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性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1.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是一门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分析方法、手段更新很快的学科。目前国内已有的相关教材其内容大多大同小异,而且出版时间都较早,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滞后性。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常常会使学生感觉某些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无味、难于理解,从而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增加一些国际或国内最新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尽可能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此外,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的科研工作进展,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2要明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数较少,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内容讲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重点,有所取舍的讲授相关知识。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土壤农化分析用纯水的制备,土壤与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等直接关系到实验分析的成败,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当某些实验项目有多种分析方法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与实际农业生产条件相符的,经济适用的分析方法。
1.2教学方法的改革
1.2.1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受课程课时数的限制,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在教室上理论课,实验课则被压缩在学期后期短短的几周内完成。这导致理论与实验完全脱节,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吸收掌握,学生进实验室只是“照单抓药”,按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甚至有些试剂还是由教师预先配置,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联系起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应用人才所要求多动手、多实践的目的。
1.2.2改革实验教学理念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理念,进行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保证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将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权力交给学生,逐步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综合性实验是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增加了实践环节。通过综合性实验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多学科理论做到有机融合,能够从多方面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实验教学之初让学生自由组织几个实验小组,教师给每个实验小组指定一个方向,要求实验的整个过程完全按照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来进行。实验的全过程如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试剂的配置、实验项目的确定与测试均由学生自己操作,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要启发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实际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开展科研性的实验。科研性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程度高,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3改革考核体系
成绩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认可,适当的考核办法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合理的评价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要。传统的考核体系只注重卷面成绩,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核不够重视。我们采用多维度的教学考核体系:首先,降低闭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其次,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通过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及时消化。最后,根据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这种多维度的教学考核体系,即学生期末总成绩=卷面成绩(4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40%),强化了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结语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通过对《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课程的改革,学生的学习观点逐步更新,特别是学习态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探索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平郎漫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