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创业影响要素及策略范文

农村创业影响要素及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创业影响要素及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创业影响要素及策略

农村建设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发展“三农”的政策机制、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机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改革机制,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强劲动力[1]。新农村建设所依赖的未来新型农民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农民,特别要有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从目前看,农村留守农民中的绝大多数无法成为这一建设的主体。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具有示范意义和充当先行者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传统观念和相关保障措施的缺位,也给大学生农村创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关对策,有助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现代农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农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业经营风险的存在,以及城乡巨大差距和比较效益的影响,造成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9年的38.1%,部分地区土地闲置,留守农民整体素质急剧下滑,留守农民中老弱病残的比例在上升,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二)国家出台鼓励政策,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在多个文件中指出,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办现代农业企业。不少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知识型农民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可期相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我国农村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更低,且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2],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1%,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3]。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型的农民,大学生农村创业优势明显,前景光明。

(四)城市就业环境恶化,农村创业成功几率增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员工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以致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不在少数。人才饱和,加上生活成本增加,城市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生存压力增大。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创业创新型人才奇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竞争压力不强,大量市场空隙存在,进入农村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五)绿色理念渐入人心,农村创业大有作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理念发生变化,返璞归真、重回自然、追求健康的观念逐渐增强“,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自然生态、天然景色对城市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到农村去休闲放松、缓解压力、欣赏田园风光逐渐成为时尚,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获利空间变大。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主要障碍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下,学生上大学目的就是要在城市就业。大学毕业去农村发展,绝大多数家长是持否定态度的。面对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本人意愿到农村创业的也是少之又少。即使有大学生去农村创业,由于一般都是80后、90后,以理想型居多,不能吃苦,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加上心理脆弱,往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因此,思想不成熟,观念不解放,到农村创业只能是仓促上阵或昙花一现。

(二)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创业能力不足创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到农村创业,还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对“三农”问题有深层次的认识。而目前高校教学过于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园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创业时缺少有效的知识储备。

(三)缺乏必要的引导扶持,自主创业受到限制目前,政府部门创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涉农企业领导人、辍学学生和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主要开展两种类型的创业培训,即“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很少被包含进去。加之学生到农村创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并不能引起地方政府部门对他们开展培训的兴趣。同时,创业大学生只有选择当地政府规划的项目,才会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这让大学生们感到创业的自主性受到了一定限制。

(四)农产品市场的先天性缺陷增加了农村创业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加入WTO以后,农业生产要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竞争性加剧,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多变,使得创业大学生很难对前景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另外,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加上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高,如果农业保险跟不上,遇到天灾,创业大学生难以承受经济损失。

(五)融资困难,土地资源短缺现有的贷款政策让大学生难以解决农村创业资金来源问题。根据农信社的相关规定,申请贷款采取属地原则,没有当地户口不予贷款。创业资金短缺,加之创业初期缺乏经验,大学生创业的收益难以保证。另外,创业用地也是一个问题。尽管有些地方留守农民减少,当地政府愿意接纳大学生创业,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到2008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7亩,如果按农业人口计算也只有人均2.53亩。且土地难以集中,无法形成规模。大学生如果从事种植业,将不可避免地与农民争地。

三、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

(一)改变就业观念,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改变,大城市和非农就业不再是最佳和唯一的选择。相反,随着人们生活和就业观念的变化,到农村创业已经成为部分眼光超前人士的选择。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宽广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应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所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许多农村发展后继无力,到农村创业可以补充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创业能力,做好学校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有效结合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大学生创业时才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这使学生创业者缺乏企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经验[4]。因此,学校教育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业和创业成为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使大学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加强就业前的培训引导工作,做到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对于有意愿到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创业前的引导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初步认知创业项目,从而使学生对农村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思想准备,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做好创业前的调查和预测。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清楚,主要是通过扶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不是当保姆,否则,大学生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此在创业项目上,应该采取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的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

(四)选择能够发挥长处的创业项目,尽量化解创业风险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目前仍有50.3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因此,为避免和农民争市场、争土地,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所学专业,选择那些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例如,特种养殖、创意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营销和加工、物流、经纪等,至于规模种植,由于大学生比有经验的老农无任何优势可言,加上人多地少的实际,还是不宜进入。同时,要注意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可以实现知识互补,有助于创业的成功。

(五)做好资金扶持工作,适当给与优惠政策由于户口限制,大多数创业学生在贷款时遇到了较大困难。因此,应坚持大学生创业的归属地原则,即哪里来哪里去。同时,大学生回故乡创业,还可以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和协助,可以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从而增加创业的成功性。当地政府和毕业学校要在资金、政策、技术和管理上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如针对农业风险大的特点,政府要适当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在政策方面,要建立健全城乡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机制。对到农村就业和创业的毕业生,可减免助学贷款、发放安置费、在公务员及研究生的招考中择优录用,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便利和优惠[5]。对于到“老少边穷”地区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和延长扶持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