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孝昌县生态和谐构想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的发展与否,是考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参数。当前,林业正处在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处于现代林业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促进林业快速发展,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一、孝昌林业发展现状
全县国土面积1217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54万亩,低丘岗地近40万亩,森林面积40万亩,活立木蓄积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9%。1993年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突破林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全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长江防护林和外资造林等重点工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全县累计造林面积25万亩,义务植树1500余万株,建设绿色通道500余公里,森林面积由建县之初的17万亩增加到现在近4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7%增加到22.9%。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全县封山育林20万亩,原有疏林地大多已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有林地。二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共完成退耕还林20.7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4.5万亩,坡耕地造林6.2万亩,全县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基本上退了下来。三是大力实施“万树村”活动,从2005年起,把“万树村”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完成了150个“万树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任务,重点完成了50个整村推进村的植树工作。四是大力实施低产林改造工程,改低产低效为高产高效。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城乡绿化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态恶化的形势得到一定的缓解。
(三)林业产业发展迅速在积极营造生态防护林的同时,全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低丘岗地开发,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一是大规模建设林业基地。以观音湖为核心,在观湖路沿线高标准建设林果基地8万亩,连绵20余公里,形成了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林产业走廊。以西山生态农业园为核心,建设面积1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以万花园为代表,遍及周巷全镇的苗木花卉基地,年出圃苗木近亿株(盆)。二是大力培植林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凤凰山茶叶集团为龙头,面积1万亩的茶叶产业;以绿丰园为龙头的5万亩早蜜桃、冬枣产业;以大悟山总场为龙头的万亩药材产业。三是成立了板栗、苗木花卉、林果三大林产品销售协会,促进了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林业产业。
(四)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了林业行政执法、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新体制、新机制,有效保护了森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完成了以“3S”技术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起步准备工作,初步配备了防火器材,增设了防火瞭望哨、病虫预测预报网点,增购了森林病虫害检测仪。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3‰以下,防治率和监测覆盖率均提高到90%以上。全县林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林业产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始终成为制约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林业经营管理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三是森林防火基础薄弱,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四是林业自身发展的软硬件还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等。
二、孝昌林业发展的机遇
孝昌林业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审时度势,趁势而上。
(一)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认识定位十分明确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林业正经历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对林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五大工程、六个方面”,即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五大工程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种苗、林业科教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增加对湖北的投资。2007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决定对退耕还林的补助延长一个周期。2009年6月中央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林业发展的“三个转变”,进一步确立了林业的“四个地位”,赋予了林业“四大使命”,提出了建立“四项制度和一个体系”的要求。
(二)全省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十分宽松
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林业建设高度重视。198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十年绿化湖北”的决定,1994年全省基本消灭了荒岗荒山,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2004年,省委、省政府结合湖北实际,通过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2005年起,省财政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对林业建设再增加100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科研等。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2004年起,启动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全省每年争取不低于l亿元规模的国家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林业,省财政要在中央财政贴息的基础上按规定给予配套贴息《规定》,2007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实施低产林改造和低丘岗地开发的政策,决定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省林业局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低丘岗地开发和低产林改造。2009年9月省委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把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荆楚大地,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建设资源大省、产业强省的奋斗目标。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
(三)孝昌加快林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全县以丘陵山地为主,环河居中贯穿南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种质资源丰富。水热兼优、雨热同季、南北过渡性质的气候特点和山丘地形,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4万亩,森林面积为40万亩,还有近40万亩的低丘岗地有待开发,林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
三、下一步林业发展设想
面对林业发展的新机遇,孝昌应该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把林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确立以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实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态强县的建设目标。
(一)创新林业发展机制,激活林业动力体系林业建设的实践表明,加快林业发展,必须创新林业发展机制,调动各个方面从事林业开发的积极性。
1、创新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结合县域生态区位和立地条件,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采伐;商品林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政府给予必要扶持,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利用机制,逐步实行自主采伐。
2、创新林权制度改革对权属不清的林木林地和退耕还林地,要尽快确定权属,颁发林权证,明晰林业产权,维护林权,保持长期稳定。在此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多种形式,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变林业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当前要重点推动“四荒”资源使用权的流转,尤其是对长期存在烧山烧埂的火灾多发地段,长期难以管护好的荒山荒地,要加快林地流转进程。
3、创新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机制这是创新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当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私有林业。现有林业已是私有的,要切实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公有的,要通过个人承包等形式引入民营机制,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待造林无林地,私人已取得林地使用权的,可发展私有林;私人尚未取得林地使用权的,可以将林地使用权承包、租赁、拍卖给个人,发展私有林;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也可引进民营机制,实行“国有民营”。
(二)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土壤重要的成土因素和最有效的保护层;森林被誉为“绿色海洋”、“看不见的水库”,因此,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在发展目标上,确立跨越式发展战略到2015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林地面积平均每年要增加l万余亩,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要增加1至2个多百分点,任务非常艰巨。但从近几年全县造林速度、营林措施和国家政策投入力度来看,这个目标还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2、在区域布局上,以“一区三线、一河两网”为重点具体讲,一区就是以观音湖为核心,涵盖大悟山、观湖路区域,涉及小河、小悟两乡镇,建设面积10万亩的观音湖生态保护区;两线就是京珠、汉十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沿线,涉及7个乡镇,建设贯穿南北的绿色长廊。一河就是以环河为主体,在环河沿线沙地、堤岸、荒滩上建设60公里防风固沙绿色屏障;两网就是建设遍及全县的县乡公路林网和星罗棋布的湾子林网,以万花园为龙头,逐步建立以王杨线为主的10万亩苗木花卉走廊。
3、在造林措施上,以管护和建设并重首先要管护好全县20.7万亩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针对前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保护造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在孝昌取得实效。生态建设应以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万树村”建设工程、世行贷款工程和日元贷款工程为依托,把工程项目资金集中投向上述区域,解决发展生态林业经费不足的老问题,为林业规划、造林、管护、监测和防护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撑。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无山不绿、有地皆青、四季花香、百鸟争鸣”的林业生态景观。
4、在生态建设布局上,突出观音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观音湖区在孝昌县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他既是全县乃至全市发展大旅游、建设“后花园”的核心生态旅游区域,是孝昌打造全省旅游强县的“卖点”,也是孝昌城区的生活水源地,是孝昌的“母亲湖”。因此,在林业生态建设布局上,突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净化水源,不仅可以提高生态质量,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可以保护一湖清水送到城区,确保城区居民饮水安全,意义深远而重大。
(三)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形成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业包括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苗木花卉业、林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涉及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在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林业产业发展,把林业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培植林业支柱产业,要结合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种植业建好大基地,围绕大基地发展加工业,用加工业带动种植业,实现加工业与基地建设的良性互动。
1、加快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经济林与用材林、阔叶林与针叶林的比例,逐步达到合理的布局。
2、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咬住建设林果大县不动摇,扩大优质果、茶叶、药材种植规模,建设以小河、丰山、邹岗、花园为主的优质桃、李、冬枣产业;以周巷、小悟、白沙为主的茶叶、药材产业;以周巷、花园为主的苗木花卉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经济林板块。在经济林建设中,要加大名、特、优经济林品种的比重,抓好经济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建设商品林基地按照“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利用“四荒”、“四旁”资源等,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
4、抓好森林旅游完善观音湖生态旅游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城西森林公园,形成城在林中、人乐园中的和谐境界。
(四)加强林业基础工作,完善林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孝昌必须健全林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夯实林业建设的基础。
1、强化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实施林业工程科技培训计划,重点抓好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造林大户的队伍建设和培训,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大力提高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良种使用率要逐步提高到80%以上。
2、强化林业监测体系加强监测装备建设,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及其它生态变化实行动态监测。
3、强化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体系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职责,大力添置现代化灭火设备,切实加强林区火源管理,抓好防火隔离通道和防火隔离带建设。充分发挥孝昌作为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试点县的作用,积极抓好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和测报,防止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蔓延。
4、建立财政投入体系林业的公益性,必然要求财政投入作保障。要认真核实其工作量,按经营性与公益性分开的原则,放活经营性一块,切实保障公益性一块,保障公益性的基本财政投入,稳定基本林业队伍。5、健全林业资源管护队伍体系理顺县森林公安分局体制,按照国家四部委的要求,配齐配强森林公安和消防队伍,切实做好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