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监测体系现况与改进举措范文

水监测体系现况与改进举措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监测体系现况与改进举措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水监测体系现况与改进举措

在水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监测的依据。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为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需要和满足环保执法、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制定的,是实现水环境保护科学管理的技术支撑。上述三种标准和其他环境保护标准共同构成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它们是一个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协调运转、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图1)。

1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现状

我国水环境保护标准自1973年创立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水环境质量标准、废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核心的水环境标准体系[1],国家水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成。其中作为水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从无到有,从没有任何依据和规范,到现在编写并完成标准规范170多项,其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仍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1.1水环境监测指标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开展水环境监测的依据,其监测项目和标准限值是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导向。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分为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表1)[2]。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该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由表1可知,我国水质监测基本项目仍然是以重金属和综合性指标为主的监测指标体系,所列有机指标多为集中式水源地选测。水质监测的主要水质参数有无机、重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微生物,传统方法是利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及生物方法来测定其浓度,其中一些参数只能对水质起描述作用,并不能全面反映水质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注度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如12种典型POPs和新型POPs污染物,并没有被纳入我国水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常规监测。这就造成我国水质监测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对水质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监测方法体系的建立。而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则分别制订了各自的水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名单,并纳入常规监测或以全国质量普查的形式进行年度监测。

1.2监测方法标准数量不足我国现有109项地表水监测项目还没有达到一个项目一个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特别是后80种选测指标,如联苯胺、多氯联苯、黄磷等还没有国家标准;我国水体68种优先控制污染物,除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已包含的指标外,其他项目还没有国家标准方法,如除草醚、亚硝基二丙胺等。近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典型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斯德哥尔摩12种POP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短链石蜡等新型POPs,以及烷基酚等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环境激素等还未建立国家标准方法;为了快速应对突发环境污染问题,降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应尽快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监测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如《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等效方法(如ISO、USEPA方法等[3])。其中统一分析方法和等效方法是国家标准的补充,这三类方法来自不同的标准体系,造成了我国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缺乏统一性,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分析方法不统一,监测结果可比性较差,不利于各类监测计划的开展和标准的执行。

1.3分析手段落后,监测分析方法更新不及时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更新不及时,很多监测项目的分析技术手段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如有机氯和重金属等。许多自动化程度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强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的标准分析方法还没有建立,如气质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先进大型仪器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应尽早建立统一的监测分析标准方法的更新和替换制度,规范标准分析方法的建立。尽快形成能够适应不同级别实验室能力,满足不同监测目需求的多层次监测标准方法体系,但应注意同一项目、不同方法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1.4特定项目深度分析监测能力不足由于重金属和有机监测项目的毒性不仅与总量有关,而且与其形态或异构体密切相关。重金属形态包括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四个方面,不同形态可能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环境行为,如砷,其毒性大小为:单质砷<五价砷<三价砷;多氯联苯可分为二噁英类PCBs和非二噁英类PCBs,其中12种二噁英类PCBs异构体毒性较大,国外发达国家或组织通常将此类PCBs单独检测、分析,计算其TEQ值。因此,我国在今后特定项目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建立时,有必要考虑此方面的需求。

1.5监测分析标准方法国际化程度较低日本和欧盟在建立监测分析方法时,非常注重国际化标准方法的吸纳和利用,往往直接把ISO、CEN等标准化组织的方法转化为国内标准,不但提高了标准方法的制定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标准方法体系和监测结果的国际认可度。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标准中国际标准方法的转化率较低,这可能与我国目前的实验室配置能力和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关。

1.6生物监测方法应用较少生物监测可及时反映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威胁,掌握水环境质量,发现一般监测和理化监测所发现不了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目前广大的水域不具备使用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环境进行连续自动监测,水生生物监测是一种较为适合的手段,这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我国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改进措施

2.1加强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开展我国水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科学设定水环境监测项目,使其能够更加科学的反映我国水环境质量真实状况,具体方法或步骤如下:①建立水体污染物筛查方法体系,及时发现新型污染物;②调查国内外水环境监测指标,形成水环境监测指标库;③深入分析指标库及热点污染物,确定下一步重点监测对象,调查研究其在我国水体中的污染现状,如具有“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完善我国水环境监测指标。建立监测指标备查库,研究其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性,筛选常规监测指标;④加强水体污染物基准值的研究,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限值。通过以上研究,建立我国水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使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建立做到有的放矢。

2.2完善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根据监测指标库,调查统计各指标所对应的所有现行监测分析方法,建立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数据库。然后结合环境管理需求和监测方法研究进展,完善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

针对目前尚无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监测项目,建立相应的国家监测方法标准,或采取标准程序把统一分析方法或等效方法转化为国家监测标准。修订完善现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针对现行环境监测方法的检测能力未能满足相关环境保护标准需求、仪器或设备已经落后或淘汰、使用了禁用试剂等的方法标准进行修订。尽量采用GC/MS、LC/MS和ICP/MS等自动化程度高和先进检测技术手段,建立新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使同一项目配备使用不同检测技术手段的多种方法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实验室和不同水环境管理需求。除完善现有指标监测方法标准外,应实时跟踪分析国家环境管理需求和国际热点污染物,如POPs的新近研究进展,建立国家水环境监测指标备用库,如应急监测污染物名录,并及时制定相关监测方法标准。加强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中样品采集、前处理、保存和QA/QC体系等相应标准的制订。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建立生物监测方法标准。

水生生物作为水生生态环境的综合表现者,它们常对极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有反应,生物监测在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不受潜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方面,至少有三种用处。第一,水生生物暴露在化学物质中所产生的反应,可用来评价水生生物受害与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第二,生物监测系统可连续地监测水生生态环境的质量,测定出危害环境的污染物。第三,水中有几种有毒物质共存时,其共同的毒性往往不是简单的加和,其间会发生协同或拮抗作用。因此,使用生物毒理学来检测污染物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性,对水质进行综合性的监测,更能客观的反映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

3结语

(1)我国的水环境监测近年发展速度虽较快,但是与国外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目前,我国现有的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总量丰富,但资源庞杂分散。总体上看,这些方法欠缺体系性,且部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陈旧、繁琐等问题。

(2)为了尽快完善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满足我国水环境管理需求,应尽快建立我国及发达国家的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数据库,建立国家级监测方法标准集成网络平台,以便使全国的环境工作者尽快了解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和不足及国际发展趋势,使其在今后的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