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的研讨范文

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的研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的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的研讨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农业科研单位、院校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农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服务。这种推广模式以非营利性服务为主,其推广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与乡镇政府或农村合作组织、农协、农户通过合同协议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科技示范等活动;(2)直接将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科技成果物化为实物,通过科技市场流通过程,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农户;(3)与产业主体联合,解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2)“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以“订单农业”生产技术合作为主,把分散生产的农户与有计划、大批量的商品生产结合起来,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地解决生产、流通、加工与科研脱节的问题,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也给农业科技转化带来了可喜的成果,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形成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公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把当地的农民集中起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保证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经营公司和龙头企业,与农民的生产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研制和试验,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给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单个农户受生产经营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低下、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受到资源、技术、信息和市场因素制约的局面,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农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制的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4)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其宗旨是孵化、示范和辐射农业科技成果,进而带动农户走科技增收之路。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企业和科研为龙头,以优势资源,设施投入、科技投入、人才投入为基地。发展优势产业、品牌生产、股份共盈为基础,实现高效农产品生产试验、示范、培训、新型经营体制创新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与科技服务于一体,为农民提供了“看的见、摸得着”的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分为四大类型:开发区型、科技开发型、展示型、生产型。实践证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为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村科技中介机构等开展科技服务提供了有效平台,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

(5)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是指主要从政府部门选派科技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指导农业技术。为他们保留原岗位、工资和福利,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下派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管理和开展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户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科技创业长效机制,借此推动农业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示范户搞好科技服务。主要特点:(1)把科技服务工作由过去的临时性、被动性的科技下乡转变为长期性、主动性的科技服务;(2)把对基层的行政领导转为直接参与农村生产实践;(3)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工作实绩、业绩与报酬挂钩,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4)从过去一般性的生产咨询逐步转变为责权利益结合、面向市场需求的服务,科技特派员与农民、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5)形成项目选人和人选项目的双向选择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技与农艺结合的效果。

农技推广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政策扶持思路

1.建立一支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队伍。现阶段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主体,在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要使农技推广队伍更加焕发活力和动力,首先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技推广队伍,保障其工资、业务经费和改善推广硬件投资手段经费,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强化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本领。采取脱产和半脱产形式,参加进修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工作精干、讲求高效,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队伍。再次,建立奖惩制度。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得当,并在晋级和提薪时作为重要依据。

2.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确立农技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帮困。农技人员实行包村包片制,对示范户进行重点帮扶。(2)举办科技入户培训班,组织专家讲授农业生产技能,发放科技图书,科技宣传册,科技明白纸,引导他们学科学、用科学,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逐步培养新—批科技示范户。(3)农技人员定期深入科技示范户,了解示范户的实际需求情况,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实时指导,现场解决生产难题。

3.继续推进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推进各类事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逐步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部分可以转化为准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也可以逐步转制为商业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

4.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信息不灵、销路不畅、农技推广手段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市、县、乡一批农业信息网络相继建立。搭建了农业信息化的平台,“网站”栏目设有的专家咨询、农业科技信息、市场商品信息、农业新政策的传播,使农民及时调整生产产品,获取更大受益。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与信息服务机制,还要完善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加强农业推广系统网络人才的培训、信息专业人才的引进;对科技带头户、专业生产大户进行网络信息交流并逐步扩大其在农民中的比例。

5.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功能。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名称看,似乎更多地强调示范作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功能为:(1)示范功能。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农业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示范;(2)带动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在农村,辐射面广,影响力强,具有很强的引领、启迪、带动作用。在示范基地建设的规模要适度,量力而行,注重技术含量。经费使用要合理。要切实做好对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作者:刘志云单位:抚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