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环保论文:农校资源与环保项目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李靖白辉罗玉芬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突出亮点,党员先行,在学科专业、师资建设上抓住科教兴农切入点
学院本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方针,重点利用学院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人才资源,以解决对口的大理州剑川县、楚雄州姚安县、曲靖市会泽县“三农”工作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建筑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以推进对口相关单位的农村改革工作为重点,以学院的专业人才为支撑,利用双方的资源条件,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学院与地方职能部门双向互动的合作发展新模式。
(一)开展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特色民居设计
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出发,组建村镇规划及城市设计项目组、特色民居规划设计项目组、村庄规划设计组等技术团队,与县建设局等职能部门合作,确定工作内容,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完成并提交相关成果。
按新农村建设标准和地域文化特色要求,开展特色民居调查、收集、整理、标准图集的制作设计和相关推广工作;与三县建设局、乡(镇)相关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对农村集镇规划进行技术指导、协助相关单位完成农村集镇规划;2011年3月,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委托,学院将为景洪市1327个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和师范院校,在科教兴农中要起重要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要重视年轻新秀培养,造就一批热爱农业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人才。学院组织教授、博士每年安排3~4次讲座和培训,对三县建设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省级相关单位和部门合作,对三县农民工开展建筑业专业技术工人培训;在三县建立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安排学院师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到三县进行专业实践锻炼。
(三)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党组织的重要教育使者———教工党员是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模范作用,是高校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关键所在。学院党总支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学院实施科教兴农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青年骨干教师。
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待工作从来一丝不苟,不计得失,不讲条件,任劳任怨。通过科教兴农活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是党员带头将创先争优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力促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生产实际的最好机会,使学院的教学不仅只停留在书本上,更深入于实践中。学院磨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教师,让这些教师找到了实践和提升理论知识的平台和战场,并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提升了业务能力。
双向互动,狠抓落实,在工作实效、互惠共赢上扣住科教兴农落脚点
学院不断完善“3+3”联合行动工作责任制度,成立各专项的项目工作组,抽调和选派社会服务意识强、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教师进入工作团队及项目组,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人员到位、措施到点。明确和细化具体工作任务后,由联系人负责每个月定期上报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院将“3+3”工作考核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内容,分别制定联合行动进展督查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对项目组工作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组织管理及督导检查,真正做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具体清晰、组织保障有力,工作过程中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和检查考核到位。对在校县联合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
为了落实好科教兴农战略的各项任务,学院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切实把工作做好,不作秀、不忽悠、逐步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剑川县马登镇、姚安县前场镇、会泽县待补镇开展的新农村城乡统筹试点建设及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实际项目齐头并进,均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当地县委、县政府及对口乡镇的充分肯定。在会泽县,先后完成实地踏勘、资料调查收集、问卷调查、居民走访功能需求分析、集镇建设概念设计、集镇平面规划设计、民居单体设计等城镇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会泽县待补镇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试点建设方案和会泽县待补镇河湾新村建设规划设计任务;在姚安县前场镇,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姚安县前场镇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姚安县前场镇详细规划工作步骤》、《姚安县前场镇规划工作主要步骤》等三个技术材料,并完成前场镇总体规划修编。
在剑川县马登镇及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项目的地址踏勘、资料调查、地形测量、集镇建设功能划分、民族建筑风格、民居单体设计形式等各方面的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实现预期目标,顺利完成马登镇概念性规划。在进行规划过程中,项目组注意把当地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风格较好地融入到规划的单体建筑设计,就特色小城镇建设风格理念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民居单体的设计取得较好进展,设计出美观、大方、易建、实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单体设计图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学院从上到下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科教兴农的每一项工作,使学院赢得赞誉。学院完成的设计成果,会泽县县委陈国宝书记给予“规划成果水平高,农大老师水平高,看了令人震撼、令人激动,这将成为会泽一大亮点”的高度评价。2010年学院被评为学校2010年度科教兴农“3+3”校县联合行动先进集体。“3+3”校县联合行动培育成了沟通联系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一个良性互动平台,打造成了展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极好舞台,争取到了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极大信任与支持,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于高校,以“3+3”校县帮扶共建活动为契机,发挥学科专业资源优势,重点推进以项目形式的合作,让一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做出一些有深度和高度的成果,过程中锻炼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知识和经验反馈于教学,最终反馈于社会。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人才得以在实践中锻炼,科研在实践中完成。
从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角度看,这是一个“走出去”、“广接触”、“出成果”、“创局面”的切入点,从方方面面让此项活动综合效益最大化。对于地方,在科教兴农战略中可以享受到高校的科技资源,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雄厚的学术科研实力,并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为地方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为破解“三农”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帮助,注入了新的动力,实现了县校双赢的良好局面。
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工作是农业院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教育系统,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和其他院校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把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国家对农业经济和科技的总体总署,利用本系统科技力量相对雄厚,地域分布广而均衡等有利条件,以农业类院校为骨干力量,以农村各类教育为广泛基础,实行农科教结合,培养和组织宏大队伍为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全方位地投入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充分发挥一支重要科技方面军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解决“三农”问题力度加大,全国重点镇建设的不断推进,村镇建设发展将日益提速,尤其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全省133万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更是为农业建筑类院校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农业院校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建工学院科教兴农的最大着力点在农村,做好小城镇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平台。学院将坚定不移的在科教兴农实践中,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服务社会、如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贡献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