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径流量变化对水质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
1对盐度的影响
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盐度资料和入海径流量,点绘盐度与流量的拟合关系线(图2),盐度和流量相关关系较好,从图2可以看出,盐度随流量增大而降低。
2对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由4号区统计数据与对应月份流量的关系图(图3)可以看出,随着流量的增大,悬浮物的浓度呈明显线性增加的趋势。
3对硅酸盐浓度的影响
图4为硅酸盐浓度与相应调查月份黄河流量的相关关系图,由图4可以看出,硅酸盐的浓度变化受流量变化影响很大。受黄河流域沿岸的岩石风化及径流冲刷作用的影响,径流中携带丰富的硅酸盐,流量的变化对硅酸盐的搬运作用明显,流量的变化会导致输入河口硅酸盐浓度的显著变化。
4对磷酸盐浓度的影响
PO4-P浓度与流量变化关系见图5,PO4-P呈现随流量增大而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黄河对河口海域磷酸到输入作用。但是,近年来黄河径流量减小,河水中所含的磷酸盐可能在入海之前已经被消耗掉了,而硝酸盐的入海量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基本保持一个恒定的营养盐比例,即N∶P=16∶1,导致河口海域的磷酸盐一直处于消耗状态却缺乏补给,因此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径流量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利用康元德1982—1983年对渤海浮游植物的周年调查结果与调查月份相应黄河流量资料进行对比[3],见图6。由图6可以看出,莱州湾浮游植物数量变化与当月流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的变化趋势,4—7月黄河流量较小,浮游植物数量也很少,8月流量达到峰值,浮游植物数量也出现一个高峰,之后流量减小,浮游植物数量也随之减少。与黄河流量周年变化不同的是,浮游植物数量在次年3月时再次出现一个高峰,主要原因是冬季水域中浮游植物的活动能力大为减弱,营养盐消耗减少,以及冬季强烈的水体混合作用使底层无机盐类上升到表层水中,水域中营养盐类大量积累,3月水温逐渐升高,光照增强,营养盐类非常丰富,从而导致浮游植物暴发性增加。从图7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与流量年代变化关系看来,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2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根据田家怡等20世纪80年代初对黄河口浮游动物的调查成果,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腔肠•动物6种、节肢动物33种、毛颚动物1种、被囊动物1种及一些浮游幼虫等。以桡足类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占鉴定种类总数的57%。主要优势种有夜光虫、双刺纺锤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强壮箭虫等,个别月份中华哲水蚤等亦大量出现,见表1。从浮游动物种数的变化可以看出(表1),2003年和2004年物种类数明显少于20世纪80年代,亦明显低于1996年,2005年种类数较之前两年有所增多。浮游动物种类中,占比例最大的为桡足类,这与长江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是相同的,2003—2005年桡足类种类较20世纪80年代和1996年均有明显减少。从表2可以看出,1996年4个航次中,5月和8月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3月和11月,2003年5月和8月与2004年5月和8月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低于1996年同期,说明2003年和2004年浮游动物多样性较20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相比20世纪90年代,近期尽管实施了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下游不再断流,但黄河口海域环境品质仍呈下降趋势。
3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根据孙道元1938年6月至1948年1月对莱州湾的调查成果,每测站平均采到22种底栖生物,而2003年和2004年每测站平均仅采到12种底栖生物(见表3)。莱州湾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在1984年和1985年调查中分别为822、557个/m2,2003年和2004年栖息密度分别下降为495、518个/m2,下降趋势明显(见表4)。从表4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组成变化可以看出,1984年底栖动物密度组成主要是甲壳类和棘皮动物,而2003年和2004年,软体动物占据绝对优势,成为底栖生物的优势种群,棘皮动物在调查范围内很少出现。棘皮动物属于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生物群体,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莱州湾内棘皮动物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由以上分析可知,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发生明显变化,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优势种群也向耐污群落转变,主要原因是海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径流量的大幅度减小,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有逐渐变差的趋势,海域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导致食物链的变化。
4对河口附近海域渔业的影响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是黄渤海重要的渔业产区,特别是毛虾的盛产区,原因是黄河的淡水与莱州湾沿岸陆水径流给海域注入高营养盐的同时,也调节着海区的盐度。黄河水下三角洲及莱州湾中部的粉沙淤泥和泥沙底质在浅海风浪的作用下使得N、P泛起,源源不断地提供初级生产营养,产生毛虾、糠虾的次级生产,它既是人们的渔获又是其他鱼类的主要饵料,吸引着各种鱼虾的产卵群体到此繁育,进而滞留索饵,形成年复一年的春季渔汛。但近20a来,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渔业生产力发生明显下降。尽管从1988年秋季开始,底拖网已全部退出渤海,但这并未阻止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趋势,渔获量仍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鱼资源密度从1982年5月的200~500kg/(网•h)降至目前的10~50kg/(网•h);无脊椎动物密度也由1982年5月的30~50kg/(网•h)降至小于10kg/(网•h)[7](见表5)。
明显减少的品种有黄姑鱼、银绍、牙娜、对虾、蓝点马绞、鹰爪虾等。据金显仕等分析,1989—1999年黄河口及邻近海域主要渔业种类的生物量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平均渔获量分别仅为1959年、1982—1983年和1992—1993年的3.3%、7.3%和11.0%;季节生物量仅为1992—1993年同期的3.5%~22.3%;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渔获量比1998—1999年有所提高,但仍在较低水平(见表造成渔业生产力和鱼类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主要为过度捕捞,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自然环境的显著变化对鱼类生物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伴随黄河径流量的减小,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盐度明显上升,营养盐结构失衡,水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这无疑会造成渔业生产力的显著下降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结语
通过对多年来河口近海水质生态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海域渔业资源变化状况与入海径流的关系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河口近海水质生态环境因子与入海径流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黄河入海径流量是河口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
(2)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尽管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入海径流量有所增加,但生物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与20世纪70—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入海径流量还是偏小,与20世纪90年代入海径流量大致相当。
作者:黄葵石达扎实邓春蕾杜凯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