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范文

浅谈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2年至198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中央5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尝试性对农业发展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经营模式,开启了我国改革篇章。在当时的条件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挤占农村发展资源、破坏农业发展环境等困扰农村发展的因素增多;以家庭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因素

当前,人们对土地保护力度不够,良田毁坏严重;对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投入较低,生产落后,人才缺乏;城乡差距拉大,厌农弃农现象严重等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尝试性探讨

当前情况下,我们需要主动协调,调动积极因素,解脱农村发展的困境;探索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新途径新模式,筑牢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1严格保护耕地,守住红线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没有土地,农业的发展是无从谈起,当下,耕地的保护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1.1粮食安全是最大的安全“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生活幸福的头等大事。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不能自给,必将受制于人。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我们不仅要重视粮食“量”,还要重视“质”。其一,农药、化肥滥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土壤退化,药肥残留也对人们心身健康造成了伤害;其二,工业污染对土地、农作物损害,也直接或间接对人造成伤害。另外,转基因作物对人影响和伤害还在争议中。首先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那么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可从容应对。

3.1.2坚守土地红线,不越雷池一步

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尚有19.51亿亩,随着建设占用耕地,工业污染等因素,当前可用耕地逼近红线,必须把保护耕地提高到战略高度。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的未来。国家提出坚守18亿耕地红线,落实“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特别是为政一方的地方主要领导,要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守红线、保耕地”的底线。对于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发展,要坚决抵制,对侵占基本农田的违法法纪行为要坚决查处。我们在保护耕地这个大计上,要实行硬杠杠,不能搞变通。其一,要落实国家大规划,切实保护好耕地:(1)保护粮食主产区。保护粮食主产区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粮仓。粮食主产区耕地,谁也不能动,谁动了就动谁。全力保护优质、集中、连片的高产农田,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和东北松嫩平原这三大农区,应给予高度重视,绝不能丢。(2)保护基本粮田。把各地的优质耕地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编号管理,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在建设规划中,要把对基本粮田的保护,特别是大面积平坦耕地、适合规模作业的片区要予以规划保护。(3)保护优质土壤。土壤形成至少需要上千年时间,形成优质土壤层更是需要数千上万年的积淀,要强化对优质土壤的保护意识。对必须占用的基建区的土地,要由政府负责统筹规划,由建设单位负责移取优质土层,改良贫脊地或异地造田,确保不因建设占地导致耕地减少。其二,要合理有序开发,杜绝乱占滥用耕地(1)要科学设置开发区。要有统一规划,不能随意开发。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地为了创造所谓的经济增长,到处划圈征地,盲目上项目搞开发,占用了大量土地,甚至是大片良田。国家要有大布局,科学设置开发区,以荒山荒滩盐碱地块为主,杜绝占用良田,制止乱占地和无序开发行为,防范开发过程中对土地的污染损害。(2)林牧养殖综合开发不能占用良田。农村发展畜牧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时,为减少成本,出现对交通便利的大片地和水利条件好的良田占用现象。林牧养殖等多种经营开发项目,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等协调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生态,更不能占用基本粮田保护区。其三,防止土地过度使用树立土地休生养息的意识,采用施放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以及轮播耕作方式育肥培肥土壤。防止过度开发使用和化肥农药滥用等对土地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3.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我国的农耕文明曾领先了世界五千多年,现在我们的农业落伍了,停留在以重体力劳动为主的耕作阶段。需下大力气,转换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农业强国。

3.2.1树立大农业观,转换农业生产模式

当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农业的主力军,农村萎缩,抛荒撂荒严重,农业生产后续乏力、后继无人;大面积耕地被分割,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破坏,靠天吃饭现象严重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化,需要转换经营模式,以国家农场、集体农场、合作农场等方式经营土地,实行规模化、基地化经营,加快现代化进程,使农业走上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快车道,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3.2.2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完整,基础就不牢固,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无法真正实现。当前我们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步入先进国家行列,但我们的农业生产是非常落后的。长期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导致农业长期落后,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研力量,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农业并不是孤立的简单劳动,涵盖了生态循环、产业规划、基础保障、种子产业、生产作业、加工储运、产品流通等各环节,与工业、商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在整个系统加大科研投入力量,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与现代工业、国防、科技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突出农业生产这个重点环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当下农业生产落后、效率低下,制约了发展,依托现代科技和工业,加快农业生产作业机械化、信息化。用现代化机械、智能机器人等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千万数量级甚至百万数量级的农业从业人员,就能保障全国人吃饭问题。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现代农民,农业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土地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农村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我们的现代农业也可以像其他产业一样走出国门,巩固好国内“阵地”,开拓好海外“战场”,成为不断增强国家实力的生力军。

3.2.3加大对基础建设投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战略产业,为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水利、防护林(带)等基础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4加快农业信息化,提高供给效率

把全国的农业进行一个大的产业规划,在生产总布局和土地休生养息做总体调整。在生产管理和农产品商业流通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满足人民的最大需求,保障供给,减少浪费。3.2.5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转变粗放型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价值。

3.3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3.3.1改善居住环境

一方面鼓励已脱离土地的农民进城置业,采取政府回收方式,对其农村房屋估价回购补贴其进城购房,或以农村房屋置换城镇楼房。另一方面,对交通不便的贫困落后村、偏远村、空心村等进行撤并搬迁、整体规划,形成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村城镇。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3.3.2开发就业岗位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量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脱离土地后,要重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生活。要加强对失地居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就业,比如服务行业、工艺品加工业、能工巧匠培育等等。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公共服务无差别,农民与市民社会服务保障无差别。在生活方式和文化教育上积极引导,促进其向市民化转换。

4结语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计,必须融于国家发展大计,与时代同步,与现代化同步,与工业、科技、国防相协调,共同推进国家又好又快的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福华,李允尧,欧阳小迅.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论会会议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

[2]刘芳.关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作者:蒋海斌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