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及发展范文

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及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及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及发展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就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高度重视与之前我国各地不断遭遇水旱灾害有关,尤其是2009年的西南大旱。西南干旱从200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中旬,持续时间十分之长,而且这次旱情覆盖的地域十分广泛,影响了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与四川五个省区市,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例如云南省属于花卉大省和蔬菜大省,由于干旱导致花卉产量下降,鲜花价格上涨了50%左右,蔬菜已经从向外省输送变成了向外省购买了。根据国家防总的统计,这次西南大旱使得西南五省区市受灾面积达到673.335hm,占到全国受灾总面积的84%,而农作物受旱达到527.13万hm,待播种的耕地缺水146.5万hm,2088万人以及1368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出现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36亿多元,并造成森林火灾370多起。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2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条件。农业是第一产业,民以食为天,农村生产的发展首先是以粮食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些地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十分落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了。

(2)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基本条件。如可以通过农村饮水工程保障农民饮水安全,通过供水工程的建设,可以带动农村环境卫生和个人条件的改善,降低各种流行疾病的发病率。

(3)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实现村容整洁,就必须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水土流失与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实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研究

农业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水旱灾害频繁,2009年发生的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大旱灾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种背景下推广和使用农业节水抗旱技术显得尤其必要。笔者认为农业节水抗旱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节水灌溉技术,如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以往的土渠为防渗的输水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可以节水20%,在习惯大水漫灌的的地区推广使用宽畦为窄畦,改窄畦为短畦,长沟改为短沟,这样可以控制田间灌水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采用管灌,可以节水30%~50%左右,采用微灌技术与地面灌溉技术相比可以节水80%~85%,而采用喷灌积水与地面输水灌溉技术相比较一般可以节水50%60%.此外当前可以采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还有波涌灌溉、畦灌技术与沟灌技术等。

(2)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第一是采用深耕深松技术,主要是指以土蓄水,深耕深松,达到打破犁底层的目的,以便加厚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从而加大土壤的蓄水量。第二是选用抗旱的农作物品种以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第三是增施有机化肥,通过平衡施肥,可以以肥补水,降低单位产量作物的用水量,研究表明在旱地上采用施足有机肥可以降低用水量50%~60%。第四是采用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耕种技术保持土壤水分。第五是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如薄膜覆盖或者秸秆覆盖都可以。

(3)利用化学调控抗旱措施,除了前面论述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之外,还可以采用保水剂、抗旱剂与种子化学处理等化学调控抗旱措施。

4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统一规划协调。从目前来看,一是要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二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三是要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四是要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五是要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六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七是要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