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山区农机化发展形式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互助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水平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的一个农机大县,面积342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8万亩,可机耕面积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7%)。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78762户农产,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8万人。我县农机化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到2008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3754台/393875.4千瓦,据统计;农机行业从业人员40940人,各类机引农机具2386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712台。全县农业机械作业量达852万标准亩,其中农业作业量493万标准亩,占58%机械化、半机械化播种面积33.45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机收面积2.35万亩的7.02%,农机经营,作业服务总收入万元,全县平均每1.2户就有1台农用拖拉机。
2当前制约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机装备结构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机型落后,设备陈旧,更新速度相对滞后,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拖拉机,农机具,配套比失调,制约着全县农业化事业发展。
2.2农机化服务体系薄弱、不健全目前,我县、乡(镇)、村三级农机服务组织少,中介组织空白,农机大户,示范区薄弱,都是分散经营,在实践效率等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浪费,难以起到示范、带动,推广的作用。
2.3农机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是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土地过于零星,大型机械使用率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农机作业单一,遇到联片作业,小型机具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投资回报率低。
2.4农机重复购置和限制现象严重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发展现有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农业机械多为低层次重复购置,机械利用率低下,据调查,拖拉机全年投入农机作业和短途运输的时间仅有2个月时间,其余时间被闲置,造成浪费。
2.5农机投入的不足,制约了农业装备水平的快速堤高近几年,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特别是购机只需交纳差价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确实是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调动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但是,在调研中,群众还是感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小型农机具受政策影响,补贴得不到保证,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3今后我县农机化发展思路
新时期,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农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升能力、兴机富民为载体,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农机工作,推进农机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1认真分析山区特点,确定农机化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对加快农机化发展捉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大局,把农机化发展置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环境中思考,置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定位。从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农机化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推广使用的农机具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相适应,因为只有符合客观条件,农机化才能有发展前景:二是农机化要符合经济规律,就是说使用农业机械必须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机化才有生命力。从这两点出发,确认山区农机化发展应实行“小、多,全”的发展模式,所谓“小”,既坚持发小型机械为主的方针。考虑互助县地处山区,坡地多,平地少,地块小而分散,难于连片作业的情况,因此要执行小型机械为主,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所谓“多”,即由于山区气温偏低,地形复杂,作业条件差,可开发作业项目多,因而要求配套农具相对于平原要多,并且要求机械使用方便、可靠、多功能和适应性强,农民欢迎。所谓“全”,即要有国家,集体经营的大中型和个体经营的中小型的机械,要在林、牧、副、农等方面全面开发。要将管理服务有机地融为一体,实行全方位优质服务。农机化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因而要在积极引进先进机具和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革新改造现有机具,适应山区特点,提高机械化综合水平。
3.2以“两新”推广引路,推动山区农机化以人为本服务农民,就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农民最急需的环节入手,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发展农机化,服务农民,农机要大上,推广要先行。推广中必须抓住“两新”(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只有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农业才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才会真正提高。一是帮助农民选择好农机,积极向广大农民推荐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先进适用以及可以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农业机械。对适合当地使用推广的机型及时引进,并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示范表演,让农民懂原理,会操作,调动农民养机用机的积极性。二是指导农民使用好农机,加强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三是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耕、种、收等其他生产环节上推广应用;打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品牌,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的规模和范围,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3采取有效形式和得力措施,确保山区农机化模式的实施切实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不仅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而且要推动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不仅要推动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还要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不仅要捉高农业的产中机械化水平,还要推动农机服务领域前延后伸,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前、产后机械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全面提供装备支撑。协调发展,要大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做好农机换代提升。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使政府支持与发挥农民积极性相结合,改善农机化投入机制,引导发展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调整农机装备结构。还要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生产关系调整优化。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服务中介组织等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机个体协会,通过转变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转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具体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四新”,一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二是营造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新优势;三是开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四是创造农民的新生活。
3.3.1围绕一个中心新时期我县农机化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机经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拓宽农机工作领域,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机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握住我县农机经济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力求需要求新,更新求实,把工作做好。
3.3.2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关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我们要抓好粮食生产中的农田作业的耕整、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方面的机械化程度,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对全县的可机耕面积实行轮耕制,防止土地板结和降低肥力及病虫害的发生,全力作好旱田节约增效,提高选种技术。二是以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为重点。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传统观念上一提到农机就是拖拉机,而以拖拉机为标志的农机时代已经过去,仅仅局限于粮食作物产品产中技术服务,己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使农机从低性能向高性能、从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向兼顾经济作物,尤其是特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转变,从注重种植业机械向大农业机械转变,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观念,从狭义农机向广义农机发展,把农机驶向涉及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主战场。
3.3.3开展三个创新科技的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机,兴机富民工程,以科技创新振兴农机事业,要根据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技术引进,开展,推广相结合,针对农业结构凋整及时开展和引进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服务制度的创新:农机高性能、高效率、高效益的落脚点是高效益,没有高效益,农机就没有出路,高效益必须体现在机主、农民二个层面,农机部门的职责就是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引入到农机服务中来,这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队,进行股份制经营,市场化管理,全力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杜,进一步高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机经营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有效推进农机化进程。管理机制的创新:要提高农机化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以政策、法规、法律为依据建立健全法制化管理机制,按照《青海省农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规范和促进农机化工作,加强对农机监理站的监督执法水平力度,减少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强化农机作业,农机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联合质量监督、工商不断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活动,规范农机销售和农机维修市场,树立农机人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马忠爱单位:青海省互助县农机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