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沙集模式解决三农问题范文

沙集模式解决三农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沙集模式解决三农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沙集模式解决三农问题

一、何为“沙集模式”?

按照中国社科院汪向东教授的说法,“沙集模式”是指:农户自发地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自己变身为网商直接对接市场;网销细胞裂变式复制扩张,带动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使得各种市场元素不断跟进,塑造出以公司为主体、多物种并存共生的新商业生态;这种新商业生态,反过来又促进了农户网商的进一步创新乃至农民本身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在“沙集模式”中,“农户+网络+公司”相互作用、滚动发展,就形成了信息网络时代农民的创业致富新路。“沙集模式”是历史的产物。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农民通过开网店,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在2006年,当地三个年轻人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经营各类小商品,但从2007年开始,生产、销售拼装式的实木家具。发展在2008年,带动了周边农民开办网店和家具厂的热潮。目前全镇在淘宝集市上一钻网店195家,两钻网店157家,三钻网店100家,四钻网店43家。2000家的网店带动一条产业链条,目前该镇拥有16家物流企业。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而且村里还出现了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治安问题也大为好转。现在,沙集镇作为一个只有1.3万户的小镇,已拥有农民网商超过千人,2010年整体销售额超过3亿元。正因为如此,“沙集模式”被人们称之为“农村的草根创造力与网络大市场结合以后产生出的一个巨大的巨变效应”。和传统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是“沙集模式”使农村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之间的联系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使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传统联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此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中心的《“沙集模式”调研报告》中就曾指出,沙集模式是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具体讲,沙集模式的核心是“网络+公司+农户”。其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在“沙集模式”中,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从这个角度说,沙集模式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现代化道路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沙集模式”的重大意义

“沙集模式”的经济社会影响意义深远。应该说,它为在信息网络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和可能。

(一)“沙集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采集信息弱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过去“公司+农户”结构下,公司控制农户、与农户争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信息不对称,因为市场信息大部分掌握在公司手里,这使得传统的“公司+农户”结构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难以得到农民的真正拥护。“沙集模式”则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加了“网络”这一重要要素,使农民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了真正的商品需求和销售信息,这就解决了农民信息弱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产品定价会更低,买卖双方互相受益。由此形成的结果是,农民足不出户,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改变,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从城里招工补充人手不足。

(二)“沙集模式”能够直接催生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沙集模式”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像一些发达地区,网店是在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和特色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而是完全由电子商务直接催生出本地的主要工业。像沙集镇这样的贫困地区,信息化都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说明农村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工业化完成之后才进行信息化,而是可以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三)“沙集模式”是破解“大城市病”、实现城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沙集镇,网商群体不仅有返乡大学生,还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村妇;既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网店雇佣人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木工,也有刚走上社会的毛头小伙子,甚至是还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和残疾人。通常在网店经营中,年轻人负责打理网店,老年人和残疾人从事简单的包装、打磨工作。农民们在网店生产经营中各得其所,这样既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又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还减少了大规模外出打工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因为如此,“沙集模式”也就成为我国破解“大城市病”、实现城镇化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了。(四)“沙集模式”对发展地方经济会提供一些新思路。多年来,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希望通过引进重大项目拉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现在招商引资困难重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且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日益导致这个代价不断加码。另外,外来的项目也“难养熟”,来的难,走的易,一有风吹草动,或别的地方给的条件更优越,可以拍拍屁股就走。而“沙集模式”对公共资源的索取很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却很大。特别是它具有内生性,即使有风吹草动、市场有变化,本土网商也会共同抵御风险。

三、“沙集模式”成功的条件分析

那么,“沙集模式”要能够成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本人对此梳理出以下几条:

(一)“沙集模式”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就达到1.2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7.3%,并保持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便捷的物流和支付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便必然会使网购市场拥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选对产品也是沙集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沙集镇是通过生产、销售拼装式的实木家具,才真正走向市场的。事实证明,以简易拼装家具这种产品切入市场是最佳选择。因为它需求容量大,市场进入的门槛低,能够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适合储存和长途运输,产品拓展空间大。

(三)需要不断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随着实践的发展,沙集镇就在去年底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完全由网商来主导的行业协会,以协会牵头制定出两个标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沙集镇网商所使用的淘宝网平台,就实行店铺评分制度和信用评价制度,并且客户在拿到并验收商品合格后,才把购买费用划转到商家账户,这就使得消费者放心,对网商构成了信用制约,有力地保证了网上交易的信用。

(四)需要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经济时代,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远超过了工业时代。例如电子商务服务业就正在成为中国信息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沙集镇有快递公司16家,2010年快递费用接近4000万元,网上销售的金额也从2009年的1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3亿多元。

(五)沙集模式的快速发展,也与当地政府“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理念和做法有很大关系。沙集网销业是自发式发起、裂变式生长,但是,市场的力量并不是万能的。土地、资金等问题,靠农民自己的能力往往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当网商顺利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放手让他发展;而当碰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帮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