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区农技推广服务近况与发展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缺乏必要的办公经费和业务配套经费。
多年来,市政府每年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所下拨的事业经费除了单位的工资开销外,所剩无几,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普遍缺乏办公经费和开展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经费。以市农技中心为例,市政府每年只按人头拨付少量办公经费,每年大概1.5万元左右,除去单位的电费、书报征订费等开支外,单位日常的办公用品、下乡出差等都入不敷出。
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严重不足。乡镇农技站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我市承担的农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乡镇农技人员在其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市每个乡镇农技人员仅有两名,难以承担越来越多的技术指导、咨询、培训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等工作。
农技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近年来,我市的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是产业上的变化,以前是单一的粮食产业,现在是以粮为主、果蔬并举。另一个是经营方式上的转变,以前大都是单家独户经营,但近几年出现了一些种植大户,成立了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向规模化、合作化、集约型迈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携起手来,通过基地+农户的方式实行合作双赢。而我市大多数技术人员由于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学习培训,知识不更新,观念不转变,推广方式、服务观念以及专业水平仍停留在21世纪80年代、90年代水平,在服务新型产业、与农村合作社的结合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探索和创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及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国家“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大好政策,彻底改善农技推广部门的办公条件。“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是广大农技人员长期期盼的大政策、好政策,今年我们应当乘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之机遇,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采取上面拿大头、地方出一点的办法,共同解决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对市一级的推广机构,可以考虑把所有公益性事业性质的站,比如环能站、科教站、种子站、果桑站等全部合并到市农技中心,统一解决办公用房、吃水用水、用电等问题,逐步完善和装备化验室、配肥室、检疫室、农产品质量监测站等,为各业务站配备专门的下乡服务车,配备电脑、传真、电话、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品,配备投影仪、摄像机、扩音器等技术培训设施。同时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争取做到“四有”,即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经费有保障,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管理。要按照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要求,按照“稳定提高县(市)级,整合加强乡镇级,延伸建设村一级”的总体原则,要健全和加强市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细化公益性职能并落实到每个工作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身上,确保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有效履行。对乡镇级则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统一,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乡镇农技站的人权、经费、业务由农委主管,固定财产由乡镇管理。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协调和监督,配合农委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业绩考评,乡镇政府应当创造一切条件,保证农技人员能专心致志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村一级要抓紧进行“一村一点”建设,每村培养3~5名科技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共同富裕。
(三)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一是对市乡两级农技人员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根据清查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缺岗严重的要及时补充;对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应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坚决转岗;要实行竞争上岗制度,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国家要求的80%。二是建立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及时出台农技人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对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造。对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的乡镇农技人员,应适当降低职称评定门槛,对贡献突出、业绩显著的乡镇技术人员可优先聘用和破格晋升职称。三是积极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农技站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证必要的推广经费。市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优先保障安排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逐年增长。要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支农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等渠道,筹集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技推广。对于上级部门所安排的工程项目、上级文件明确要求按比例配备配套经费的,市政府应从支农资金中给予解决。
(五)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农技推广部门要依据农民需要、市场需要、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在服务理念上,要由以前的行政干预向今后的示范引导转变;在服务目标上,要由单纯的促进农产品数量增加向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在服务形式上,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在服务内容上,要由以产前服务为主向产中、产后服务延伸。
(六)支持各种形式的涉农服务组织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和推动农技人员到科研机构参与科技开发,到农业院校、职业学院进行研修和深造;鼓励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自带技术和成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指导或参与当地的农技推广和示范工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通过各种形式,从信息、技术、物资供给、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活动,促进科技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农村培养种、养、加能手、能工巧匠和经营能人。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在全市形成一个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参与,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作者:赵鹏飞单位:山西省河津市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