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双循环”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农业面临着疫情和国内外市场波动叠加的风险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稳定农业发展水平,利用农业技术推广促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中指出,面对目前国际市场新形势与新挑战,应该灵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探究新格局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剖析推广工作的不足,提出“双循环”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方法和思路,其本质是推动农业生产节约化、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产业链融合化,发展新形势下的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循环;体系建设;嵌入式发展
0引言
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健提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1]。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步入了新时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不仅摒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倡一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方式,倡导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产业链延伸性的农业空间拓展路径,同时也为农业农村建设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和新理念。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创造了条件[2]。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当今“双循环”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其次在“双循环”背景下,从三个层面提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针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出发,提出三个方法和思路。
1“双循环”背景下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确保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中的农业作为百姓民生工程发展基础,其农业技术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关键[3]。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新格局下的农业发展方向来看,必须高举科技兴农的旗帜,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确保农业发展欣欣向荣,新形式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包括:农产品数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次,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极高战略位置上。如今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粗犷式的农业技术发展模式依旧占据现阶段大部分的农业生产活动,若想要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将中国列于世界农业强国,就必须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再次,农产品是农业技术的重要产物,农产品的质量作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隐患,而且还会给农业技术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因此在“双循环”的背景下,加强农业技术交流,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优化农产品的销售结构,促进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在“双循环”的推动下,让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民收入的良性增长,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
2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国家实施多项惠农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尽管国家和各级部门意识到农业政策与相关工作实施在推广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依然暴露出诸多不足,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2.1缺乏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完善的农业推广管理体系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个管理框架下,统筹推广工作的分配和调度,集中力量解决核心问题,难点问题,才能最终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有序进行。在一个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人、物、财、政策需要统一进行规划,但是如今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并未有完备的推广体系,各级部门和人员几乎处于分散状态,并未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这就在具体工作之中严重制约了发展。除此之外,在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农业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传统单一的农业技术已不再适宜于新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实现高成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还需要把握双循环的契机,与教育、互联网、科技领域紧密配合,拓宽农业技术推广与宣传的新方式、新方法。对此,搭建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是实现农业技术高效推广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图1)。
2.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不足
从农业技术与粮食供给的角度思考,虽然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属于粗犷式,农业的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比例仍然较低,粮食安全仍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这要求农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发展格局,实现“创新、绿色、持续、共享”的新理念,以粮食安全支撑国家安全,确保国内大循环。从农业技术与基层政府角度思考,基层政府部门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先行力量,必须牢牢把握新格局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向标。但是基层政府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度不高,工作人员不能紧密联系农民,倾听农民的呼声;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做实事意识不强,以至于基层工作形成“梗阻”,长时间无法解决。如果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无法提高,就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2.3专业技术和人才缺失
各国政府都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占比,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完备的农业技术研发、实验、教学、应用体系,同时出台了对应的法规、政策,极大地促进本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4]。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也变得密切相关,我国农业技术建设起步较晚,在专业人才储备上呈现不足态势,因一线技术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人员流失严重,且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知识面出现断层现象,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流畅性与工作效率。
3推广方法和思路
3.1国内循环推动下的嵌入式推广模式
在农业技术推广之前,由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单位或技术人员建立示范中心,形成表率作用。通过示范中心展示新技术带来的成果,让部分创新型农民率先接触到新事物和新成果。但是,由于农民数量巨大,采取一对一的传播模式存在产生效率不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因此建立示范中心形成“由点到线,由线成网”的网络化过程,形成四层辐射带动。第一层由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单位或技术人员组成辐射中心;第二层由农村中首先接受到新技术的创新型农民组成;第三层由受第二层辐射点影响而接受并实施新技术的稳健型农民组成;第四层由从众型农民组成。层层递进,最大程度上扩大示范中心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示范中心的建立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建立标准生产方式和流程。为巩固嵌入式推广模式的成效,建立村级组织配合开展农民农业技术推广的攻坚站。利用村人治村模式,最大程度上让农业技术推广走进各家各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不让一人掉队”。同时村级组织的建立更好地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梳理出来,建立实践问题台账,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良性循环。村级组织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关键嵌入点,是农业技术推广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的基础力量。
3.2国内循环背景下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就是在国内发展新格局下,在政府政策的统筹和指引下,以农业市场发展为目标,依托农业类高校先进科技和平台,以项目为媒介,联合科研院所和一线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形成“1+1+1+N”的政社产学研联合的农业技术推广联盟[5]。积极向创新型农民、农村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和广大农民开展先进适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移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形式。随着土地经营管理的深化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已经发生了转变,农民由之前家庭为单位,逐步转化为合作社制度,由种植的单一性逐渐呈现出多领域,宽层次。加强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结合当地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技术进行推广。以长春市休闲农业及相关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为例,通过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逐步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休闲农业逐步向旅游业靠拢发展,主要成果及收入如图2和图3所示。在现代互联网迅速发展时代,信息技术早已融入生活各方面,在农业大学的科学技术推广中,应牢牢把握住时代潮流,例如,建立直播网课的技能培训、信息交流平台、专家视频讲解、信息反馈共享机制,有助于农业技术的快速传播,加深专家与农民之间感情。因为全球农业网络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络服务将成为提高推广效率的重要手段。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农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也对农业推广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和基层政府应协调统一,进一步加强推广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推广队伍。
3.3国外循环背景下的“高效协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高效协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技术推广服务力量的协同。把基层政府和国外市场统筹一体,一方面贯彻主管部门统筹,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同时吸收外国企业、广大农民加入,充分让其定需求、做营销、立榜样,开拓国际市场和技术平台。国外高校、科研院所,我国推广单位、企业、农民共同协作推广把国内外各种资金聚集在一起。转变了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加大核心技术推广投入,将国外投资资金、科研院所的研发资金、企业和农民的生产资金汇聚在一起,提高了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的使用效率。
4结语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为传统的推广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展开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嵌入式推广模式、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高效协作”的体系建设三种方法,加快高素质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坚持推进农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与融合,以地域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潘超然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