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体化设施农业发展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京津冀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设施农业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在农业政策的扶持引导下,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有效保障了该地区“菜篮子”产品的供需,促进了该地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1.1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概况目前,北京市设施农业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产基地,为丰富首都“菜篮子”做出重要贡献。北京市设施农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见表1,从中可知,北京设施农业面积(仅包括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三项,下同),已经从2008年的13.54khm2发展到2013年24.31khm2,增长了近80%。其中,2013年连栋温室0.71khm2,比2008年下降40.88%;日光温室15.85khm2,比2008年增加150%;塑料大棚7.75khm2,比2008年增加28.82%。设施类型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占设施总面积的97.07%;连栋温室由于投入高、技术要求高、经营风险大,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同时,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趋势非常显著,大兴、顺义、通州3个区的设施农业面积占到北京市设施总面积的75%左右。从设施的应用来看,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及设施装备较先进的日光温室,多用于种植高附加值的蔬菜、食用菌、瓜果、中药材和花卉苗木、工厂化育秧育苗等,其中少量温室用于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的重要载体。多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生产畅销的蔬菜和瓜果。2013年,北京市设施农业生产实现年收入52亿多元,吸纳农户就业11万余人。
1.2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概况截止2013年,天津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已达到34.7khm2,其中,连栋温室1.38khm2,日光温室17.8khm2,塑料大棚15.3khm2,并建成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天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典范和标志。设施类型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约占设施总面积的96%。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以武清区、西青区和静海县3个地区设施农业居多,占设施总面积的70.75%,除塘沽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从设施的应用来看,主要以黄瓜、番茄、辣椒、叶菜等设施蔬菜种植为主,目前天津蔬菜自给率已达90%。设施花卉种植以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为代表,园区占地面积226.67hm2,总投资22.59亿元,年产花卉种苗约3900万株、高档盆花约2400万株、草花约3000万株。目前,天津市设施农业生产呈现出一年四季多茬次、多品种、多形式相结合的生产格局,设施农业特别是日光温室生产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设施种植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农民就业20多万人。
1.3河北省设施农业发展概况截止2013年,河北省设施种植面积为207.8khm2。其中:连栋温室0.4khm2,日光温室77.3khm2,塑料大棚128khm2。设施类型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约占设施总面积的98%。从设施的应用来看,主要为设施蔬菜种植为主,其次为花卉、水果种植。全省蔬菜总产值约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2%,居种植业之首。从区域分布来看,沧州市设施农业面积最大,为135.1khm2,约占总面积的65%;其次为衡水、廊坊、唐山3个地区,约占总面积的19%;6.7khm2以上的设施大县有60多个,形成以永年、定州、青县、永清、乐亭、围场各具特色的六大设施蔬菜产区。2013年,河北省总产设施农产品1600万吨,产值310亿元,从业人员100多万人。2013年,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总(表2),从表2中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均蔬菜占有量约780kg,其中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约250kg;而2013年我国蔬菜面积超过20000khm2,产量超过7亿吨,人均占有量约500kg,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862khm2,产量达到2.6亿吨,人均占有量185kg。京津冀地区人均蔬菜占有量和设施蔬菜占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分地区看,北京市人均蔬菜生产量约135kg、其中设施蔬菜约90kg,天津市人均蔬菜生产量约330kg、其中设施蔬菜约224kg,河北省人均蔬菜生产量约1056kg、其中设施蔬菜约304kg,由此可见北京、天津两市的蔬菜生产仍然不能满足本地需求。除满足市民“菜篮子”需要外,京津冀地区的设施农业在科技示范、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多样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建设一批以设施农业技术综合应用为核心的集生产、示范、展示、采摘、休闲、观光、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各类都市农业园区,涌现出了北京特菜基地、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北京农业嘉年华、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北京市农业观光园个数1299个,实际经营的民俗旅游户数8530户,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户总收入为37.6亿元,比2012年增长4.5%;接待旅游人数3750.9万人次,增长3.2%。在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众多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众多居民的休闲观光需要。
2京津冀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仍然较低近几年,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其规模化生产经营仍相对较低。受大量的个体种植大户和农户产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低,资金限制,土地流转及宏观引导等各种因素影响,设施农业发展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不能从小农生产走向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生产,直接影响反季节蔬菜供应量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未来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主要以适度规模以上的职业农民经营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为主体。
2.2设施农业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品种普遍化,品种布局不清晰,制约其特色优势品种形成和发展。此外,温室设施结构不合理,农机农艺融合不全面。京津冀地区的温室建设,特别是日光温室建设,虽然参考了山东、辽宁等地较为成功的日光温室类型,也结合当地条件进行了一定适应性的改进,但温室结构仍较多的考虑屋面采光、体型设计、结构参数和一些保温蓄热构造设计等农艺生产方面的要求,没有考虑各项作业机具的进出及便于作业等农机问题,导致设施装备无法进入,不能进行机械作业,影响农民的劳动量减轻和收入增加,制约设施农业装备的推广应用。
2.3设施农业多元化发展仍显滞后截止2013年底,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类型主要以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占该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74%左右,其中,连栋温室2.5khm2,占该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0.93%;日光温室44.3khm2,占该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16.61%;塑料大棚151.06khm2,占该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6.62%。其中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主要用于从事设施农业生产,而数量较少的连栋温室用于观光休闲、采摘体验、育种育苗、技术展示等。从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来看,京津冀地区特别是京津两地虽然涌现了一些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基地、育种育苗基地、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示范展示基地,但是数量较少,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不足,影响设施农业多元化发展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单一,制约设施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收入增加。
2.4设施农业产业效益仍然偏低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生产农户比较分散,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吸引商家主动收购产品,更难以形成品牌产品,阻碍了市场的开拓。目前京津冀部分地区设施农产品,主要以地头市场为主,销路很窄,加之蔬菜价格近年来波动很大,菜价太低,设施农业产业效益不理想,大大影响了农民增收。此外,与设施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密切相关的加工、储藏和流通等环节附属设施设备相对滞后。设施农产品如菜、花、果是鲜活农产品,难以常温贮存保鲜,没有配套的冷藏车和冷库等,缩短了销售半径,产品采收后只能在地头买卖,价格大打折扣,影响设施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
3发展重点和优势区域
3.1主攻方向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下,该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应围绕打造“高产、高效、高质”的设施农业产业目标,加快设施农业的升级换挡。一是应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增加设施农业在耕地面积中的比重,以便增加农业用地效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二是应进一步升级改造设施农业装备,重点提升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适当提高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比重,以便增加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设施农业的劳动强度。三是应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的种植品种,突出区域特色,形成规模效应,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以便提升设施农业的品牌知名度、增加设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应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多元化发展,加快提高设施种苗、设施花卉、设施农业科技创新、设施休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以便挖掘设施农业潜力、提升设施农业层次[4-9]。
3.2发展重点应按照推动京津冀设施农业差异发展、协同发展、高效发展的思路,确定不同地区各自发展的重点,实现本地区设施农业的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北京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创新、设施种苗、设施休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高档特色设施蔬菜(含食用菌、水果)、设施花卉基地;天津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创新、设施花卉、设施休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中高档设施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基地;河北重点发展中高档设施种苗、设施蔬菜(含食用菌、水果)、设施花卉基地,适度发展设施休闲农业基地。
3.3优势区域应按照推动设施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的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五市、十二县”设施农业优势区。五市:河北沧州市、衡水市、廊坊市、唐山市、保定市等设施农业产业优势市,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瓜果的生产种植设施农业,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展示、观光休闲类设施农业,在保证自给的同时,做好京津及周边区域的“菜篮子”供给,使河北成为京津的“大菜园”和“后花园”。十二县:北京的大兴、顺义、通州,天津的武清区、西青区、静海县,河北的永年、定州、青县、永清、乐亭、围场等为设施农业产业优势区县。北京大兴重点发展以种植生产、观光休闲为主的设施农业,顺义重点发展科技展示、观光休闲为主设施农业,通州重点发展种苗地基建设。天津武清区、西青区、静海县重点发展以花卉生产、观光休闲为主的设施农业。河北永年、定州、青县、永清、乐亭、围场等设施农业产业优势区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3.4主推技术品种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非耕地设施农业成套技术,轻简设施农业装备技术,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城市花园中心,设施农业休闲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小型温室开沟起垄耕整地装备技术、叶菜类播种(直播机)机械技术、智能化育苗装备技术。设施农业栽培品种:以生菜、油麦菜、油菜、甘蓝、芹菜等为代表的叶菜,以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豇豆、豌豆为代表的果菜,以杏鲍菇、香菇、鸡腿菇为代表的菌类,及以西瓜、草莓、甜瓜为主的瓜果类。
4对策和措施
4.1加大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力度1)加大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扶持力度。设施农业产业涉及生物、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产前、产中、产后等多部门,需形成有效的部门联动与整合,可提高扶持政策的实效。近年来各级政府主要对设施建造和设施装备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后,种子、肥料、农药、覆盖材料等运行成本远比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高;产后的加工、保鲜贮藏等设施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配套性不高,建议适当加大对“产中”乃至“产后”的扶持力度。2)研究老旧园艺设施的更新补贴政策。一些发展设施农业较早的区域,有一定面积的老旧园艺设施,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急需维修或更新。而这些地区的设施农业生产已占到从业农民收入的80%或更多,建议研究制定对老旧园艺设施限期修缮、更新的补贴政策,避免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
4.2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1)加大新建设施农业园区技术推广的力度。近年来,京津冀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较大,速度较快,设施农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不会种”或“种不好”是“粮改菜”农户一致反映的共同问题。建议成立由“市、区、镇、村”四级组成的完善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尤其要重视新建设施农业园区的技术推广服务,加大对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2)完善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的系统性。加大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省、市、区、镇、村不同层次的设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应多样化。既有系统讲授,提高从业者的理论水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应有现场观摩、实际操作演示,加深印象。使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及设施农业从业者,把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真正学到手。
4.3加大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力度1)提升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应在稳定设施蔬菜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控性能、优化建造工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提升设施建造及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强设施农业农机农艺融合,在建造日光温室建造时,既应考虑农艺问题,也要考虑装备的进出问题。加强适于棚室作业的农机具研制、选型、配套,大力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补给系统的应用。加强新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减轻劳动强度,吸引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青人乐于从事设施农业行业,使设施农业生产后继有人。2)增强设施生产的应急能力。研发推广适用于节能日光温室的光、温、湿、气、土等环境监测及调控装备,提高抵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减少生产损失,确保增产增效。京津两市尤其是北京市的农业科技资源集中,国家级科研单位、高端人才、先进科研装备条件云集,人才济济,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和重大科研专项,组织开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依靠科技引领设施农业发展。3)加强冷链系统的配套建设。设施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瓜果,是鲜活农产品,能否有效保鲜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高低,关乎从业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大力加强冷链系统的建设,保证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新鲜度,使消费者满意、生产者增效。
4.4提升设施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设施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逐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保证“菜篮子”的有效供应,实现生产过程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例如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整地、作畦、种苗培育和移栽、水肥一体化管网铺设、病虫害防治、产品采后处理包装等环节,都可形成专业化的作业和生产组织。这不仅能减轻各个生产环节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产增收,同时还可以保证新品种、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和推广,提升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设施农业水平提高。
作者:李中华 张学军 吴政文 丁小明 杜立英 陈松云 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业部农业设施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