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田水利建设与经济提升的联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997—2010年,农安县以消除水患和缓解水资源紧缺为目标,建成了两大工程体系。一是以河道堤防和排水沟等构成的主要用于防洪排涝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二是以蓄水工程、引河工程和机井等构成的主要用于灌溉的灌溉工程体系。两大工程体系担负着全县的防洪、抗旱、排涝、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任务。而对于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论,尤以防旱、抗涝二者作用最大。
1模型的选取与数据选择
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其间接途径的增长,是从多角度、多途径的影响实现的,并且从总量上说,具体的实施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且受所处的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百年一遇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并不能归咎于农田水利设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所造成现象的原因的多元化,故拟采取多项指数构架法,使用多个自变量作为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的指标,并采用与客观实际相符的因变量表达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并以此完善本文的指标体系。
2变量的选取
采用了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机电井(眼)、总受灾面积(万亩)和总灌溉面积(万亩)这四个数据。由于旱灾和涝灾两种自然灾害交替发生,总受灾面积采用了二者之和来表示自然灾害对于农安县农业经济的负面作用,而总灌溉面积这一指标,采用的是平稳之后的理论灌溉面积,表达了当前农田水利存量可能实现的灌溉数量。由于理论灌溉面积和一次蓄水量在概念上存在交界,且本文采用的1996—2010年的数据中,涝灾发生较少,因此舍弃了一次蓄水量这个指标。自变量方面,本文采用了农业生产总值(万元)这个最能体现农业发展状态的指标(见表1)。
3计量模型分析
农田水利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同向增长趋势,因此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揭示其内在联系。Granger因果检验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提出的因果分析法,即从统计学的角度上对变量间的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其基本假设为:若变量X导致变量Y,则X的变化应先于Y。故若将X的滞后期带入Y自身的滞后回归并能改进对Y的相关预测,则称X是Y的Granger原因。利用扩展的双对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函数)来分析农田水利实际上的各要素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在此采用双对数模型说明农安县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根据上述体系,建立计量经济模型: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μ令Y代表农业总产值,单位为万元;X1代表总受灾面积,单位为万亩;X2表水利投资额,单位为万元;X3代表理论灌溉面积,单位为万亩;X4代表机电井,单位为眼。β0、β1、β2、β3、β4是待估计的回归系数,其中β1、β2、β3、β4是弹性系数,分别反映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采用1996—2010年农安县的相关数据,使用Eviews6.0对其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有着较好的回归结果,这也证明了农业总产值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见表2)。
从上述输出结果可知,无论在拟合优度还是在F统计量之上,都表明拟合效果较好,有着较好的回归结果。这也证明了农业总产值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外,由于X1的t检验没有通过,X4的符号也不符合现状,故需对各变量问进行多重共线性的处理。结果如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9,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为633.22,显著性水平近似于0,拟合效果很好。t统计量方面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假设,拟合效果好。D.W值为2.21,接近于2,并且查表得dL=0.82,du=1.75,du<D.W<4-du,调整后不存在自相关。从模型结果来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为0.242,即在其它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将增长0.242%,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弹性不大,主要是由于农安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利用和管理等尚不完善。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将增长4.044%。有效灌溉面积较大的弹性系数表明,它比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在农安县农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更直接的作用。这与实际的经济学理论是契合的,这对于农业增产增收,尤其是农安县这样一个十年九旱的农业城市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机电井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弹性为负,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与现阶段对于机电井设备的建设太多,造成浪费。整个农业对机电井的需求已接近极限。20世纪70年代以来,机电井地下水灌溉在农安县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突出,然而随着机电井系统的逐渐发展,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以及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从而加重了水资短缺的形势。目前,随着对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资源匮乏的要求,滴灌、喷灌等新的节能灌溉技术正逐步取代粗放型的机电井灌溉系统,机电井也正在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所以,农安县农田水利建设应逐步减少机电井的建造,而应将投资放在科技技术的提升上。受灾面积被排除在模型之外的原因在于其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类似一种随机冲击,属于难以量化的部分。
进一步加强农安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1完善灌排体系
完善灌排体系是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宏观角度。当前,农安县政府对于灌排体系的完善指标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即至2020年,新增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分别为1.53亿m3和1.41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分别为25万亩和40万亩,使灌排保证率达到70%。将农艺、农机工程的完好率提高到80%,并将其有效进行结合。提高灌溉保证率和一次蓄水量,争取将其数量达到75%和30%。基本完成县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灌排工程的构架,以达到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抵抗自然灾害的目的。
2发展节水灌溉
发展节水灌溉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微观方面的完善,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52万亩以上,并综合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使其达到70%以上。大力推动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的管理和运行,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双改革,并在其基础之上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内涵,达到有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的目的。在农安县,各乡镇受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户收入状况、既有的水利设施现状、配套的其他基础设施现状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实际推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首先了解目标执行区域的现状,并对其所处的各种客观限制条件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之后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并对其进行试点实施,确保其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
而在当前,这种推广的主要形式在于将成熟的管灌、喷灌、微灌等灌溉方式引入到农安县农田水利设施的序列之中,实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
总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其使用年限和所固有的作用的发挥,进而从更深远的角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加强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者,政府无疑应当担任起监管的这一职责。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按照相关管理程序实行质量监管,落实分级负责制。由水利部门选派技术指导人员以加强技术指导。从宏观上把握工程质量,杜绝各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在确定目标设施的工作量和资金需求的基础之上,财政部门应当积极配合水利部门,以筹备资金,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维护、更新,从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体制改革方面,应当联合各相关部门对农安县的水利事务实行统一化管理,在结合国务院下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上,对农安县现行的水利体制进行体制改革。具体应当集中在保护水资源为核心,以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为目的,推广包括股份合作制、工程租赁制等新兴体制形式,在积极引资的前提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升级,以促进农业发展。
作者:曹士忠刘翠平单位:农安县太平池水库管理局农安县水利勘测设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