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应对措施范文

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应对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应对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应对措施

山东省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农业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2294.3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6650.94亿元,多项农业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但同时,山东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生产效率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削弱了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因此,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山东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努力再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

1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效应凸显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瞄准现代农业发展前沿课题,围绕全省主要农作物育种及栽培、畜禽育种及养殖等30多个研究领域,以项目为纽带组建了67个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攻关创新团队,有效地整合了省农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农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市、县农科所等全省17个农业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量。同时在全国聘请了26名客座研究员,形成了一支由1000多名科技人才为主体,聚集全省16000多名涉农科技人员的农业应用研究创新队伍。山东优质小麦、玉米、抗病专用水果、无公害蔬菜、黄淮海区域综合治理等重大技术成果,都是跨部门、跨地区、多学科、多领域的协作配合、联合攻关的结果。

1.2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十一五”以来,山东省抓住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是通过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山东省从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每年投入4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果树、蔬菜等22个重大课题的发展。目前,山东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林果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100%,渔业良种覆盖率70%,农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农产品出口额、肉蛋、水产品、蔬菜、水果、油料产量8项均居全国第一[2]。二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并大力应用玉米、冬小麦、蔬菜丰产高效无公害等技术体系,小麦夏玉米1年2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水果套袋技术速度普及推广。植物脱毒快繁和奶牛肉羊胚胎移植不仅在规模上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有重大突破。三是不断增强农业资源环境技术研发应用,大力推广了节水、节肥、节药、草原保护利用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取得了新型作物控释肥、农田污染综合防控等一批重要成果。四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项目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1-2]。

1.3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创新平台是聚集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2009年召开的中共山东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上通过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重点打造公共开放基础研究平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山东省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占全国总数的7.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小麦、玉米、棉花、苹果、花生、甘薯等国家级农作物育种改良分中心8个;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7个;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中心和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各1个[3]。同时,山东省每年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1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22个特色农业科技园。创新平台的建设,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专业化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山东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龙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山东省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722家,实现销售收入13882多亿元[4],培植出得利斯、登海种业、寿光蔬菜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数百万农户脱贫致富,不仅提高了农业产业比较效益,而且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缓解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趋势。区县经济呈现出了“公司+协调员+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由于受到科技运行机制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一是农业创新资源分散。纵向隶属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割裂了创新主体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层次重叠、功能不清,“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国家、民间以及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市场意识淡化,科技产业化发展缓慢。三是科研、开发与生产相互脱节,造成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50%[5],但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8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生产经营所急需的技术服务得不到满足。

2.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山东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效显著,但所需经费仍有很大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资料显示,日本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公共投资强度为3.40%,英国的农业科技公共投资强度为2.29%,法国、德国和美国三者相当,基本保持在2.0%~2.5%[6],而山东仅为1.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足,造成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科研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大面积推广[3]。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缓慢,更主要的是投入渠道单一,多个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流失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山东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6]。农业研发机构中缺乏农业学科领军人物和科技尖端人才,这是制约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竞争力、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另外,现有的机制没有把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收益偏低,使得农业科研部门优秀人才流失较多,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乏力。

2.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差技术创新是农业创新的基础性环节,每一次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农业发展的飞跃。山东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实力比较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学研究真正原始性创新的东西还不多,多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研究。如在工厂化设施农业方面,以色列、荷兰、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其设计、建造、运营已达到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自动化生产阶段,工厂化设施农业的效益,平均每公顷产值一般在几十万至几百万美元,山东仅为0.5万~2.5万元人民币。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山东仅为35%~40%[6]。1m3水以色列产粮食为2.32kg,山东为1.15kg。总体来看,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5-6]。

3加快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对策

3.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首先,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山东一直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位置,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人中的比重,为农业科技贡献率提供了保障。但是要再创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其次,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和区域农科教协作体系3部分组成。针对山东大院、大所少,创新资源缺乏的现实,要充分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龙头作用,整合有关科研教学机构资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另外,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主导产业设置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避免重复、封闭、画地为牢的做法,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相互开放与共享,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7]。

3.3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围绕“十二五”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行动,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原始性创新,抓住那些对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进行自主创新。二是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研发的立足点,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如黄淮土地生产力培育技术、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能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作物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农业高技术,重点突破分子农业、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工程农业、农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等重大技术,大幅度提升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战略高技术竞争力。

3.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10年6月6日,国务院颁发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山东省今后的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山东应尽快落实此项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确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山东省未来的农业发展定位、重点的农业产业、优势的学科领域,确立未来5~10年的农业科研人才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确定运行机制和人才保障政策等,着重培养重点学科的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同时,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稳定一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5以园区建设和品牌创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高效、特色农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的良好载体。目前,山东省已批准建设了济南、济宁、泰安、淄博、莱芜等5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7]。要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遴选一批应用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开展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加快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