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科技资源潜力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石汝杰单位: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西南中高原区北起秦岭南麓,南至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分界线,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巫山和武陵山,包括秦巴山地、渝鄂湘黔丘陵山地、云贵高原与川西高原,分布于陕西南部、鄂西、湘西、四川盆地周围地区、贵州和云南。西南高原区境内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至今仍是我国贫困地区主要聚集地区之一。
该区域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的屏障地位十分重要,既是全国重要的农、林、牧业生产基地,又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它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西南高原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
1.1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地区处于中国地形的第2级阶梯上,多数地区海拔l000~2000m,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m,高的可达700~1000m。该地区纬度较低,南部接近北回归线,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中亚热带气候的纬度内,加之北有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屏障阻挡寒潮侵袭,热量条件较好,年均温一般在15℃,>0℃积温4600~6200℃,≥10℃积温4000~5500℃,多数为4500~5000℃。本区适于水稻、玉米、薯类、小麦、油菜和蚕豆等多种作物生长,实行一年二熟制或“旱三熟”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多,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年雨量能满足一年二熟制需要,但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农业受旱灾的威胁很大,成为导致年际间农作物总产量丰欠的主导因素。
区内日照强度差异很大,云南高原与川西南高原较强,年总辐射量28-33kJ/cm2,年日照时数1800-2600h;贵州高原为全国低日照中心区之一,年总辐射量19-24kJ/cm2,年日照时数1000-1400h,光照资源较差,对作物布局有一定的影响。本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及少量的黄棕壤,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性土壤与紫色土。红壤和黄壤面积大,土壤肥力较低,“酸、粘、瘦、薄”等低产田土面积较大;陡坡开垦比较多重,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域的侵蚀模数达到1000~50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层变浅、土质变粗、养分流失、肥力下降,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贵州省岩溶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5%,云南占44%,四川盆地的盆边山区占13.8%。岩溶区生态环境较脆弱,石灰岩风化慢,成土过程迟缓,土层较薄,地下水渗漏流失严重。
1.2农业社会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区农业社会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条件逐步改善,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村用电量逐年增加,但与我国发达农业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为农业信息的和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支撑,但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限制,乡镇及农村交通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2西南中高原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在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人口的逐年增长使得人地矛盾加剧。云贵高原岩溶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陡的旱作区,根据对乌江流域的遥感观测,该流域1989年以来新增石漠化面积均由陡坡旱耕地演变而来。因此,石漠化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
2.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开发难度大
尽管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地区间分布严重不均,且开发利用率很低,人均和地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利用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严重的水土流失。本区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加之降水分布不均,强度大,多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过度垦殖造成森林植被破坏,陡坡种植普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农田土层变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据调查,西南五省(市、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1.4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173.99万km2)的29.54%。
2)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性缺水严重。西南地区虽然水系发达,人均水资源和地均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由于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和丘陵比重很高,造成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相当薄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西南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使农业生产经常遭受重大损失。
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1999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在西部地区约10000km的河长中,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河长达1500km,占15%。2000年,第三季度监测长江各断面水质情况,长江西部16个断面中,有11个断面优于Ⅲ类水质,而5个断面劣于Ⅲ类水质。在西南全年期总评价的8869km河长中,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0.2%。全国三大重点治理湖泊之一的滇池至今仍属超Ⅴ类水。
2.3耕地质量差,土地生产效率低
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珍贵;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土层浅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程度高;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集中连片耕地少。
2.4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虽然该区可耕地资源少,但非耕地资源丰富,西南高原山地畜牧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很大。在科学合理饲养密度下,畜牧业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中短期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计划实施区域,优先发展林草结合的畜牧业具有明显高于单纯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该区的生物资源丰富,林业和中草药生产均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目前这些具有优势的农业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与高效的开发利用。
2.5农业现代新技术应用缓慢,仍以粗放经营为主
西南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耕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少,生活贫困,农户经济承受能力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因而,许多农民不能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在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以粗放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生产效益低下。
3西南高原区粮食生产现状
该区总土地面积65×l04km2,耕地650.87万hm2。其中,稻田占31%左右,旱地约占69%,人均耕地0.067hm2左右。2009年,农业产值结构中,种植业占63.69%,林业占9.47%,畜牧业占34.84%。林业与畜牧的比例低于我国平均数(2009年,我国农业产值中,林业占44.54%,畜牧业占35.97%),说明林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种植业的基础虽然较差,但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荣、薯类、烟草和大豆。作物熟制以一年二熟制为主体,一年一熟制的比重较大,一年三熟制有少量分布。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6%,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两者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小麦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占总播种面积的14.6%,以秦巴山地与汉中盆地区的小麦比重为最大,云南高原次之。薯类面积约占12.5%,海拔较低地区(800m以下)以甘薯为主,海拔较高地区1600m以上)以马铃薯为主。水稻以单季中稻为主,一季中稻面积占97%~99%,大多数地区为单季中稻区,以籼稻为主,实行稻麦、稻油和稻蚕豆一年两熟。
4西南高原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粮食需求增大等因素是西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巨大压力,应合理利用该区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以下农业生产潜力。
4.1耕地资源潜力
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努力提高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单产;加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4.2生态条件潜力
该区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3生产条件潜力
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
4.4科学技术潜力
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
5提升西南中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思路
1)积极发展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促进了旱粮的发展。贵州和重庆等地狠抓了以麦/玉/苕一年三熟为主的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的推广。实践证明,三熟比二熟年单产增加30%~50%。
2)注重粮食作物种群内在生产力的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和状况,培育和推广抗逆性强、优质与高产作物品种。
3)控制坡耕地农田径流的非目标性输出。该区农田主要是坡耕地,受制于地形地貌,自然降水相当程度地化作地表径流,随坡逐流侵蚀土壤。因此,要借助于农业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控制径流,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缓解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4)重视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强耕地的土壤肥力建设,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有机肥料和平衡施用化肥,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和肥料利用率;二是要加强耕地的污染治理工作,实施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还田,处理好城乡生活垃圾与工厂排污等问题,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三是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四是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坚持耕地周边山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改善耕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