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体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0引言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实践证明,农业旅游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在维护和建设生态自然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多元化发展、引导城乡居民互动与融合、发扬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当说,农业旅游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上海农业旅游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其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已经具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并融合到全市旅游一体化的体系中。鉴于农业旅游在今后将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贡献,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开展研究,探寻上海农业旅游的成长路径,对指导其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上海农业旅游概述
1.1农业旅游的一般概念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通过开发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来实现旅游活动范围向物质产业部门的延伸。农业旅游的兴起可以从3个角度解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农业旅游的发生背景基本与城镇化发展同步,是在城乡互动中探索出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之一[1]。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看,由于农业旅游的内容介于观赏自然风景和品味人文风貌之间,因此它迎合了游客寻求多种旅游体验和追求闲暇享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农业旅游的根本动机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2]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看,农业旅游汇集了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功能需求,经济生产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分别对应了它发展的载体、诱因、关键和依托[3]。
1.2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脉络
1.2.1发展阶段上海农业旅游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出现了正式对外营业的农业旅游项目(场所)[4]。以2004年8月总书记到崇明视察前卫村农家乐为分水岭,上海农业旅游经历了探索成长期和成熟扩展期这2个发展阶段。探索成长期中,上海各郊区县结合自有资源分别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农业旅游项目,开创了沪上农业与农村转型发展的先河。1991年,南汇县(现为浦东新区)举办了第1届桃花节;1995年,孙桥农业园区成为首家对外开放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2000年,崇明县前卫村农家乐成为正式挂牌营业的第1家[5]。上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使同类经营场所在这一阶段相继涌现,截至2004年,上海郊区有建成和在建的农业旅游景点约40处[4]。粗放式、散点化是该阶段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成熟扩展期中,基于本市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上海相关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认识,加大了对其建设的科学指导力度。2005年、2006年和2009年,上海市农委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上海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些指导性文件强调了农业旅游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多种经营主体的参与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突出旅游项目的层次和市场结构的设计,布局重点发展区域和开发对象,并给予政策帮扶和资金补贴(2009年上海市对63个农业旅游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安排补贴金额共计3430万元)。据上海市旅游局统计,2009年末上海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100多个,年接待规模达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约70多个,全市涉农旅游总人数约1000万人次,同比2008年增长15%以上,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总收入15亿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约3万人(包括季节性就业)[6]。
1.2.2主要类型上海农业发展目标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对农业旅游类型的选择也遵循这一目标。根据有关部门的表述,目前上海农业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专题性观光农园、综合性农业公园、农家乐、人工生态林公园、农业旅游节庆5种[7]。应该说这样的分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能够囊括当下上海市民及外来游客认知和参与的游玩项目(表1)。
2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与全国各地一样,上海农业旅游从尝试推出到产业化开发,从市民的猎奇到喜闻乐见,反映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交错区域系统中乡村和城镇生活状态的融合。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乡村和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空间上的流动促成了推动农业旅游发展的各种力量模式的生成[8]。
2.1基本理论
2.1.1动力和动力机制从广义上讲,动力泛指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根据形成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根据作用强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主导动力与辅助动力[9]。动力具有方向性、动态性、加和性3个特征。所谓动力机制,是指一个社会、区域、业态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关系和其产生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导并发生作用的过程、机理与方式,其本质是描述动力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10]。动力机制具有抽象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反映的是事物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并且引导着相应的制度安排。
2.1.2农业旅游的动力机制体系农业旅游隶属于大旅游的范畴,因此其动力机制也是一个多因子、综合性的驱动程序,并且符合旅游业依托推力和引力(拉力)双重作用下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旅游的动力机制由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组成,包括需求系统、引力系统、中介系统和农村支持系统[11]。需求系统是以人对旅游的消费需求为原始推动力,促使农村农业地区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引力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物质和非物质2种载体激发游客参与农业旅游的兴趣;中介系统是上述2个系统的纽带,负责信息的交互传递,各类传媒机构、旅行社就是该系统中的一员;农村支持系统主要负责农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它是农业旅游动力机制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
2.2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解析
2.2.1机制的形成各地实践证明,农业旅游的发展源于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也是动力机制运行体系完善的过程。与全国各地一样,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普适性,但地域差异的客观存在也使其具有自身的机制形成。在上海农业旅游的2个发展阶段中,动力机制先后依托了不同性质的“力”。第1阶段初期,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在专注生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经营,如何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及相关资源,成为当时村民思考的内容。部分地区成功的探索纷纷为后继者效仿,各类农业旅游的雏形得以生成。体制变化引发的动力占主导地位。第1阶段中后期,上海市场经济已呈现繁荣迹象,农业旅游项目面向市场化的运营得到广泛接受,产品开发和理念包装更加成熟。可以看见,市场动力逐渐取代了体制改革动力,成为动力机制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该阶段也实现了上海农村地区人与人交往由传统的社会性向经济性的转变,这也对农业旅游后续发展有积极影响[12]。第2阶段起,农业旅游在上海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已经奠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壮大是各处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品牌特色成为当地旅游产品的标志及示范是此时的发展方向,形象动力融入了已有的机制中。如今,随着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启动,以及对农业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再认识,社会动力成为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又一促进作用。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组成了上海农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全部,4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力的作用大小并没有平均分配,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它们对动力机制整体运行体系的4个系统的有机融合有积极影响。
2.2.2机制的运行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的运行,需要内部和外部力的作用。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推动了动力机制的形成,在其运行过程中,这4个力既有内生的部分,也有外生的部分。内生的部分可以概称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它是内源性的力量,是农村居民对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农村地区对谋求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内部管理水平、生产特色、村民接收新事物的能力等。不过,无论这个内源性力量的强弱如何,它都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力的方向呈现出单向性。外生的部分可以概称为城市化外援驱动力。城市化的进程促使靠近城市外围的乡村地区在生活方式、城建格局、产业形态等方面逐步朝城镇化过渡与融合。城市化外援驱动力具有多向性,这就使得不同农业地区由于受到该力的方向不同,催生出不同的农业旅游类型和规模。这2种力的作用是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良好运行的保障[13]。图1为在成熟的动力机制下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示意图[10]。可以看出,农村、农业和服务业部门在自主创建的同时融合形成农业旅游动力机制的体系,并在若干动力的作用下实现了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而且,源头到终端的传导过程和终端到源头的回馈过程形成一个循环,做到彼此促进。
3结论与讨论
上海农业旅游的形成与壮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的产物。在这种时间与空间二元化的结构中所产生的动力机制,成为促使上海农业旅游产业前进的关键。农业旅游的动力机制中包含了由各种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集聚为若干功能明确、相辅相成的系统。它的生成和运行依托了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并且,它们从内部和外部的作用效果推动了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调整、引导了社会资源的优化。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农业旅游动力机制具有动态性,无论是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本身,还是它们融合后的内部或外部作用力,都将根据发展的需要实现自我调节,以促使上海农业旅游达到最佳的产业形态。从动力机制的角度讨论上海农业旅游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前人的研究中,动力机制理论在一般的旅游业和农村发展研究中使用较多,因此笔者试图用动力机制把旅游、农业、农村等元素融合于同一个框架内进行探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农业旅游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其对农业农村地区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新的思路。考察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中,逃避、自我发现、休息放松、挑战、冒险等社会心理因素是人们选择到乡郊野外旅游的推力之一[14];另外,大量的环境运动也成为提升户外休闲活动品质的重要动力来源[15]。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由个人的社会生活诉求形成的“软性”力量得到行业发展的认同和采纳。因此,在上海农业旅游的建设中,开发好硬件和常规软件的同时,合理引导市民释放“软性”力量,使之成为已有动力机制的补充,应该是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