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80后”、“90后”新进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从单位、个人、社会三个层面剖析了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运用互联网来建立新进人员心理健康档案、织密服务网来建立新进人员健康管理体系、整合资源网来建立新进人员健康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管理;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和管理学理论技术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同时进行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的业务服务[1]。自2005年人事部颁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实行统一招考政策后,农业科研单位的新进人员“逢进必考”。新招考人员大都为“80后”、“90后”,他们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年纪轻、学历和素质高,有鲜明的个性和新锐的价值观[2-3]。这些高知年轻人的引进为农业科研单位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能,有效增强了农业科研力量。但受社会各种复杂因素影响,面对工作新环境、新角色、新职责,新进人员出现思想波动、环境不适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所难免,个别人员甚至出现极端情况转变为精神类疾病。这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关注新进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新进人员健康管理,为其创造舒心、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1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研究对象为“三农”问题,需要深入农村、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民打交道,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涉及农林牧副渔等领域,决定新进人员大多所学为涉农专业;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决定农业科研人员工资虽然有财政保障,但收入水平不高,工作任务重,科研竞争强。工作苦、工资低,导致新进农业科研人员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加之城市化进程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叠加效应更加明显,心理健康形势日趋严峻。新进人员一般是刚毕业大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缺乏挫折承受力,当遭遇复杂工作矛盾、交际困难、情感困惑等问题时,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而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4]。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1自尊与自卑并存
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大都来自乡村,他们能够体会长辈的艰辛,珍惜工作机会,独立性强,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自爱意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得到领导青睐和同事认可。但受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限制,跟城市年轻人相比,视野较窄,缺少特长,在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方面缺少勇气,往往望而却步或故意回避,甚至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技不如人,容易产生自卑感。
1.2奋斗与焦虑同在
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以农业科研与服务“三农”为己任,对于来自农村的新进人员来说,这些都是平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和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他们愿意为之奋斗,回馈曾经哺育自己的土地。另一方面,因为来自农村,父母以农业或城市务工收入为主,物质条件相对匮乏,而农业科研单位一般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环境较差,工资较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安全感,焦虑心态往往随之产生。此外,农业科研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项目、职称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新进人员对职业发展产生困惑、迷茫,长期的担忧致使他们陷入焦虑之中。
1.3理想与现实焦灼
新进人员入职前,对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和职能知之甚少,通常认为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体面稳定,捧上了金饭碗,当上了科学家,满怀激情,觉得自己浑身本领,一定能大展宏图,取得骄人业绩。工作后才发现,面对的是单调无味的科学实验,奔波劳累于田间搞科研,加之不丰厚的工资收入,心理落差较大。由于在大学所学理论与科研实践所需技能存在差异,又缺乏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因为积累不够,找不到解决科研困惑的思路和办法。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职业发展持消极态度,没有工作成就感,没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1.4交往与情感交融
新进人员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下,处于社会交往和个人情感的爆发期。受经历影响,成长于农村的年轻人,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较弱,他们渴望与同事交往,但又担心暴露自己的弱点,为保留颜面又不愿意暴露经济拮据的状况,会主动减少与人交往,这种矛盾心理会不自觉地在内心设置屏障,导致沉默寡言、自我封闭[5]。步入工作岗位后,大多数年轻人开始进入恋爱婚姻的阶段。城市的高房价等现实情况,使得普通家庭出身的农业科研人员缺少恋爱结婚底气,容易出现情感挫折。一些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新进人员,面对失恋、恋爱冲突等矛盾,容易形成认知偏差,常常产生苦恼、紧张、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心理健康危机。
2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健康管理是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6]。因此,找出现阶段新进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健康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
2.1工作环境是新进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
一是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育”的现象,新进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缺乏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缺少相关心理健康问题测评指标设计,没有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动态掌握新进人员心理变化,适时跟进纠正出现的问题。二是没有构建心理健康管理组织体系,缺少心理健康前期发现、中期介入、后期矫正的有效管控手段。没有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管理人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管理的组织机构,更没有引入外部专业力量,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大都来自农业院校,以农村生源居多,很多人在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两个方面都产生了不适[7]。而农业科研单位恰恰缺少开展健康管理的好办法,缺少因人施策的好措施,没有采取从个人性格塑造、单位文化建设、搭建互联网沟通平台等手段积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问题干预。
2.2自身定位是新进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是特殊的年龄阶段是新进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助推因素[8]。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大都刚从学校毕业,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考初次进入工作岗位,正在经历着由学生向科研工作者角色的转变和转换。在人际关系处理、工作职责任务履行、单位文化融入等方面都需要时间来调节适应。二是心理准备不足是新进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普遍因素。新进人员在招聘考试中过关斩将,顺利进入事业单位,往往得到亲朋好友的过度肯定和表扬,容易产生对事业成功的过分追求,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受挫甚至失败的准备,一旦遭受挫折,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农业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对动植物生长规律的探索,存在着诸多未知及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压力和难以预料的结果。新进人员由于对困难、挫折估计不足,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对问题矛盾的预判,当工作开展得不顺利时,就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业绩,产生心理障碍。2.3社会环境是新进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导因素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及西方文化在社会蔓延,加之一些不良社会舆论的误导,唯物质论、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甚嚣尘上,人心浮躁,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人们对职业的判断更多的是工资水平而非个人价值,对成功评判更多的是看收入多少而非社会奉献。同时,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地理位置较偏僻,收入渠道窄,与社会其他部门、行业相比工作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果新进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极易被不良思想侵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构建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心理健康管理体系
3.1运用互联网,建立新进人员心理健康档案
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网,一人一册,建立健全新进人员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为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信息支持。1)注重档案信息完整性。心理档案一般包括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反映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专业资料[9]。新进人员入职后,人事部门应根据纸质档案材料为每个人建立电子档案,包括以往学习工作经历、体检档案、家庭成员背景、个人或家庭重大变故记录,以及现工作岗位、所在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等信息,这些可作为基本资料。同时,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借鉴高校学生心理测试方法,设定符合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特征的心理健康诊断测试表格,开展新进人员问卷调查,并将测量分析结果整理记录作为专业资料。2)注重档案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保密性。心理健康档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合理分配采集、上报、查看等权限,在单位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下,明确心理健康档案管控人员的各自职责,将信息及时更新和有效保密衔接起来。要确保个人信息由责任心强的人定期更新,责任到人;分层分类指定专人关注个人信息变化,通过网络自动提醒功能,对心理异常变化进行提醒。要注重隐私保密,做到个人信息物理隔离,让新进人员对信息采集放心安心,无后顾之忧。
3.2织密服务网,建立新进人员健康管理体系
建立健康管理环形运转循环系统,从课题组、人事部门、引入外部诊疗机构等不同层级入手,内外联动,分层搭建无病预防、中期干预、后期矫治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将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三个环节有机连接,循环运行,以有效减少心理健康问题。1)注重预防,落实心理健康问题早期预防工作。未雨绸缪,将新进人员健康管理前期的无病预防任务,落实到与之朝夕相处的科研课题组。仿照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在科研课题组设立心理委员一职,作为新进人员身边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委员,一般由道德品质高、学术水平高、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科研骨干担任。心理委员与新进人员有着密切的工作接触,处于第一层级,是发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作用的关键。心理委员要主动与新进人员沟通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注重在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给予新进人员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当新进人员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或一些重大心理问题,心理委员解决不了时,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汇报,并根据赋予的权限,及时对新进人员个人心理档案进行记录、更新。2)及时发现,落实心理健康问题中期干预工作。人事部门作为新进人员日常思想教育管理部门,处于第二层级,负责组建成立本单位的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出现的重大思想波动进行预判评估及心理干预。心理健康委员会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负责对已出现思想危机的新进人员提供一对一服务,通过有效的谈心谈话,进一步了解产生思想波动的原因,并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实施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并将实施效果及时记录在新进人员心理健康档案中。3)专业治疗,落实心理健康问题后期矫治总结工作。专业的事,应由专业的人负责。当新进人员出现心理障碍时,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会对其进行沟通干预,如果无明显效果,那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诊疗机构介入治疗。诊疗机构通过对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分析以及与当事人的接触,制定一套系统、专业、科学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案,实行“靶向治疗”。各单位人事部门要全程参与,与心理诊疗机构一起观察方案实施效果。对于新进人员容易出现的同类问题,心理咨询诊疗将不再限于少数出现心理障碍的人,而是面向全体新进人员开展知识讲座、心理辅导,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10]。
3.3整合资源网,建立新进人员健康教育平台
心理健康管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多措并举,多点发力。1)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做好科研文化建设。农业科研单位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唯实唯新,敬农敬业。要培养新进人员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敬畏科研的职业情怀。二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农业科研以研究动植物生长规律为对象,必须遵循科研对象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是一项基础性科研,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因此,要营造“慢科研”和容错纠错的宽容氛围,不能急功近利,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静待花开。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要尽量贴近新进人员娱乐、健身、审美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生活,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娱乐中感受教育。四是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利用种业新政等行业政策,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将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让其有获得感;加强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项目倾斜,让其有成就感[11]。建立单位领导联系优秀新进人员制度,开通联络“直通车”,优秀新进人员遇有困难可直接找单位领导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使其有政治认同。要综合运用党工团妇等组织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多种活动,吸引新进人员加入,提供思想、业务交流平台及交友、恋爱机会。2)提升新进人员自我认知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据新进人员特定年龄的心理特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融入政治学习和党务活动之中,通过线上宣传、专家讲座、案例教学等多种途径,使新进人员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常识,提升自我认知水平,优化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恋爱婚姻观。帮助新进人员分析和认识科研创新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心理预防,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心理落差,促进新进人员适应角色转变,确保科研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要培养新进人员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授他们自我调节、自我认知的方法,增强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3)发挥网络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多重优势。农业科研单位应充分发挥其知识分子聚集地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等优势,加大对新进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要立足单位内部办公平台,根据新进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建立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专区、BBS讨论专区、微信群、QQ群等网上交流平台。新进人员可通过网站获取心理学、婚恋观、科研常见问题解答等知识,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测试,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发表心理健康方面的见解意见。利用年轻人对互联网感兴趣的特点和对个人隐私重视的特性,建立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使新进人员可匿名通过网站接受心理辅导。
4参考文献
[1]韦明娟.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健康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105-106
[2]冯靖.事业单位新进员工的心态调适与自我管理途径[J].管理观察,2017(9):65-67
[3]欧亚峰,赵宏远.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1):74-76
[4]王忠宝.健康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616-619
[5]苏德琼.农业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体系[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175-176
[6]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1-342
[7]李欣.农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8]申永防,吴坤,姚星宇,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8(21):152-153
[9]张光涛,李海红.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及危机干预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5(2):66-69
[10]窦靓.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0):82-84
[11]解沛,王琳.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3):79-81
作者:欧亚峰 肖扬书 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