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牧区水利对草原环境的影响范文

牧区水利对草原环境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牧区水利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牧区水利对草原环境的影响

本文作者:成福云单位: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近几年来,由于干旱少雨、超载过牧、滥垦乱挖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北方牧区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现象进一步加重,春季沙尘四起,遮天蔽日,不仅威胁牧民的生存环境,危及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三北”地区生态安全。以沙尘暴为信号的北方牧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加强北方牧区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北方牧区连续发生严重旱灾,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荒漠化,对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牧区总面积为42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44%,主要分布在祖国大陆的北部、西北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涉及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14个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其中2/3的牧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350毫米之间,西北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带只有40~60毫米,降水量少而且年内、年际分布极不均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旱灾是北方牧区最频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近几年北方牧区连续发生严重旱灾,造成河流断流,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牧场产草量下降,牲畜饲料短缺,引发了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使牧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牧区可利用草场33.7亿亩,其中近60%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有的变成荒漠,失去利用价值。我国西北部草原、沙地和农牧过渡带的植被退化与破坏导致的土地裸露已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从1999年以来,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北方牧区平均每年草场受旱面积达到-亿多亩,累计有9亿头(只)牲畜受到影响,其中因缺水、缺草、缺料死亡1.6多万头(只)。内蒙古牧区有天然草原13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0亿亩,列全国五大牧区之首,也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连续4年的旱灾使内蒙古牧区牲畜存栏减少300多万头只。目前,全区沙化、退化草场面积已达4.8亿亩,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8%,局部地区呈现“干旱"牲畜超载"草地‘三化’加剧"严重干旱”的恶性循环趋势。

干旱缺水和掠夺式开发利用草场资源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加剧了草原生态恶化,形成羊吃草、人吃羊、风沙吃人的恶性循环干旱缺水是造成北方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但掠夺式开发利用草场资源等人类活动因素也诱发和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

在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下,牧民逐水草而居,畜牧业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存栏、轻出栏,主要依靠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收入,而不是根据水、草的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牲畜的数量,导致牲畜普遍超载,草地资源过度利用。另外,80年代初开始的家庭承包草场虽然固定了牧场使用权,但由于家庭数量和牲畜放养量的增加,使放牧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大部分牧区季节倒场放牧制度被打破,走向不分季节的长年定居放牧,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引起草原逐渐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原生产力下降,反过来又加剧了超载过牧的发展。据分析,我国牧区天然草地适宜载畜量为17225万羊单位,而1989年实际牲畜饲养量为22480万羊单位,牲畜超载量为5255万羊单位,超载率达30%。内蒙古牧区2000年底牲畜总数达到2726万头(只),折算4089万个羊单位,超过适宜载畜量(2716万个羊单位)51%。甘肃省牧区2000年底牲畜存栏数达到693万头(只),折算1362万个羊单位,草场适宜承载能力只有98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38%。遇到干旱年份,牧草生长不良,产草量下降,枯草期延长,载畜能力降低,超载现象进一步加剧,对草原的危害极大。

掠夺式的牧业经营方式使草原畜牧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使草原生态受到很大破坏。据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退化、沙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从80年代初的24%(2.4亿亩)发展到现在的48%((4.8亿亩),退化、沙化面积以每年近千万亩的速度扩展,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6天左右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20天左右,2001年达到60天,成为我国重要的沙源区。2001年春季我国发生了32次沙尘暴,其中14次起源于内蒙古境内,“天黄黄,地荒荒,风吹沙子遍地扬”的荒凉景象随处可见。近5年来,因草原退化、沙化,内蒙古牧区已有13万人搬迁转移,成为生态难民。

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强牧区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是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的根本途径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再造秀美山川,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稳定发展的大局。

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首先要求牧区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靠天养畜的放养方式,加快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通过舍饲、半舍饲、围封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一方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另一方面保护草场资源,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实行围封休牧等草原保护措施的前提,是通过引进农区种植业的先进技术和品种,建设优质高产的饲草料基地,提供充足、优质牧草,以缓解草牧矛盾,使大片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对于干旱缺水的草原来说,饲草料基地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首先解决水的问题。也就是说,牧区围封休牧、轮牧、禁牧等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数量的灌溉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作为支撑。

当前,我国牧区基本上处于靠天养畜状况,灌溉草场不足可利用草场的1%,抗旱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抗灾能力极低。因此,牧区水利建设要以合理开发、节约保护、优化配置水资源为中心,以建设节水高产、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实施大面积天然草场围封、轮牧、休牧、禁牧为重点,以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牧区水资源。牧区水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合理开发、科学配置、有效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按照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搞好牧区水利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合理确定人口、牲畜数量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以水定人、定草、定畜,通过水资源、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无水草场的开发,更要注重生态保护,适当开发一定的深层地下水或从外流域调水解决牧区人畜饮水问题,合理确定林草种类和种植密度,切勿搞一哄而上不科学的植被工程,避免造成新的生态灾难。地广人稀、抗旱设施投入大、缺少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要采取果断措施实施生态移民,选择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安置-对原有草场实行禁牧、飞播等人工和自然恢复措施,修复植被和生态环境。

二是因地制宜兴建各类水利设施,增强牧区抗御旱灾的能力。牧区水利建设要按照充分利用天上水、科学引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水的原则。首先应搞好现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其次是适当建设新的草原灌溉工程。在工程布局上,要尽可能相对集中,例如在沿河两岸和地下水富集区,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的地区,不得再盲目兴建新的灌溉工程。甘肃、宁夏等地的低山丘陵牧区,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要大力兴建各种集蓄雨水设施和小型提灌工程,为人畜饮水和小规模的饲草料基地提供抗旱水源。人畜饮水工程和饲草料基地灌溉设施一次性投入建成以后,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些设施的运行管理。要根据中央、地方、牧户的投入比例,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确定经济上合理、牧民能够承受运行费用,才能使这些设施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三是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首先,要根据牧区干旱特点和旱灾发展规律,建立牧区防旱减灾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旱情预测和评价,为牧区防旱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旱灾对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要加强草原科技队伍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地膜覆盖、旱地龙喷施、草田轮作、林草间作等先进抗旱技术和围栏轮牧、圈棚养殖、补饲育肥、青贮氨化、草粉加工等现代养畜技术,提高牧区综合抗灾能力。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制止毁草开荒、超载放牧、围垦湿地、滥采滥挖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

四是加大对牧区的扶持力度。牧区水利既能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更是草原生态建设、遏止草原沙化的关键措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近年来,国家在牧区水利和草原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但与实际需求尚有很大差距。据估算,每建一个200~300亩的饲草料基地约需资金44%万元,其中水利投资占’5000万元,如果没有国家补助,只是依靠基层财政和牧民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实现的。因此,牧区水利投入要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摊。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主要承担公益部分,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工程应由受益主体承担,国家给予一定扶持。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牧区水源和供水工程的开发。占国土陆地总面积44%.的牧区生态建设和养育着6~7万人口的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引起更大关注。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北方牧区的抗旱减灾能力,真正做到以牧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最终实现恢复和改善牧区生态环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