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鼠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鼠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鼠种生态环境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鼠种生态环境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评价标准参照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1]、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2]。

1.2统计指标夹夜法鼠密度=(捕鼠数/布有效夹数)×100%。粉迹鼠密度=(阳性粉块数/有效粉块数)×100%。鼠密度下降率=[(灭鼠前鼠密度-灭鼠后鼠密度)/灭鼠前鼠密度]×100%。

1.3统计学灭鼠前后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生活居住环境中,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占所捕获鼠类构成比分别为48.8%和41.4%(表1)。在旱田中,以黑线仓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占所捕获鼠类构成比分别为46.1%和51.9%(表2)。在林区深处,形成黑线仓鼠和黑线姬鼠的竞争抑制,占所捕获鼠类构成比分别为51.1%和39.8%(表3)。在沼泽地带,主要的鼠种为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占所捕获鼠类构成比分别为34.5%和62.5%。根据不同鼠种的生态习性,连续3年在秋末冬初和春季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在城市居住环境中,重点对食堂、饭店、宾馆、居民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学校、养殖场等部位,开展了灭鼠工作,鼠密度下降率夹夜法为80%,粉迹法为91.4%。对外环境鼠种重点开展了居住区向外延伸500m范围内的灭鼠工作,农田鼠密度下降率为83.2%,林区为65.4%,草地为80.3%(表5~6)。

有针对性地在相应部位设置合理的灭鼠毒饵站,结果显示,在设置毒饵站后的半个月,外环境鼠密度(夹夜法)为0.6%,鼠密度下降率为84.5%;室内鼠密度(粉迹法)为0.7%,鼠密度下降率为91%。3个月后,外环境鼠密度为1.2%,室内鼠密度为1.9%。6个月后,内外环境的鼠密度分别为2.2%和1.4%。

3讨论

本研究随机选择了居民生活区、城乡结合部、餐饮单位、饲养场、农贸市场、旱田、树林、草地等不同的生态环境,这些环境均适合鼠类发育繁衍和隐蔽栖息。调查发现,鼠类对栖息条件适应性很强,分布范围广。一般家栖鼠生活在人类活动和居住的环境周围,有一部分经常于春天向野外迁移;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和食物的归仓,又返回原居住环境。野栖鼠比较稳定地生活在野外环境中,但是黑线姬鼠在秋后也会发生向居民区周围迁移的现象。鼠类栖息条件的好坏,决定着鼠类种群数量的大小。但满足的具体条件又有所不同,以食物资源而论,城乡结合部相对农贸市场和畜牧饲养场差,农贸市场又差于畜牧饲养场。而以上环境的水和隐蔽场所都能满足鼠类的生态需求。因此,食物度高的环境决定了鼠密度的大小。调查的各种环境中,餐饮单位的鼠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环境;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其他环境鼠密度出现周期性变化,季节高峰明显。生活居住环境中,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并且以食物为中心呈聚集性分布。但在个别地区,也偶尔捕捉到;在秋末冬初也会发现一定数量的野栖鼠种进入居民区,这是由于野鼠的迁移所致。

当然,由于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道路的拓宽延伸,人口的大量流动,地下管网和交通运输的发达等原因,也为鼠类迁徙提供了便利条件。环境和食物的改变,也改变了鼠类的密度,任何一个因素的破坏,将会降低鼠类的生态容纳量。褐家鼠所栖居的环境是一种人工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家鼠的密度水平不取决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而是受制于其直接栖居的人工生态环境条件。调查表明,本地的褐家鼠一般栖息和隐蔽在餐饮部门、农贸市场、畜牧养殖场等有食物资源周围的地沟、草丛软地处。这一发现为褐家鼠防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依据,即改变环境,减少遗漏食物,消除隐蔽场所,做到防鼠和灭鼠相结合。

影响城市区域内家鼠密度的因素有环境、文化和经济等3方面。3个方面的因素中,环境因素是直接起作用的,其余两个因素是间接起作用的,即环境因素受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鼠类的防治应包括宣传教育、防鼠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3部分。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家鼠的危害及家鼠的生态防治知识为主,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起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防鼠设施的完善极为关键,室内外的孔、洞、管道等都达到防鼠要求,使鼠类在室内无隐蔽场所,也不能在室内、外自由出入。外环境治理,包括室外厕所、垃圾及其他有利于鼠类孳生的场所。宣传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内容简单、抓住要领,人们易于接受、易于落实。防治措施方面的宣传教育应以断绝老鼠食源、清除鼠类隐蔽场所和防止鼠类自由出入为重点,结合必要的防治技术,使人们真正感觉到家鼠的生态防治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乐于接受、乐于实行。因此,健康教育与环境治理,是鼠类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作者:刘东华单位:胜利油田卫生管理中心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