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外水利钻研情况及趋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文作者:唐德富韩德武郭金宏史忠友单位:通河县清河水利站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设计所通河县水利勘测设计队
我国牧区水利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在理论上借鉴相关专业理论较多,技术上单项技术居多,技术集成较少;研究方法虽与先进国家相似,但缺乏先进设备,研究手段落后,使得牧区水利不能完全科学地获取第一手实验(试验)资料,严重影响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下面从相同内容不同角度上,进行一一对照:
1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
鉴于干旱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特征和水文特殊性,国外特别关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文特性,并组织编辑了5干旱地区水文学6。我国牧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水文水资源的理论将湿润地区的水文学原理直接应用于这些地区。因此,应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水资源理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一般经济发达国家,较早地完成了本国水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与开发计划,并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研究方面重点集中在干旱区水资源评价研究中,为弥补常规水文、水文地质方法的不足,利用环境同位素对地下水的补给源、补给率和地下水流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影响与控制地下水体的微量元素等含量有关物理、化学因素,建立各种水中化学元素含量的模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多目标的优化决策,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供水
国外一般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采用基础理论y应用基础y高端产品研究模式,其成果不仅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带动牧区水利和相关学科的整体技术进步。国内研究多以宏观和实用技术研究为主,而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分布特点、理论计算、利用潜力及综合利用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具有较先进水平。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和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对供水标准和供水工程的研究是通过不同类型水对人畜健康状况影响的大量调查和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制定有完整的人畜饮水标准;工程多集中在管网布置及饮水网络布局的优化和饮水器的自动化等方面。对供水设备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实验室实验y理论研究y生产应用的过程;在手段上多采用实验和仿真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牧区供水理论与设备研究一般是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牲畜供水基本理论借鉴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饮水理论,采用试验方法提出有关各类畜饮水标准,到20世纪80年展为供水效益的研究与探讨。供水设备研究方法和手段多采用供水设备研究的理论分析y规划设计y生产试验程序进行。
3草地节水灌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对农作物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研究迅速发展。我国在牧草丰产灌溉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牧草节水灌溉理论研究,应用灌溉水资源系统优化、饱和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溶质运移等基础理论,采用非充分灌溉,研究牧草在水分亏缺条件下,牧草有效的抗逆反应机制,不同产量水平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田间耗水量等。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因子向多因子综合研究发展;提出牧区较适用的灌溉制度;推广应用喷灌,衬砌渠道等节水技术;并对风能、太阳能提水灌溉作了试验和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牧草灌溉理论研究上,借鉴了农作物节水灌溉理论,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如草地水、热气交换规律,水肥耦合效应,节水灌溉与农牧措施配合发挥综合优势等方面都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
4草地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
国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较大进展,把土壤侵蚀预报与土地生产力结合起来,建立侵蚀与生产力关系模型,以期预测全球土壤侵蚀和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建立了一批示范工程,如日本的防沙技术、前苏联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小流域农林复合系统、澳大利亚的流域保育工程。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我国部分专业应用,尚未全面开展)、计算机技术建立水土流失及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开展全球性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我国草地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防治措施在借鉴相关学科和国外经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但研究手段和方法较落后。深入开展牧区水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牧区水利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随着牧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需求,牧区水利学科作为一个水行业的分支,不仅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而且丰富了我国水行业学科内容,并成为我国牧区进行水利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内容,从而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