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玉米秸秆越冬害虫危害特点与情况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滑县玉米主要茎秆越冬害虫的区域调查,初步明确了滑县玉米蛀茎害虫的优势种为大螟,玉米秸秆带虫率为34%,其次为亚洲玉米螟,带虫率为11.57%,第三为桃蛀螟,带虫率为7.03%。3种害虫越冬存活羽化率均在1/3左右,以桃蛀螟最高达35%,玉米螟最低为30%;大螟为33.33%。该调查可为制定适宜的玉米蛀茎害虫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玉米;大螟;玉米螟;桃蛀螟
玉米生产在豫北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玉米主要以饲料和工业原料立足市场,市场需求量大,是替代粮食品类型的主要原料来源。河南省滑县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夏玉米的生长,管理相对简单,玉米产量产值较高,已成为滑县秋作生产的第一大作物。由于近来生产、生态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玉米钻蛀类害虫种类和分布发生变化,在个别年份和局部地块存在因虫害严重减收的现象。因此,探明当地玉米主要钻蛀害虫种类,因地制宜地制定害虫防治策略意义重大。为此,笔者对滑县玉米主要茎秆越冬害虫进行了系统区域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冬前玉米秸秆中的主要害虫种类调查调查分别在滑县四间房镇和白道口镇进行。2018年11月初至12月初,对田间、地边、沟沿、撂荒地带等遗留的玉米秸秆进行随机调查。选择5个村,每村选择3个玉米秸秆残存田块进行调查,每田块采用均匀布点取样,每田块共调查玉米秸秆200株,记录秸秆存活的主要害虫种类、数量及虫态。
(二)越冬幼虫的羽化存活率调查将剥查中发现的蛀茎幼虫,每虫截取长约10cm的带虫秸秆(剔除受伤和死亡虫态),共采集带虫每虫60段玉米秸秆一起带回室内。每20段放入直径10cm、高30cm的纱网养虫袋内,然后比照自然场所状态进行放置,直至成虫羽化结束,记录羽化数量。
(一)大螟大螟一年发生3代,一代为害春玉米幼苗叶期,二代为害夏玉米小喇叭口至抽雄期,三代为害夏玉米灌浆成熟期,以二代对夏玉米为害严重(根据灯诱蛾量分析,大螟成虫发生不整齐,代界之间不太明显)。大螟主要为害夏玉米的穗部以下茎秆及雌穗,田间发生呈核心分布,往往造成大片的玉米倒折,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以末代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根茬中越冬,幼虫越冬有继续补充食物的特性。
(二)亚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一年发生3代,一代为害春玉米苗期,二代为害夏玉米5叶至小喇叭口,三代为害夏玉米抽穗至穗期,以三代对夏玉米危害严重(根据灯诱蛾量分析,玉米螟成虫三生很不整齐)。亚洲玉米螟主要为害夏玉米的穗部以及雌穗以上茎秆和雄穗,以末代老龄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根茬中越冬。
(三)桃蛀螟桃蛀螟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为害桃子和杏,二代开始为害春玉米等,三代为害夏玉米抽穗至穗期,四代为害夏玉米灌浆成熟期,以三代对夏玉米危害严重。桃蛀螟主要为害夏玉米的雌穗和雄穗,较少为害茎秆。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根茬或缝隙中越冬。
三、结果与分析
(一)玉米越冬害虫在茎秆中的比率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滑县玉米越冬害虫主要有亚洲玉米螟、大螟和桃蛀螟,这些害虫在玉米上的平均危害率为76%,玉米秸秆带虫率47.1%。玉米秸秆中越冬害虫以大螟为主,调查玉米大螟所占比率最高,平均带虫率34%,且地块间虫量差异相对较小;其次为亚洲玉米螟,占比11.57%,地块间虫量差异较小;第三为桃蛀螟,占比7.03%,地块间虫量差异较大。
(二)越冬害虫的羽化存活率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玉米秸秆中越冬害虫越冬自然成活羽化率以桃蛀螟为最高,达到35%;其次为大螟,成活羽化率为33.33%;以亚洲玉米螟的成活羽化率为最低,是30%。
四、讨论
(一)玉米秸秆越冬害虫主要虫种问题调查发现滑县玉米秸秆中越冬害虫主要是大螟、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其优势种为大螟,玉米秸秆带虫率为34%,且分布比较均匀,这与近年来黑光灯诱杀大螟成虫数量显著呈增加趋势相符,但与原来玉米钻蛀害虫优势种为亚洲玉米螟相悖。
(二)越冬害虫的羽化存活率问题调查发现滑县玉米秸秆中越冬害虫大螟、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越冬后成活羽化率均在1/3左右,很显然玉米中新发生的种类成活羽化率较高,大螟占有新入领地快速发生的优势;而亚洲玉米螟较低,说明玉米螟生态控制作用已形成。
(三)大螟玉米秸秆越冬问题通过调查证实大螟在滑县完全可以以幼虫在玉米秸秆内越冬完成世代交替和存活,且是越冬的主要虫源,这与“在玉米残桩地上部分越冬的幼虫全部死亡,死亡虫龄以四五龄为主[1]”相悖,最起码在2018年冬季的情况下,大螟可以在秸秆内越冬,且越冬羽化率为33.33%。这有待于在以后不同年份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黄建荣,黄博,李国平,等.河南北部稻蛀茎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17(2):156-162.
作者:李钦存 侯勤俭 单位:滑县四间房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