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剖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范文

剖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剖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剖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摘要:阐述京、津、华北平原缺水情况,缺水对京、津、华北平原地区的种种影响,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京、津及华北平原区域生产、生活及环境用水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北方缺水日益严重。京、津、华北地区平原尤为突出,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自1952年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以来,经中央、有关省市领导和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末就形成了从长江的上、中、下游向北方调水的西、中、东三条线的格局。近期水利部又修定了三条线路的总体规划。现阐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解决京、津、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1京、津、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为全国之最

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3%,而人口约占全国的1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05m3,比全国2000年人均用水量还少125m3。该流域京、津及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缺水更为严重,以海河南系为例,人均水资源仅为251m3,只相当于世界贫水国人均1000m3标准的1/4,比以干旱著称的以色列国还少22.7%,属资源短缺型严重缺水区。这就决定了除继续千方百计的推进节约用水外,必须从外流域调水来解决。

由于该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大量增加,使自产水和入境水大量减少。海河流域自产水1956—1998年系列比1956—1984年系列减少了11%。河北省减少了17.1%,海河南系减少了27.6%,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使下界面产生很大变化造成的。

该流域入境水的减少更为明显。北京市密云、官厅两水库20世纪50年代平均年入境水量36亿m3,到90年代平均入境水量只有10亿m3左右。河北省50年代平均年入境水量99.8亿m3。而90年代年均为30亿m3,减少了近70亿m3,海河南系由50年代年均入境83.35亿m3,减少到90年代年均22.8亿m3,减少了72.6%。今后还可能进一步减少。由于入境、自产水量的大量减少,经济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海河南系平原1980—1998年累积超采地下水760亿m3,平均年超采40亿m3,大体上是深层浅层各半,最多年份超采达70多亿m3。北京市1961—1995年间累计超采地下水40亿m3,超采面积占平原面积的41%。天津市更是以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发展。

该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水资源、改变缺水状况,地表水资源将进一步枯竭,地下水超采将无法控制。水资源衰退与生态环境将继续恶化,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2缺水给京、津、华北平原地区带来了严重影响

海河流域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又大量超采地下水,不但制约着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而且造成了河流干涸,湿地减少,海口淤积,地下水位漏斗丛生,地面下沉、地裂、海水入浸等一系列地质灾害。

(1)河道干涸,湿地大幅减少,入海淡水锐减,水产大量减少。由于地面水的超常规开发利用,使海河流域近万公里的三级河道约4000km干涸,有的变成了季节性河道。河北省20世纪50年代河道通航里程有3095km,进入60年代还可断断续续通航。到了70年代就全部停航。50年代海河流域有万亩以上的洼淀190多个,面积达1万km2,现仅存白洋淀、千顷洼等几个湿地,面积只有几百平方公里,而且还不时的干涸。据统计现存的湿地再加上130多座大中型水库湿地面积也仅有2000多km2。

入海的水量也呈锐减势态,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海河流域年均入海水量减少72%,而且多分布在滦河及冀东沿海地区。海河南系更为突出,从80年代以来除去1996年一个大水年外,其它年份年均入海水量仅有0.98亿m3,其中还包含着排入河内的污水,几乎无清洁淡水入海。被人们称之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由于入海淡水的减少和污水的增加,再加之过渡捕捞,使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有的名贵鱼种枯竭,如1959年主要经济鱼种产量达138.8kg/网,而1998年为11.18kg/网,产量下降了近90%,而且鱼获质量也在下降。

(2)地下漏斗丛生,地面下沉,地裂等地质灾害严重。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海河流域已出现了几十个漏斗区,天津与河北东部漏斗已基本连为一体;河北省中线供水区深、浅层漏斗有21处,总面积达4万km2,最深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95m。随着地下水漏斗的产生和发展,相随而来的是地面下沉,天津累计沉降量大于1500mm的面积达133km2,河北中线供水区沉降大于300mm的面积达15224km2。海河流域平原已发现裂缝200多条,导致一些水利工程设施破坏,河道防洪能力下降。

(3)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人民的健康受到危害,水事纠纷不断发生。海河流域内煤碳、铁、盐等自然资源丰富,并有京、津两大中央直辖市及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海、陆、空交通发达。由于缺水使这些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华北平原是粮、棉的重要产区,但因缺水而存在很多的中、低产田。河北省京、津以南的平原中低产田面积占60%左右,亩产只有300kg左右。20世纪60年代兴建的万亩地面水灌区有53.3万hm2,现减少了1/2,只有28.3万hm2。

由于地表水减少改用深层淡水(水中含氟量较高),人们承受着氟斑牙、氟骨病的痛苦。河北中东部平原引用高氟水的病区人口由80年代初的400万人增加到了940万人。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的人数也在增加,严重危害着群众的健康。

海河流域由于长期缺水,在区域内造成省、市之间互相挖补,城市、工业挤占农业用水,省市边界、县与县边界由于争水,也时常发生水事纠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如80年代初北京市水危机,将河北省参与兴建的官厅、密云两水库分得的9亿多m3的用水指标无偿的划拨给北京,使原用水区的用户因用水减少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天津将潘家口水库的水分走10亿m3(比原计划多分了5亿m3)使当地的缺水矛盾加剧。城市、工业挤占农业用水方面也很突出,北京市官厅、密云两水库过去供农业用水9.2亿m3,现只给2亿m3。河北省沿太行山的几座大型水库多是农民带着帐棚、推着小车、拿着很少补助修起来的,现在也大都修建了从水库引水入市工程,如从岗、黄水库引水到石家庄市及电厂,从西大洋水库引水到保定,从朱庄水库引水到邢台市及电厂,从岳城、东武仕水库引水到邯郸市等。水事纠纷方面也越来越多,河南省的安阳市与河北的邯郸市边界争水矛盾最为尖锐,发展到由国务院责令公安等部门去处理。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京、津及华北平原生产生活及环境用水的主要途径

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也指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海河流域改善生态的任务很大,尤其是包括京、津及其以南的华北平原的任务更重。

中线供水区县及县城以上的城市工业用水已有了规划,其缺水量大体已有了安排,近期主要靠中线调水解决。但改善环境用水还无统一的意见,各家估算的结果因改善的标准不一致而有所区别,大体上在几十亿m3到一百多亿m3之间,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解决这一问题有多种途径,如污水资源化,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等,但因该地区严重缺水,不适量的从外流域调水是很难有较大的改善。因此就提出了从哪条线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经分析,采用了从中线工程调水方案。其原因是,如果采用从东线工程解决方案,送水到黄河以北需13级扬水,花钱多,难度大,且东线在河北东部,沿线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区,不能越层补给深层水。同时因渠道设计没有防渗措施,长期输水还会使浅层咸水体水面上升,又可能造成次生盐碱化,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中线工程全线自流且线路沿太行山山前布设,线路经过的多为浅层淡水区,只要渠道有一定的规模就可以把超出规划规定的工业、城市用水量的部分一起自流北上,用来解决生态环境,不需增加费用。同时华北平原干涸的河道都与总干渠相交,总干渠在与大的河道相交处多留有事故退水闸,可将分配给沿线各省市的环境水退到沙质河道内,这不但使干涸的河道见了水,而且也直接补给了浅层地下水,提高了地下水位,也为南方枯水年时增加了后备水源。还可以侧向缓慢补给东部平原的深层地下水。同时也为改善干涸河道的沙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由此看来,只要渠道有一定的规模,增调一些生态水是有可能的。从中线工程规划的

一、二期工程情况分析,在对汉江下游做同样的补偿工程条件下,一期多年平均可调水95亿m3,二期工程多年平均可调水130~140亿m3,这显然有水可调。据分析大于95亿m3调水量的部分约占70%左右,也就是说近期大多数年份有生态水可调,因此中线一期渠道规模在立项前应认真考虑环境用水这一因素,适当加大规模。比如说如果渠首规模加大到500m3/s,只增加67亿元投资(相当于一期工程920亿元总投资的7.3%),可解决生态水30多亿m3。当然规模再大一点更好。近期适当加大规模后,在城市工业用水未大量的提高之前,渠道规模还有一定的空间多解决一些生态用水问题,若等城市工业用水增加后再加大渠道规模,那生态用水就又没有了空间,生态水就无法调过来。根据长江委测算将汉江下游全面梯级渠化后,可调水量在200亿m3左右。是否可把这个数作为中线二期考虑。目前规划的二期工程是不太好实施的,因为它要求停水后作展堤工程,一期工程建成后,过十几年再停水5年左右展堤,这显然要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果不停水展堤,就得搞临时的支护措施,那现在的投资将会大大的突破。另外总体规划中也谈到了中线工程指导思想,近期从汉江引水,远期从三峡库区补水,这就是说中线后备水源充足可靠,因此中线工程的生命力很有发展。远期规划的实现将给京、津、华北平原地区乃至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的改善带来希望,希尽早筹谋,以求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