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措施及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国是人口和农业大国,海水稻的培育和种植能解决我国当今耕地面积稀少、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海水稻传统种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和结合海水稻相关文献,并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原则,提出了海水稻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措施和建议,为发展海水稻农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北部湾;海水稻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指非物质的、活态和无形的,其主要是靠人们的口传心授而得到世代相传下来。而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它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在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但随着中国人口的逐渐增长,耕地的逐渐减少,而海水稻是当今最引人瞩目的农业科研项目,这是一种生长在含高盐分海边滩涂地里的水稻品种,亩产虽然低于常规稻,但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是海稻区别于其它水稻的最大优点。因此,本文根据实地调研和结合相关的海水稻文献,全面的剖析广西北部湾海水稻保护与开发情况,对发展海水稻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北部湾海水稻发展的历史进程
海水稻其实并非一个新生事物,而是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水稻品种,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在文献上多有记载。清代曾经有相当规模的种植。地点包括媒体广为宣传的广东湛江,以及广西合浦。在广东湛江遂溪,人们称之为懒人谷、长毛红米、长毛谷,是一种传统土产。在广西北部湾合浦历史上,海水稻的普遍种植和围海造田工作离不开廉州合浦玑屯王氏的努力与历史活动,据当地的王氏宗族领袖王怀文先生表述,从明清两代,玑屯王氏已经开始经商,从政,可以说是当地豪绅,进入近代后,清末与民国时期,在宗族杰出领袖王崇周先生的带领下,在党江附近(今海山村),修建粮仓,疏解漕运,围海造田,造就了今天肥沃的千里良田,大约有两千亩的适合海水稻种植的土地,也为当前海水稻的广泛种植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古代文献《广东新语》和《南粤笔记》也记录了海水稻种植的相关内容,这充分说明了海水稻的品种存在历史或者说时间上的沿革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历史进程,海水稻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海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广西、山东、海南、河南和东北三省等)。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广西北部湾合浦海水稻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实验室做基因测序研究发现,北部湾合浦海水稻与华南水稻和东南亚水稻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并具有开发价值。
二、海水稻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措施和建议
海水稻作为重要的沿海滩涂的农作物,其蕴含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各方面的效益,就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社会效益为突破口,悠久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历史底蕴都有助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生态效益为抓手,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方在开发的重要位置。
(一)以社会效益为突破口,促进产业集成化发展海水稻历史悠久,其背后更是蕴藏着北部湾地区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勇气和因地制宜的农业智慧,针对海水稻这一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的良性发掘。同时可以开发海水稻相关产品,如海水稻种植的粮食,海水稻的周边产品,对海稻秸秆等非食用部分进行合理的文化设计与开发,促进多层级,多维度的产业集成化发展。目前中国种植海水稻较多的地区是位于广东的湛江和山东青岛,而这两地又是以试验种植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不面向市场进行销售,而广西地区还没有从事海水稻生产加工的企业,“海尚农”的出现将填补广西地区的海水稻种植生产的空白,大大的促进沿海农业的科学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二)以生态效益为抓手,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海水稻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生态环保意义。近来,党和政府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重点扶持了一批兼具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创新经济啊发展效益的项目和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首先保证在国家节能消耗的生态保护要求之下实现发展,促进海水稻的循环开发利用。海水稻本身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首先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绿色生态无污染的环境,其次海水稻的种植对沿海滩涂的生态环境营造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加强对现代海水稻生态农业的发展,对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思想和生态保护即“五位一体”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结语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几千年劳动传承下来的财富,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承的过程。而祖先为我创造和留下的海水稻种植技术和管理,它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海水稻种植模式和技术,而是一种非物质遗产和文化,是世界人类具有重要价值的财富。但近年来,我国的海水稻在不断的发展,但由于海水稻是利用海水的盐碱和滩涂地生长出来的品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目前海水稻种植产量还比较低。所以开发和保护海水稻种植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洪波,牛苗苗,吕涛宇.北部湾海水稻传统种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7.
[2]向安强,卢锶敏,李思思.浅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中山市南朗和大涌镇稻田养鸭为例[J].古今农业,2009(4):104-113.
[3]杨艺.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与开发——以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7(10):224-227.
[4]陈洪波.文化传承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研究[J].教学研究,2015,(2).
作者:牛苗苗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