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太湖地区蚕业教育与改良范文

太湖地区蚕业教育与改良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太湖地区蚕业教育与改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太湖地区蚕业教育与改良

在清中叶之前,中国的蚕桑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都先后进行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在蚕桑生产中得到普遍运用,使得这些国家的蚕桑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而我国当时还在墨守成规,蚕桑生产每况愈下,并最终导致蚕茧和丝织品出口贸易锐减。特别是近代的日本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养蚕制丝,生丝和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土丝和土法制造的丝织品,使得日本成为中国蚕桑业最强劲的对手。这样的背景下,蚕业生产技术改进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进步则是蚕种改良的实践。近代蚕桑学校应运而生,1897年杭州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蚕桑学校,因此中国近代的蚕业教育肇始于晚清时期。这些蚕桑学校不但是蚕业生产技术改革的承担者,还在改良蚕种的制造和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近代太湖地区的蚕种改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备受关注。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近代中国的蚕种改良和蚕业教育做了研究,对蚕种改良做出研究的有李平生的《论民初蚕丝业改良》、《论晚清蚕丝业改良》和吴惠芬的《清末浙江的蚕丝业改良》,都是将蚕种改良作为蚕丝业改良的一部分来做研究;蒋国宏的《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对于江浙地区蚕种改良的研究,涉及到蚕业教育,不过不够系统和具体。而对于蚕业教育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将蚕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部分来做研究的,例如李喆的《近代江苏省立职业学校发展研究》中就提到江苏女蚕校的蚕业教育,吴国荣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1866-1911年)》对于中国近代的蚕业教育一笔带过,魏露苓的《晚清东南沿海地区近代化农业教育研究———以蚕桑学堂为中心》以杭州蚕桑馆为其中一个例子,章楷的《江苏近代的蚕业教育》简述了江苏近代兴办的蚕桑学校;也有单独研究一所蚕桑学校的,蒋猷龙的《我国最早创始的蚕业教育机构》寥寥两百字左右简单的说了下我国第一所蚕业教育机构———杭州蚕学馆的创办,廖承琳的《近代中国早期实业学堂举要:杭州蚕学馆》则是将杭州蚕学馆的创办、教育内容更为具体化。从上文可以看出,上述专家学者的探讨主要局限于蚕种改良和蚕业教育的本身,而对太湖地区的蚕业教育在蚕种改良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广泛的搜集从1897年太湖地区出现第一所蚕桑学校开始到抗战之前这一地区的蚕业教育,来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以期客观地反映蚕业教育在太湖地区蚕种改良中的重要作用。

一、近代太湖地区蚕业教育的兴起

近代以来日本蚕业的发达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中国提供了许多直接可以借鉴的经验。加之日本地理位置的便捷以及它和中国在政治体制、思想意识、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诸多相近之处。1因此太湖地区的蚕桑学校大多都会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和学习先进的育蚕技术,同时大批翻译日本蚕学著作、聘请日本教习。浙江高等蚕丝学校校长的朱显邦和江苏女子蚕业学校校长的郑辟疆以及邹景衡、费达生都曾留学日本。

(一)专门的蚕桑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中国近代的蚕业教育肇始于杭州蚕桑馆,它是太湖地区最早的蚕桑学校。杭州蚕桑馆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7月由杭州知府林迪臣创办于杭州。当年7月拨款,9月开工,次年4月1日正式开学,学制两年。杭州蚕桑馆不仅是太湖地区最早的专门性的蚕桑学校,也是中国最早的蚕桑学校,对近代蚕业教育的开展影响很大。杭州蚕桑馆“大旨以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求饲育,传授学生,推广民间为第一要义。”2开馆之初,总教习一职先聘江生金,后聘日本蚕师轰木长。学额定三十名,实到二十五名,不限省份,供给伙食,又零用费三元。另有额外生八名,需自贴伙食。学制为两年四个学期,开设十九门课程,包括:物理学大意、化学大意、植物学大意、动物学大意、气象学大意、土壤论、桑树栽培论讲义及实验、缫丝法讲义及实验、显微镜讲义及实验、操种法讲义及实验、茧审查法讲义及实验、生丝审查法讲义及实验、害虫论、蚕体生理、蚕体病理和蚕体解剖。1光绪三十四年(1909)6月,蚕桑馆改名为浙江官立中等蚕桑学堂。杭州蚕桑馆大概开办了10多年,到清末共有毕业学生11期,成效显著,该馆大部分毕业生不但在浙江地区劝设养蚕公会,还被各地的蚕桑学校和蚕桑公会聘为教习,推广新法养蚕制丝。对于清末全国的蚕桑教育事业和新法养蚕制丝的产业都起到了开拓和榜样的作用。广东蚕业学堂、福建的蚕桑局,湖北农务学堂的蚕桑科和云南农业学堂设的蚕科,都有从杭州蚕桑馆的毕业生中聘请过教习。杭州蚕桑馆开办之后,温州、宁波等地也纷纷开办蚕桑馆。民国元年(1912),浙都督汤寿潜令继续开学,杭州蚕桑馆改校名为“浙江中等蚕桑学校”,8月增设制丝课,建立足踏缫丝实习工场。1913年1月校名更为浙江公立甲种蚕桑学校,同年12月改为浙江省立甲种蚕桑学校。1923年7月,改行新学制,招考高小毕业生,定预科2年,正科3年,毕业年限由4年改为5年。1926年2月,设推广部,下设6股,并于各县增办改良养蚕场12所。1926年3月教育部下令改校名为浙江省立高级蚕桑学校,并建造蚕种冷藏库,同年8月兴建新式机械缫丝厂。1928年学校易名为浙江省立高级蚕桑学校,次年迁至觅桥。1933年9月为浙江省立高级蚕桑科职业学校,1934年冬为浙江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1936年6月将招收的“初级蚕丝职业科”改定学程,延长毕业,年限为3年。同年10月改为浙江省立杭州蚕丝职业学校,新校舍落成,规模和设备都达到了建国前蚕校发展的顶峰。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暂时停办。我国早期的蚕业教育,主要是由清政府来推动的,希望通过蚕业教育,以改进蚕桑生产。21898年7月5日,光绪帝谕令“各省州县皆立农务学堂”,于是掀起了中国近代兴办农业学校的浪潮。太湖地区的第二所蚕桑学校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匮县(1912年民国元年撤并入无锡县)知县叶缦卿在无锡惠山创办的蚕学会。金匮蚕学会与杭州蚕桑馆教学侧重不一样,它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新的养蚕方法,培养初级蚕桑人员。但是该蚕学会只是昙花一现,在知县调走和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很快就停办了。除了杭州蚕桑馆,近代时期太湖地区另一个重要的蚕桑学校即上海私立女子蚕桑学堂也在蚕桑生产技术改进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近代蚕业教育史上的影响更大。上海私立女子蚕桑学校是史量才1903年于上海斜桥南桂墅里创办的分预科(2年)、本科(3年)及选科(0.5年)三部。女子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身无疾病,均得入学。3在招收学生上已经趋于现代的教育方式,而本科所修科目的设置比杭州蚕桑馆更为科学和全面(见表1)。史量才早年毕业于杭州蚕桑馆,他通过创办女子蚕桑学堂来“注重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等试验,并改良旧法,兼授普通及专门学理,以扩充女子职业,挽回我国权利为宗旨。”1上海私立女子蚕桑学校开创了我国女子职业教育的先河,从此以后我国女子职业教育开始兴起并受到重视,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1912年该校迁往苏州浒墅关,在蚕桑学堂的基础上成立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简称“女蚕校”)。女蚕校最初仅设养蚕1科,学制4年,招收高等小学毕业学生。1918年该校增设短期培训性质的甲、乙两种蚕业传习所。2女蚕校最初几年单纯教学,很少进行蚕桑生产技术的改进实验。1918年,也是杭州蚕桑馆毕业的郑辟疆担任校长,他大力鼓励毕业生从事蚕种改进,将蚕业教育与蚕桑生产相结合。1921年,设立原蚕种部,从事制造和改进良种的试验和工作。1923年学校又设推广部,实际负责蚕业改进推广工作。20年代开设制丝课程,同时民国政府实行“壬午学制”,1922年校名更改为“江苏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1925年之后设立制丝改进机构,面向社会推广制丝改进技术。1927年民国教育部长提倡大学区制,女蚕校在大学区制下频繁的改名,直到1929年之后大学区制取消,女蚕校才继续延用“江苏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这一校名。到1930年,该校设置制丝科。1935年,制丝科脱离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另成立“江苏省立制丝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学生,学制2年。1937年又添设养蚕专科,学校名称改为“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停办。女蚕校的创办与发展是中国教育的进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格局,为女子冲破家庭的桎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取得自身的独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女子是我国蚕桑生产活动的主力,女蚕校招收女生,更加便于传授蚕桑生产知识,能更直接地提高生产技术。另外还有杭州府蚕桑女学堂、钱塘县蚕桑初级师范学堂、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镇江女子蚕业学校。其中影响较大的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前身是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1927年在无锡创办的女子蚕业讲习所,学制三年。1928年2月正式招生,计划为47名。1929年迁往镇江改为女子蚕业学校,1930年改名为镇江女子蚕业学校,抗战后镇江沦陷就解散了,共培养九届毕业生677名。

(二)综合性农业学校中蚕科的创办与发展

近代太湖地区除了专门的蚕桑学校,还有几所综合性农业学校中设有蚕科,其中影响较大开设较早的是苏州农校中的蚕科专业。在近代兴办实业教育的背景下,苏州府官立农业学校(简称苏州农校)创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907)5月,校址在苏州盘门内小仓口,由当时的苏州知府何刚德任监督(即校长),建立初期仅设有蚕科和农科两科。1912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这时除了招收蚕科和农科的预科生外,也开始招收农科的本科生。1913年苏州农校迁往古运河下津桥,紧接着开辟教学和实习用的蚕桑场和育蚕室。1918年苏州农校购买学校附近三友公司的农桑场地60余亩为农桑实习场,用于修筑蚕室、贮桑室、温室和栽培室,开始大规模进行植桑和育蚕的改进试验。1920年,苏州农校建立新桑场、原种部,开始制造改进蚕种。1927年后的大学区制中,学校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苏州农业学校,设立高级农科、蚕科和职业培训班,以后又办了预科班和女子职业班。1929年大学制取消,学校名定为江苏省立农业学校,设农、蚕本科及预科两部。苏州农校教学课程由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组成,主要理论课程有:土壤、显微镜使用法、作物栽培、生物、化学、栽桑、国技、物理、蚕害试验、蚕实习、遗传、蚕解剖、化学实验、制丝、蚕病、蚕种、图画、蚕业等等;主要实习课程有:虫害实验、病害实验、蚕种茧生丝检查及实习、考种实习、农村调查及实验、蚕解剖实验等等。1从1929年后开始,苏州农校在吴江、江阴、武进等地设立育蚕指导所,推广学校改进的新蚕种,指导当地农民进行养蚕育种工作。除了苏州农校开设的蚕科专业外,还有浙江大学蚕桑系的前身———浙江中等农业学堂的蚕桑专业。浙江中等农业学堂最早于宣统二年(1910)八月在杭州的横河桥租赁民屋开办,附试验场,学级有农业教员讲习班一班,学额一百名。2学生按照师范生待遇,一律免缴学膳费。浙江中等农业学堂的前身是农业教员讲习所,原址在杭州的马坡巷,后才迁至横河桥。浙江中等农业学堂当时仅设农科,学制三年。1913年4月21日迁入杭州笕桥新校舍,添设森林科。1913年民国教育部令规定甲种农业学校修业期限四年(预科一年,本科三年),于是特设研究科一班。同年冬,改称“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18年添设兽医科。1924年学校升格为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省立甲种森林学校合并,设农科和森林两科。1927年之后,学校合并为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1928年方增设蚕桑专业,在中国合众改良会的资助下建立了养蚕室和温室、作物研究室、农产和林产制造室等等。1929年1月,劳农学院改名为农学院,称“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并且租用了校外田地175亩作为蚕桑改良场,供学生进行培养春蚕实习。1934年蚕桑系合并入农业动物学系,1936年又分设出来单独成立蚕桑系,一直未曾改变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必修课程有:国文、外文、物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等;必修课程包括:蚕桑泛论、日文、蚕体解剖、生理及病理、养蚕制种、栽桑、气候和实习等。1931年春,浙江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停办,省立蚕桑改良场改组。全部由浙江大学农学院接收,并改编为“浙江大学农学院附设女子蚕桑讲习所”,同年夏因经费短缺而停止招生。1935年中央大学的蚕桑系也停办并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蚕桑专业1931年第一届毕业生17人,以后继续招生,自创办至抗战前夕,共毕业学生34名。3浙江中等农业学堂的创办是浙江近代农业教育的发端,而浙江大学的蚕科是太湖地区高等蚕业教育的开始。另外还有淮阴的省立第三农业学校,20年代增设蚕科;镇江的私立女子职业学校,1927年设初级蚕桑科,1929年增设高级蚕桑科;丹阳私立正则职业学校,1931年开设3年制的初级蚕桑科;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1931年设蚕桑科;诸暨县立乙种农业学校1916年设养蚕科。

(三)蚕桑讲习所、传习所和训练班

除此专门的蚕业教育机构之外,太湖地区还有诸多蚕桑讲习所、传习所以及训练班。这些场所在短期内传播蚕桑知识、快速培养蚕桑初级技术人才、推进良种改进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场所大部分为蚕桑学校和合众蚕桑改良会所办,也有部分为社会人士或者丝厂、商人所办。大多数存在时间比较短暂,属于临时性的机构,一旦资金缺乏或者培训任务完成随即解散。

二、近代太湖地区蚕业教育与蚕种改良的实践

清末我国的蚕桑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界。清中叶之前的上千年时间一直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的蚕桑业到了清末开始走下坡路,并且与强劲对手日本的差距日益明显,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下降。1911年全国虽产丝13640吨,但占世界主产国产丝量的比重已经从1871-1875年的平均60.74%下降为44.96%。1931年中国桑蚕茧产量达22.05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与日本相比已经处于下风。日本1931年产丝量达41870吨,比1911年增加2.27倍,占世界主产国蚕丝产量的比重,从42.21%提高到74.41%。1日本最初的植桑、养蚕和缫丝技术,是大约在公元2世纪初从中国经过朝鲜传过去的,清末之前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产量都一直与中国相差甚远。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蚕桑业之所以迅速衰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蚕种质量低下,加之中国固步自封依然用老技术制丝,导致生丝以及造出的丝织品质量不佳,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此情况下,育蚕技术的改进开始受到重视,而其中的蚕种改良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清政府和有志之士的推动下,蚕业教育的学堂应运而生。蚕桑学校引进近代育蚕生产技术,其突破主要体现在蚕种改良创制优良蚕种方面。

(一)清末蚕桑学校对于蚕种改良的实践

鉴于“中国蚕丝有一最大缺点,即为蚕种病毒之多……所含病毒,常在百分之九十以上”。2“蚕种之优劣,足以左右养蚕成绩与缫丝成绩甚巨,实为决定整个蚕丝事业之基本因素”。3因此在实业救国的背景下,近代蚕桑学校的最大任务就制作和推广优良蚕种并传播新式育蚕技术。太湖地区最早的蚕桑学堂即杭州蚕桑馆就率先进行了蚕种改良实验。杭州蚕桑馆在开馆之初就注意到了优良蚕种对于我国蚕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一开始就进行优良蚕种的选择和培养实验,在1898年的《农学报》中记载:“馆中所饲之种,为意大利、法兰西、日本,中国之新昌、奉化、余杭等处,各种皆佳,惟余杭种含微粒子毒最多。自三月二十六日收蚁,日本种最先孵化,中国次之,意法最后。闰月二十四日始上簇,四月初三采茧六百八十斤。馆中蚕事,较民间先十日。各处之茧,中国种以新昌奉化为最,余杭次之;日本种以银白小石丸改良又昔为最,松白黄金生锦室次之,意法种茧大而厚,过于中日之种。馆中选佳茧制种,计春蚕种千余纸,民间预定来购者,已五百余纸。”4这是太湖地区近代蚕桑学校进行蚕种改良的最初尝试,改良的蚕种有500多张销售给了单位和个人,余下的500张左右免费送给了杭州蚕农试养。1898年之后,浙江蚕桑学堂每年都制改良种推广,少则千余张,多则两三千张。江苏最早推广的改良蚕种就是1899年从杭州蚕桑馆引进的土种纯系分离的蚕种。在此之前太湖地区的蚕种都为土种,一般为农家自制或者购买所得。土种没有经过科学消毒极容易感染病毒,被病毒感染的蚕种比例很高,平均高达30%~40%。5一旦感染则死伤过半,微粒子病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蚕病。法国和意大利蚕桑业曾经爆发的微粒子病几乎使得整个国家的蚕桑业遭受灭顶之灾。不过此时所挑选出来的所谓的优良蚕种还具有很大的缺陷,从上文就能看出来,这些优良蚕种只是筛选出来相对比较好的一些蚕种,是纯粹种,不是后来技术发展之后的杂交蚕种,质量上只是稍比土种强些。因此从1901年起,蚕学馆还为农民检查土种病毒,消除蚕病,借以补新种的不足。1

(二)民国时期蚕桑学校对于蚕种改良的实践

民国时期,杭州蚕桑馆改名为浙江蚕桑学校。1915年,在艮山门外沙田设原蚕种制造场,专门研制培育优良蚕种。罗振玉在《杭州蚕学馆成绩记》中说道:“太守创此馆,其尤注意在考研蚕病,考精究制种之术,每年所制之种,以贱值售之民间,饲之辄得丰获,视民间普通所制种或丰收至倍焉。今年浙省蚕事甚劣,收量视丰岁十之四五尔,而蚕馆所制种则大率十得八九,是其征也。馆中所制种除售之本省外,若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亦争购求,恒苦不给焉。”11925年,浙江蚕桑学校在艮山门外、湖墅、塔儿头、上泗和长安等地设立了5个养蚕改良场,免费赠送蚕农改良蚕种,并代蚕民消毒、催青河饲养蚕种,推广新法养蚕。同年还制成一代杂交种万余张推广“,这是我国大批推广一代杂交种之始”。2该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便成为浙江科学制种的主要中心,每年生产17800~23800张蚕纸投放市场,大多数销往江南以外的地方,如山东、河南、湖北、安徽,使杭州成为浙江省改良蚕种最主要的生产地。31926年学校增设推广部,在杭嘉湖、宁绍地区重点养蚕区县设立的蚕业改良场,使得原有的改良场增加到了18处,并且派毕业生和三年级学生指导蚕户消毒、催青,做好养蚕的示范工作。江苏女蚕校(前身为上海私立女子蚕桑学堂)在1918年由郑辟疆担任校长后,一改过去女蚕校只注重纯理论教学的蚕业教育方针。大力鼓励学生从事蚕种改进工作,将蚕业教育与蚕桑生产相结合。1920年学校设立推广部,向蚕农分发改良蚕种。1921年学校设立原种部,生产原种、原原种,致力于蚕种业的发展。1922年,设立试验部,负责地方品种的选育、引进品种的驯化和蚕病的防治等。同年,郑先生私人出资,在浒墅关家宅“潜庐”内试养培育原种,取得成功后开办蚕种试验场一一壬戌馆,……该馆为苏南较有代表性的蚕种场之一,……所产蚕种品质优良,产量高出土种数倍,热销于江浙一带。郑辟疆担任校长之际还鼓励支持女蚕校教师及毕业生兴办蚕种场,仅吴县就有天远、大有、国华、浒关、于国、三元等10多家蚕种场。11927年,郑辟疆培育出杂交秋蚕种。之后又陆续培养出夏蚕种和早秋蚕种,在太湖地区得以大面积推广。这样农家一年可养四期蚕,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夏秋盛期的桑叶。“苏浙两省大量推广秋蚕饲育,蚕农利用秋叶可增进一季收入,蚕茧产量亦随之增加”。2江苏女蚕校在20年代曾受民国政府委托举办过两年制的制丝专修科,还有镇江女子蚕业学校受委托创办初级女子蚕业指导人员养成所。学员毕业后分配在各蚕业指导所工作,指导当地的蚕农用新法育蚕。1924年,江苏女蚕校在无锡堰桥乡所设立育蚕指导所,是我国最早的育蚕指导所之一。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江苏女蚕校建立的蚕业指导所数量越来越多。1933年在吴江的花木桥、乌家口和馄饨兜各新设指导所一处,总办事处设在震泽。同时在吴县的旺米山、汤巷等地设指导所九处,江阴的塘头桥和洞歧设指导所一处,至9月该校在吴江、吴县和江阴等地区公开设立指导所24处。3指导蚕农购买养蚕用品,代蚕户进行蚕室和蚕具消毒,催青、烘茧等等。不仅如此,女蚕校的教员和毕业生们还在校长郑辟疆的支持下,先后在蚕桑业比较发达的苏州、吴县、吴江和无锡等地创建专业生产改良蚕种的蚕种制造场,推广改良蚕种。这些蚕种制造场在技术上都依托女蚕校,由女蚕校负责技术指导和检验蚕种。1935年,中央大学蚕桑系停止招生,并入浙江大学蚕桑系。在合并之前,中大的蚕桑系对蚕种改良和育蚕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华中最大的独立制种场”。由于中央大学所在的南京不属于太湖地区,因此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浙江大学的蚕桑科开办较晚,到了1928年才设系,与其他蚕校相比建树并不大。1931年春设立“浙江大学农学院附设女子蚕桑讲习科”,本意是想培养蚕桑短期人才,但是经费缺乏,只招到该年夏天未再招生。蚕桑学校积极举办蚕桑讲习所和培训班,培养的很多蚕桑科教人员深入蚕区进行新式育蚕技术的推广活动,例如1923年,江苏女子蚕校的师生在江苏吴江县组织蚕农成立著名的“蚕桑改进社”,推动了蚕农合作事业,经过十余个春秋的努力,到1937年春,吴江全县已有稚蚕共育团一百七十余组,合作制丝所二处。4“苏州二农(校)所属之蚕科,浙江省立西湖蚕桑学校,均渐能注重蚕业之改良推广,而各以办理蚕业指导所为吾。”5太湖地区的这些蚕桑学校为近代该地区的蚕业改良,培养蚕桑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中“成绩最著、至今尚继续办理者,为浙江省立高级蚕丝学校及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两校毕业生均以千计,其有助于我国蚕桑业之改进甚巨。”1

三、近代太湖地区蚕种改良的成效

近代太湖地区的蚕业教育与蚕种改良是同时进行的,蚕业教育机构在蚕种改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实践、推广和培养人才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指导蚕农饲育,改良蚕种及改良育蚕方法,试有成效”,2而且蚕桑学校和农校中的蚕桑科是主要的改良蚕种制造者和推广者。首先是蚕种所含病毒率下降,改良蚕种使用率的增加。1925年之前,太湖地区的育蚕技术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进展并不快。之前的改良蚕种大多是由蚕校从土种中挑选相对较好的品种,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所以蚕种的质量影响到了推广。到了1925年才有突破性的进展,浙江省引进日本技术,推广杂交蚕种,一改之前改良蚕种良莠不齐的状况,使得太湖地区的改良蚕种在质量上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蚕户使用改良蚕种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浙江省1909年到1923年间的11所国家制种机关中就有7所为蚕业教育机构所办,并且都在太湖地区。320世纪初以及之前,太湖地区苏南片的蚕种病毒检验主要是微粒子病,这项检疫工作一直是在江苏女蚕校及所开办蚕种场进行的。20年代末才由政府制定专门的机构进行检疫,但是女蚕校的蚕种场依然保留检疫的工作。苏南地区蚕种场生产的蚕种的毒蛾率从1931年开始逐年下降,1930年年平均病毒率在6%以上,到1933年下降到1.41%。41931年浙江省各蚕种场春期平均病毒率为15.56%,秋期为11.43%,到1935年分别降低至6.19%和2.45%,5蚕种的质量明显提高。到1933年,江苏金坛、丹阳、镇江、无锡、常熟、苏州、常州、吴兴一带养蚕农户已有75%采用了改良蚕种。6到1937年以前,江苏境内的“土种近乎绝迹,为全国接收新技术最敏感之省”。7与此同时,浙江改良种的使用率大致也达到了50%。8上海地区,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改良蚕种在郊区各县已普遍得到推广,土蚕种逐渐淘汰。9属于太湖地区的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的老蚕桑区,不仅蚕桑生产一直是太湖地区最发达的,而且是全国蚕茧的主要产区。蚕农在是否采用改良蚕种的态度上相对于江苏和上海地区的蚕户来说比较谨慎和保守,这也就是太湖地区的浙江省地区改良蚕种使用率比江苏省和上海市地区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蚕茧产量的提高,蚕户收入增加。1926年江苏女蚕校在日籍教师白泽干的指导下,创建天然冰库,试行冷藏浸酸孵化的人工孵化法成功。同年着手冷藏浸酸蚕种在秋期饲养的实验,次年江苏女校试验成功,在此前太湖地区只有春蚕。1927年以后女蚕校就开始在太湖地区大面积的推广杂交夏蚕和早秋蚕,这样桑树在夏秋产桑叶最茂盛的季节就不会浪费掉,得以充分的利用。蚕户从过去的一年只能养一季蚕,变为一年能养多次蚕,而且秋种的饲养量往往超过春种,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蚕户的经济收入。杂交的改良蚕种跟之前的土种相比有蚕体强健、病毒含量低、抵抗力强的显著优点,成蚕的收茧量及蚕茧在制丝上的缫折,都也较土种优良得多。改良蚕种最好的时候每张可收茧25斤,土种可收20斤。最坏的时候改进种每张收茧十六、七斤,土种只有三、四斤。蚕茧缫丝折改进种每担可得丝二十一、二斤,最坏的改进种也能得十斤左右。“改良种无论天气好坏,饲法优劣,其收茧量与缫丝折均优于土种,改良种每张纸蚕种仅及土种每张百分之一,故所得茧量不同,担每年蚕收能得八成,以为最大之大丰之年,少有十成全收者。”11933年浙江发放春种,春蚕每张蚕种采茧至五、六十斤,而同期土种蚕作仅有2~3成收获。2由于采用了改良的蚕种,在浙江,统制一年以来(即1934年),烘折已由三百余斤减为二百六、七十斤,缀折则由五百四、五十斤减至四百五、六十斤。3

但是总体来说,改良蚕种得病率低、产量高的优良特性,依然是近代太湖地区改良蚕种推广带来的显著成效。李平生在《论民初蚕丝业改良》中说道:“民初的蚕丝业改良,尚处于一个较浅的层次,除了建立初具规模的近代蚕丝业教育体系之外,并在蚕种改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养蚕、缫丝、生丝外贸等领域的改进则相对薄弱,而栽桑方面的改进准则几乎付诸阙如。”4可见蚕业教育除了培养了大量蚕桑方面的人才之外,还为蚕种改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