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林业害虫美白蛾的发生与防治范文

林业害虫美白蛾的发生与防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业害虫美白蛾的发生与防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林业害虫美白蛾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美国白蛾;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食性杂,传播快,危害猖獗。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果树类以苹果、山楂、桃、李、海棠树受害最重,其次是梨、樱桃、杏、葡萄等;林木类以槭、桑树、白蜡、樱花树受害重,其次是杨、柳、刺槐、悬铃木、丁香、臭椿、连翘、山桃、落叶松等。幼虫食害叶片,被害叶只留叶脉,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1形态特征

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蛹体长8~15mm,宽3~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棘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间凹陷。幼虫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类,我国分布的美国白蛾幼虫多为“黑头型”,老熟幼虫头宽约2.5mm,头黑色,具光泽。老熟幼虫体长28~35mm,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两侧线之间有一条灰褐色至灰黑色的宽纵带,背线、气门上下线均为浅黄色。体侧面和腹面灰黄色。背部毛瘤为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胸足黑色,臀足发达,腹足外侧黑色。成虫为纯白色的中型蛾子,体长9~12mm。头白色,复眼黑褐色,下唇须小,端部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毛,腹部白色。雄成虫触角双栉齿状,黑色,长约5mm;下唇须外侧黑色,内侧白色;翅展23~34mm,前翅散生有几个或多个黑褐色斑点,也有个别无斑。雌成虫触角锯齿状,褐色;翅展33~44mm;前翅为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或在近边缘处有小黑点。

2生态习性

美国白蛾在河南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危害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1代成虫于7月上旬出现,成虫期延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为其危害盛期。第3代幼虫危害期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成虫羽化时,蛹壳从头胸部开裂。蛾子脱掉蛹壳后,爬到附近的墙壁或树干等垂直物上,多停留在1.5m以下的高度。如没有外界的惊扰,成虫在白日静伏不动。刚羽化的成虫身体湿润,翅膀皱缩。当翅展开之后,首先像蝶类一样双翅竖立于背方,经半小时左右,两对翅突然下落,呈屋脊状置于腹部两侧。成虫羽化可持续一个多月,低温和降雨等外界条件会抑制羽化过程。大量羽化一般在18℃~19℃,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对成虫羽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下午至夜间。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卵块上覆盖白色的鳞毛。幼虫孵出几小时后即拉丝结网。

3防治措施

3.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防治。并加强对外检疫。

3.2人工防治。美国白蛾在各代幼虫发生期(4龄之前),有集中在网幕内取食危害的习性,可利用这个习性,结合农事活动,剪除网幕,集中烧毁或深埋,或浸入杀虫药液中毒杀,可消灭大量幼虫。5龄后的幼虫,可在离地面1m处的树干上,围以干草,用绳子捆绑。当老熟幼虫从树冠上向地面迁移时,在围草内结茧化蛹。然后解下围草,集中烧毁,亦可大量消灭美国白蛾的幼虫和蛹。美国白蛾成虫有趋光性,可利用这一特性,在发生严重的地区,人工悬挂诱捕电击灭蛾灯、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3.3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4龄以前)期,用1.2%烟参碱乳油1000~12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倍喷雾,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3.4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及利用天敌,其中包括多种食虫性昆虫、蜘蛛、蛙类和鸟类。二是利用微生物制剂,如:4龄前幼虫喷洒苏云金杆菌1亿孢子/ml,2~3龄幼虫喷洒核型多角体病毒(1.5×107~3.0×107)PIB/ml。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2]《美国白蛾》编写组.美国白蛾[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3]桑景拴,江海林.美国白蛾在河南省的为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4(4):34~35.

作者:王慧鹏1;刘广乾2;李红伟3 单位:1封丘县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2河南省封丘县林业局,3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