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职林业专业课程管理的实施范文

中职林业专业课程管理的实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职林业专业课程管理的实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职林业专业课程管理的实施

【关键词】中职林业教育;课程管理林业是我国职业学校的传统专业,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林业生产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对林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传统的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前林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快对社会岗位需求的反应,围绕市场设置课程。

一、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针对性。在课程管理中,要避免课程设置和删减方面的随意性。“相同专业和其他学校都开设的课程”、“在学生工作中会涉及的知识”等往往成为课程设置的理由,我们要严格避免随意设置课程的现象,严格根据工作领域和岗位需要来设置课程。

二、根据岗位需求调整课程

设置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职业教育课程的岗位针对性使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如今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科学理论从产生到应用与生产实践的周期越来越短,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岗位产生,同时又有大量原有工作岗位消失。这需要我们随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而不是维持好几年都不改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以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

设置为了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要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来选择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对接程度。因此,在进行课程结构分析时,我们要将专业课程转化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将任务而不是知识作为课程开设的依据。比如,在林业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对于连续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或技能,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来学习,采取集中式的模块化教学。我们经常受学科本位知识体系的影响,盲目追求知识的“多而全”,其实这是一种低效的课程管理模式。为了与岗位对接,应该考虑如何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分解成现实中的工作任务进行实施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到工作岗位就能直接应用。

四、注重社会实践和岗位培训

不同的岗位可能对实践能力有不同要求,但总的来说,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应达到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的目标,这是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中实践性课程必须占有相对大的分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环节中来。如,大力推行“校企双制”、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培养和就业一体化,完善校企合作平台等。

五、采取双重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施行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课程评价时,要迎合这种模式,采取双重评价机制。双重评价机制是指,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要依据两个标准进行,即校内成功标准和校外成功标准。校内成功标准是指判断学生成功与否不是看分数高低,而主要看实际操作能力,考察学生的操纵技能,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某项任务。校外成功标准要求学生在社会上证明自己的成功,其主要指标包括技术水平、求职能力、职业生存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其中,要侧重于校外成功标准。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保证课程创新的顺利实施。加强师资队伍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让教师去生产一线实践,具备很强的实践经验和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二是对新教师要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传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三是鼓励教师报考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实践能力,增加教师专业技术技能评定能力;四是从生产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兼职授课。总之,要实现中职林业教育课程管理的有效性,就要转变观念,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做保障,完善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对接。此外,构建科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课程管理的终极目标。

作者:杨旭 单位: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