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无公害农业发展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
我国在保护农业生态、控制污染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如人多地少,土地负载沉重,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较为严重,年均工业排污300多亿吨,废气4亿多立方米,废渣5亿吨,80%的废水未经处理就进入农田生态环境。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约1亿亩,受劣质化肥污染的农田面积约2.5亿亩。许多粮食产区已成为农药污染田的高量区。据抽样调查表明:农药使用量由1998年平均每亩0.31公斤上升到2004年的每亩l.058公斤,增长了3倍左右,平均年递增41.8%,污染已经造成农副产品品质的严重下降。据资料记载,福建、广东等省出口到马来西亚的茶叶,曾被发现农药含量高,只得暂停供货合同。据卫生防疫部门调查统计,市售蔬菜农药污染率高达50-80%,其中绝大部分为甲胺磷,化肥的使用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其有效利用率也仅50%左右。化肥随之流入江河湖海,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化肥产生的二氧化氮、氨气、亚硝酸及有害杂质(如镉)对人体健康皆有毒害作用。过多的氮磷进入水体引起藻类过量繁殖,导致鱼类缺氧而死。化肥使用过多,还会使土壤酸化、板结、耕作层变浅,甚至对植物根系直接造成伤害。农田生态系是动态系统,本身也有一定的自净和抗干扰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投入来达到最高产出,只是这种外界干扰要有一定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必然会使平衡失调,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受到阻碍,导致系统生物量减少,生产力衰退。农药、化肥的污染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之所以在使用过程出现一系列问题,决不能单单归咎于农药、化肥本身,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它们。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绿色意识,人们愈来愈关心食品中的有害物残留,农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指标。1993年举行的23届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决定撤消DDT在蔬菜、水果上的法典最高残留限量,另有36种农药也取消了最高残留限量和日允许摄入量。东欧、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一系列有关农药残留的指标,这就加大了我国出口农副产品的压力。
综上所述,从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的利益出发,都必须发展无公害农业,就是在保障丰收的同时,把化肥、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控制农药污染方面还比较落后,在政府管理与农民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管理真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的外在体现。
其表现是:①是“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企不分的干扰,使得政府在实践中很难正确处理长远环境利益和局部经济利益的关系。在衡量管理干部政绩时,就很少体现环境效益的指标。农业生态破坏有一定的渐进性,一旦牵涉到经济利益,便容易把生态效益抛在脑后,从政府部门到普通农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短视行为。②是我国在保护农业生态,控制污染方面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虽然各地区都制定了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但这些都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食品上市缺乏监测机制,现有检测手段因其成本高、操作难度大,不适合市场经济的需求。③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推广机制缺乏内在活力,难以适应改革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许多农民因为缺乏农药使用的基本知识,滥用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④是新农药的开发仍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十分缺乏,即使研制出来,也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而难以推广。
(二)
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牵涉到农业技术系统,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管理、市场流通等诸多方面,因而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宣传对策。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宣传滥用农药、化肥对农田生态系和人畜健康的危害。同时,普及综合防治技术,国家要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举办各种培训、讲习和辅导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可以要求农药厂商和农药进口商承担一定的培训费用。
第二,管理对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法制法规的管理和经济管理。生态意识对大多数国民仍属超前意识,因此迫切需要国家职能部门以立法的形式来加以约束。必须使管理制度连续化、配套化。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仍不健全,所以农药进入市场前的管理十分重要,一方面要防止粗制滥造的伪劣农药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保证供应符合质量水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建立农药购买登记制度,控制菜农、茶农、果农购买使用剧毒、高残毒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三氯杀螨醇)。现在我国食品上市缺乏规范管理,农药残留监测手段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议采用对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特别是经济价值高的)在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抽检,抓住典型事例,无情曝光,对农药残留特别严重的,予以当众销毁,并处以罚款,让生产者切实体会到法律的约束力。市场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普查,以掌握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并在价格、销售、投资、税收、技术等方面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和倾斜政策;环保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态系的检测,对使用量大、污染明显的农药优先监测,并做出科学评价,为新农药的开发和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要改变农药、化肥销售的混乱状态,对非法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分子,要严加惩治,绳之以法。
第三,技术对策。研究和推广综合防治的技术和经验,尤其要研究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后出现的新问题,农业技术部门应为农业生产提供系列服务,包括病虫测报、防治咨询、农药导购及使用技术。目前,有些地方基层植保站把开方卖药作为主要工作,变服务为单一农药推销,这种倾向应予以纠正;积极研制推广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农药、研究农药管理和使用的科学,要尽快改变十大落后的施药方式。研究农药轮换、混用、增效、防止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
国家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要大力从经济上扶持、政策上倾斜;积极研究推广简便、高效的农药监测仪器,并逐步充实到各大商场和批发市场;由农业科技部门牵头、选取有代表性的基地,如农产品出口基地和菜篮子工程基地作为无公害农业的示范,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应提倡农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推广测报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一方面,国家要对农业增加财政和技术的投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也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业必须找到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发展创汇农业即是一种很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