耕还林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涉及面积广、持续时间长、投入资金大、参加人数多,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截至2012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任务0.294亿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093亿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0.2亿hm2。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各项资金3262亿元,惠及3200多万农户,户均已获得7000多元补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三个多百分点,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退耕农户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悉,新一轮退耕还林2014年即将启动,这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借鉴第一轮退耕还林实践经验,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1要明确实施地类条件
要进一步明确实施区域、地类、权属、坡度、面积等条件,严格退耕地实施条件,不符合的一律不得纳入建设,重点考虑坡度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点地区严重沙化耕地、以及重要水源地坡耕地。
2要搞好摸底调查
要调查实施地立地条件(包括坡度、坡向、坡位、土壤、权属等),植被调查、造林调查、病虫鼠害调查,种苗调查,广泛听取各级领导、专家和群众意见,充分开展退耕还林调研工作,认真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要搞好规划设计
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集中成片、稳步推进、注重实效、注重生态经济效益兼顾,大力发展经济林,增加林农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原则,搞好作业设计,并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
4要稳步推进示范带动
要抓住造林时机,量力而行,以点带面,搞好示范,引领带动林农主动共同参与退耕还林建设,同时搞好技术培训,增加林农技术和信心。
5要改变经营模式
要改变以往承包户分散实施退耕还林模式,分散实施退耕还林模式存在管护难、劳动力缺乏,管理者文化技术较差,栽植树种选择不对路、品种杂、品质差、缺乏示范带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建议推行“集中管护模式”,即在退耕农户自愿前提下与大户签订管护合同,并约定管护时间、管护费用、管护标准、管护成效等内容,解决外出务工或劳动力缺乏无能力管的不利局面;或者推行“流转经营模式”,即退耕农户将自己的退耕地流转给大户(业主)承包经营,退耕农户以租金的方式获得收益。
6要选择恰当造林模式
陡坡地应选择保持水土能力强、耐干旱、耐瘠薄、抗寒防护树种,建议按照鱼鳞坑整地后以1.5m×1.5m的株行距栽植。山腰选择用材林树种,建议按照穴状整地后以2m×3m株行距栽植。山脚坡度平缓地选择经济林树种,建议按照穴状整地后以4m×4m的株行距栽植。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选择地方优良乡土树种,充分发挥坡耕地不同坡位优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造林效果。
7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第一轮退耕还林的种苗费50元/667m2及正常期245元/667m2,延长期125元/667m2,补助标准较低。目前,种苗、人工、管护、施肥等费用都不断提高,“三分造,七分管”,退耕后,管护就显得更加重要,并且要连续管理,后续投入的人力资金就比造林成本高得多,并且还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气候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补助标准。虽然第一轮生态林补助16年,经济林补助10年,但这个补助期限时间较长,并且要明确补助期满后,退耕地的处理,同时还要合理确定补助年限。
8坚持退耕还林公示制度
把退耕还林户名、建设位置、实施面积、补助资金、栽植树种、享受期限、实施情况等基本情况在实施村社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既增加了透明度,消除误会,减少信访,同时又接受了群众监督,便于更好搞好退耕还林工作,保障了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9要落实四项保障措施。
9.1机制保障一是推行专业队施工,保障建设质量。二是完善管护机制,积极推行集中统一管护模式,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将政策补助与管护任务、成效挂钩。
9.2技术保障一是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基层科技推广网络,加大对农服中心人员的培训力度,扩大科技覆盖面。二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兴林水平。三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9.3经济保障一是加强资金整合。切实加大对退耕农户的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统筹其他工程项目资金,整体推进退耕工作,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行大户承包股份造林、联营开发的新机制,鼓励民营资本、民间资金以及外资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支持有能力者投身退耕还林产业开发。
9.4组织保障县级人民政府对退耕还林建设负总责,同时成立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完善退耕管理机构,落实专业管理人员。县级人民政府与镇街层层签订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兑现奖惩措施,保障逐镇街、逐村、逐户落实到位。
作者:何昌述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