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及策略分析范文

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及策略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及策略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及策略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农业获得了持续发展。得益于此,农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所增加,就业形势向好。然而纵观全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破解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不仅关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关乎民生,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1]来看,农学类专业就业情况逐年好转。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1),2008年就业率最低区间为65%~70%,最高区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2010年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80%~85%,最高区间为90%~95%,所有专业就业率均高于80%。专科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2008年就业率最低和最高的区间分别是65%~70%和90%~95%,专业数各一个;2010年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70%~75%,虽然最高区间也是90%~95%,但专业数量是三个,同比增加率是200%;这一年整体就业状况均较2008年好。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广东2011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76%,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农林渔牧大类专科的就业率均超过98%[2]。以此观之,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已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如果对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一些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调研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以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3]116。若再摒除高校毕业生因“升本”或“读研”以及“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4],农学类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以上统计数据。

二、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学类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学生培养方案来看,地方农业院校存在涉农专业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虚高的情况。譬如农学本科教育,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几乎都定位为“培养能在农业及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并未考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致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培训[3]172-174。另外,2007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都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其中72%的本科毕业生和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250-251。而据笔者走访调查,农业类专业此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农业院校一般都有实习农场,加之与地方合作创建的实习基地甚少,因此学生实习也就仅限于短期的农场实践。这种学校办学目标定位高、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主动性不足的情况,势必造成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身打造的地方特色专业基本缺失,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足地方特性需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二者间存在脱节。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观念与学生能力间的偏差

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大学就业趋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人才标准,不仅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且对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仍囿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质量不高,“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125-129。毕业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难以真正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二者间形成较大落差,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专业学习与就业观错位

笔者走访了解到,高校农学类学生多数其实并不认同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原因在于农学类专业就业绕不开“农”,主要工作地点要么市郊,要么小城镇。尽管高等教育已趋于普及化,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转念仍较为保守,传统社会精英观念较深,就业精英情结重,进而影响其就业观念。城市生源不会放弃早已习惯了的城市优越感和便利性,而农村生源,尽管原本就生活在农村,但是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农村观念中,上大学依然是学子走出底层的捷径,加之四年大学教育消费对农村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大的负担,农村“骄子”也不甘心回归乡镇就业。因此,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屈身就“农”,而毋管专业对口与否,宁愿选择在城市就业。换言之,涉农专业的学习,于他们扮演着“跳板”的角色,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虽然已经走进我国高校课堂,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对广东农业高校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0名涉农专业毕业生中,虽然有70%的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曾组织就业指导培训,然而,其中高达80.2%的学生表示此类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尽管这些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远远不够。虽然部分农业院校也相应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级选修课程,但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因为选修了这类课程而真正形成自觉性思维并付诸目标行动[5-6]。

三、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和“三农”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完善就业环境,给予涉农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地方农业院校则应摆正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培养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并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一)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双赢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政策,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承担校园所在地地方经济建设重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探索学生有效培养机制和就业机制,实现地方和高校双赢局面。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服务对象,致力做好政策探索的前沿工作。目前,国内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如柯炳生、陈晓阳、董常生、张全国等,呼吁减免农科学生学费。尽管国家并未实施相应政策,但地方农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地方”之优势,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培养方案。鉴于农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情况,地方农业院校可借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针对特定区域和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定向培养生签订好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作为第三方的被动角色,主动介入沟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最大限度杜绝双方毁约现象,使得人尽其才,才为社会所用。如若探索获得成功,并能全面实行开来,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育成本,更大程度吸收优秀农村学子,而且能利用与地方合作之优势,有效实现毕业生合理就业。此外,针对城市生源,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地方城市合作培养人才方式,加大都市型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北京农学院在国内地方农业高校中作了初步探索,成功的经验可资其他高校借鉴[7]。

(二)正确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及其服务力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地方农业院校应定期调研,充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发挥学校学科比较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普遍缺乏地方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尤其是二者兼之的高素质人才。而农业院校所培养的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不足,农业技术实践能力较低,农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很难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鉴于此,地方农业院校要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等,优化村镇人才队伍。与此同时,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可相应调整,在涉农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开农业管理、农村经济等相关课程,并在地方上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农业对口支援和关系。在实践课中,还可增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管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与有经验的村官和科技人员交流,并进一步通过实习熟悉相关业务。此外,地方农业院校须加强已就业毕业生动态跟踪与信息反馈研究,适时实施毕业生再培训方案,在提高就业针对性的基础上保证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能力发展可持续性。

(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正确引导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及人生规划[8]。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值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较为系统地规划人生。地方农业院校作为涉农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高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实际存在脱节。一方面,农村尽管缺乏相关人才,却难以真正利用人才;另一方面,农学类毕业生也不愿到农村去,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农村不仅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而且容易产生挫折感,最终不得不放弃选择。此外,这一领域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未曾接触职业规划教育,人生职业设计观念不足甚至缺失,因此,地方农业院校亟须针对学生生源特性,以生为本,从低年级新生入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使之专业化、常态化,切实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念,坚定自身的决心,勇敢走出各种生涯发展规划的思想误区”[9],尤其是“唯高薪”“、铁饭碗”“、专业即职业”等传统就业误区,力求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选择和自我规划。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只限于理论指导,亦须有较强的实践指导(含间接性知识获得),如行业成功人士经验讲座、行业调研及行业实践等。“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素,不易被人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10]有学者曾就某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过多地注重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有47.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49.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农村的只有3.1%”,“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13.1%”。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对农学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和自主创业意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就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等),地方农业院校可借此契机,因势利导,多方开展诸如学生定期服务社会、实践教学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积极围绕“三农”创业,并联合业内成功校友成立专门咨询机构给予业务指导和行业帮助。如此,一方面可减轻城市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业类毕业生可发挥专业优势,一线指导农民作业并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